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红色文化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2021-11-07王茢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课程思政

王茢

摘  要:高校专业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时有机融入红色文化,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实现了德才兼育的培养目标。本文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合进“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完成教学环节来推动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隐形结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117-0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部在2020年5月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里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一、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现状

近年,关于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王淑琴在其国家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中提出,课程思政的高校施教主体需要确立协同思维、隐性思维、特色思维、情感思维、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六种思维方式,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建议和教学设计思路[1];冯莉认为工业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可让学生在文化上“寻根”[2];原佳丽等人认为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精髓與内涵并融入专业课程实践中,是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3]。

对于全面推行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教育部要求专业教育课程要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其中,艺术学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合思政元素是顺应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变化,也是新时期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设计无法独立于文化之外存在,必然带来深刻的文化参与和制约,并且展现出特定国家、区域、民族的文化风貌[4],设计本身是价值观的文化载体[5]。产品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课堂汇集了来自不同区域的文化和价值观,虽然学生能够从中汲取丰富多样的思考方式,但对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高校学子来说,民族复兴、文化自信、国家崛起等更高追求,仍需要教师在课程建设这一“主战场”上好好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润泽学生的心灵和灵魂。产品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成果,是理性思考和感性认知共同作用下的结晶。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又要使学生具备人文素养及高尚情操。因此,课程思政在产品设计教学中有极大的融合空间,同时,也能为新时代的教学改革带来更多的新方向,产品设计教学深度融合思政元素,一定会让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变得更加丰富精彩、独具魅力。

三、“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思政的建设

(一)课程核心教学目标与能力指标

“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是“产品设计方法学”课程中的一项子课程模块,其设立旨在细化产品设计方法的应用对象,使学生能够针对“文化”的创新设计方法更有体系地进行理解和实践。

该课程所属的主课“产品设计方法学”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教授方法的课程,其重点讲授产品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包括产品设计各阶段的方法、面向多领域的创新设计方法等。该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三个方面对应学生的能力指标。

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是教授设计与设计方法论的相关知识,训练设计创造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实践不同设计类型的设计程序模式。其对应的学生能力指标是具备对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意识,了解前沿科技与学术动态;具备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设计研究的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是独立运用不同方法来解决设计问题,将前期专业必修课中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于实际设计案例中,做到设计、技术相融合。其对应的学生能力指标是掌握产品设计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具有提出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设计提案以及完成设计造型的基本能力。

课程教学的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强化职业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其对应的学生能力指标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持对前沿科技、理论、实践的鲜活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承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人本世界能力;拥有能够把产品设计与技术、艺术与科学进行创造性融合的专业追求。

因此,“产品设计方法学”是连接专业设计课程和设计基础课程的桥梁,是学生入门产品设计的钥匙,其作用和任务是培养学生从理性思维去认识设计,认识方法与方法论;介绍产品设计的创造方法,教会学生运用一套综合各种学科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开展专业设计的计划性和执行力。

文化创意产品是近年来全球文化消费中的高增长点,同时也是产品设计专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就业市场,文创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更是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观赏性、实用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的产物,一方面可传承并发扬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可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作为必修课程的“产品设计方法学”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对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加以探讨。由此,在整体的教学内容中,便出现了以强调“文化”为设计研究对象而开展设计方法体系学习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子课程。

(二)融入红色文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就要看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强不强,这依赖于教学设计方案的水平。对于“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环节,由于需要以“文化”为设计研究对象,就势必需要教师选择某一种典型“文化”进行了解和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实际情况,以“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等生活体验感强的文化形式为主题来进行教学,但其结果是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却难以深化其道德素养。而“红色文化”这种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育德”价值,同时由于其生活体验感并不及其他文化形式丰富,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挑战性。学生抱着对具体事件的陌生感和对“红色文化”的新鲜感进入主题研究,结合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设计,将情感体验、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掌握设计方法来提升道德品格。

融入红色文化的方法学教学设计要以沉浸式体验、探索性创作、翻转型课堂为主要手段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背景,实现“教书”与“育人”的隐形结合;同时应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典型方法为理论主线,以时间任务轴的方式,将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和创新设计工作连接起来,通过导师引导、小组协作、团体评审,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和实践互印证、“育才”和“育德”共推进。

根据台湾艺术大学林荣泰教授提出的文化特色转换产品设计的属性层次理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推进:撷取文化风格特色、形成设计概念定位、展开文创产品设计。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分别以地方红色文化、设计方法理论、思政教育等主题和知识点为中心展开形式丰富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设计实践任务(如图1)。

其中,地方红色文化作为具有民族性、先进性、创新性、传承性的地域文化,非常具有主题研究价值,在撷取文化风格特色阶段,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挖掘。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结合视频、图片、文献等资源深化对地方红色文化主题的了解,针对红色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深入挖掘,对红色文化精神加以提炼。红色文化象征着中国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可以从“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精神提炼。

