APP下载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效评价

2021-11-08侯仲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

侯仲

摘  要:目的  探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单一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其各项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予以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于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效果更显著,治疗效果较佳,故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关键词: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49-02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心绞痛症状的延续,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症状[1]。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会产生胸痛、呼吸困难、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与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时间更长,持续时间更长,发作时间也更加频繁。如果不能对这一疾病进行及时治疗,就可能会产生病变,进一步加重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总的来说,产生不稳定性心绞痛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进一步加重,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常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的是单一药物治疗方式,但是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效果不明显[2]。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病患分析,探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72例,收治时间:2019年3月~2020年3月,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45~82岁,平均(52.31±4.53)岁。试验组36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9~83岁,平均(52.22±4.31)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诊断标准:①心电图有梗死图形以及特異的心肌酶学改变;②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程度在心绞痛(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Ⅲ级或以上;②所有患者均资源参加研究过程,并且精神情况健康;③患者家属知情且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并发症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采取常规抗凝以及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阿托伐他汀钙(国药准字J20070060;规格:10 mg/片)进行治疗,口服,睡前20 mg/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对其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生产企业:湖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96;规格:20 mg/片,12片×2板/盒)治疗,口服,20 mg/次,3次/d。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情况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酌情调整,用药疗程以12周为最佳。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做好心电图测量与监护,及时对患者予以吸氧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患者不良症状产生情况,其中包括失眠、胸痛、恶心呕吐、转氨酶指标上升;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其中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移幅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显效为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为患者疾病临床症状得到减轻,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减轻或者产生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组患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ST段下移幅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数据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指的是在冠脉阻塞加重的基础上产生的继发性疾病。冠脉阻塞指的是患者产生粥样瘤表面纤维板块破裂导致的血小板黏连。造影超过1/3就会产生不稳定性心绞痛[4]。该病通常由于缺血区血管内部伴有闭塞性血栓所致,一般而言,患者血管内的造影会导致医师很难判断患者血栓部位,从而导致报道率下降。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阿托伐他汀进入机体后可有效抑制羟甲戊二酰还原酶的形成,进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最终起到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病症的效果,规避多种并发症的发生[5]。此次研究还显示,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胆固醇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物质,但是,在年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人体对胆固醇的代谢能力逐渐减弱,如果这一减弱进度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人体内血管中胆固醇聚集,最终导致患者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患者产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此时在用药中,通过联合曲美他嗪则能够有效阻断患者长链HAGHB的生成,进而抑制患者体内脂肪酸的β-氧化并促使葡萄糖氧化。在缺血的细胞中,细胞为获取到足够的能量,葡萄糖就会消耗更多的氧气[6]。因此,曲美他嗪能让细胞在缺血的时候仍能获取到足够的能量,完成新陈代谢,维持患者细胞内的平衡,改善机体内部各项指标。这样,在缺氧或者缺血的患者细胞內部,ATP浓度就不会再下降,这就能促使患者体内离子泵以及跨膜钠-钾能正常工作,保证患者细胞内部平衡发展,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的用药方式能有效提升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安全性,还能提升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能明显减轻,故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涛.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6):94-95.

[2]李健,李春霞.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7):8-10.

[3]贾婷婷,张瑞芬,苏和,等.《卒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5):164-168.

[4]金波.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4):169-170.

[5]王尚中,张涵,杨海波,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2):87-90.

[6]梁财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2):3637-3638.

猜你喜欢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