“人”,象征着为革命胜利而不断奋斗的群体,如中国共产党党员、军人、普通人民群众等,结合地方特点,可从革命烈士、参加过革命的退役老兵、口口相传的革命英雄三个方面入手提炼。“物”,指革命期间所使用的物品,特定的历史时期会出现很多特点的物品,可从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进行搜集整理,这其中既包含现存物品,也包含伴随时代发展而消失的物品,如广州起义的标志物“红布带”、中共一大嘉兴南湖的“红船”等。“事”,指革命期间重大的历史事件,包含领导人的重要决策,如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军(红四师)的转移战斗历史事件等,这些内容的搜集需要查阅资料记载,寻找老兵或者英雄后人追忆革命历程,记录口口相传的英雄事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可以人物为线索进行整理,也可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整理。“魂”,指革命精神,這代表着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局观,革命期间涌现出无数不屈不挠、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勇于创新的革命英雄,他们拥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五四运动”的有志青年表现出了自由、民主、科学的革命精神;广州起义英烈们的信仰坚定、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等。学生需要通过调研感受,结合资料搜集,用语言对其自身感悟和提炼的革命精神进行描述,并记录整理。

接下来在形成设计概念定位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文化符号进行提炼,通过将文化调研中意象的感受、具象的形态加以分析,围绕文创产品用户的感知进行研究。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类型的不同,选择对应的用户研究方法,如情境故事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KANO模型、QFD理论、TRIZ发明理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从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知转化为深化和提炼有据可依的具象符号,这需要学生对所搜集的红色文化资料反复研究,深入消化,同时利用分析工具,在进行用户研究时,也获得了从第三者视角看待红色文化的机会,从而得以多角度理解红色精神。

当设计概念定位完成,教学环节就进入展开文创产品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利用产品语意学理论对文化要素进行转译,再借助形式生成方法,实现对产品造型、表面纹饰的设计,最后根据需要对意象与造型融合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完成文创产品设计。其中,文化转译方法可以朱上上教授所提出的语构、语意、语境、语用四个维度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对文化符号进行转译应用。而意象造型融合则需要学生能调动专业基础技能,根据之前的用户研究结果,将红色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产品进行融合,课堂教学以形态矩阵法、原型理论为主要知识点,通过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产品造型进行优化提升。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设计创新者,就需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为设计概念,将红色文化符号转译成现代造型元素,其身份角色就会从红色文化的聆听者转变成为讲述者,从某种意义上就完成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同时,以科学的造型设计方法为依据,以创新的产品形式为载体,使红色文化能以更具有时代魅力的模样被人知晓,从而就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传播。

通过将红色文化作为研究主题代入课程,学生在学习文化研究方法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历史事件的了解,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在文创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使学生融入红色资源的知识架构中,感受红色人物的情感,进而影响自身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以红色研学为导入途径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由于设计学科的应用型专业特点,产品设计方法学的教学内容多以课题式的实践教学为主,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更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地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在本期开设的课程中,课程团队就依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院级实践基地“红色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以馆校合作的形式开展了以“广州起义”为背景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大学生同走革命史迹游学活动。该活动通过追寻广州起义部队的转移路线,寻访红四师途径遗址,将革命馆内的精品文化展演活动带入当年转移路线地区,以此缅怀纪念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因此,本学期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思政就围绕该项活动展开了“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实践。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以研学的形式前往活动现场,通过参观遗址、研学活动、现场观演等沉浸式体验学习,结合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理论知识,以博物馆文创为成果形式展开设计实践,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将这种主题性鲜明的教学实践活动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但与时俱进地拓宽了专业知识点范畴,还成为专业课内容的自然延伸,将专业课打造成高校“立德树人”的载体。在融合红色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中,以该期的“红色轻骑兵”研学活动为典型案例,均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课程教学实践以学为中心展开教学设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展开理论探讨,结合丰富的研学内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实地考察,强调学生亲自“观”、长辈“讲”、亲身“试”等互动学习,使学生切身感受红色氛围,调动其情感变化,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感人故事、提炼当地红色文化内涵。学生在该课程环节的学习后,普遍在产品设计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方面有了较高的提升。尤其在团队意识的培养上,学生有了更多的协作和牺牲精神,能够为了奋斗目标吃苦耐劳,坚韧不摧,为之后各类的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打好个人素养基础。

四、结语

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加倍用心设计和引导。将红色文化作为创作主题并予以完成并不难,但让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共情,又主动将其转译为用户需求的产品形式并加以传播就不容易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渗透到产品设计知识及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将所看、所听、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内在素养和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才能进行红色知识整合建构;同时通过专业的红色历史导师和有效的研学活动,才能强化学生的情感机制。这就要求授课团队要有合理的师资结构,教学团队应包含设计专业课教师和了解相关红色文化的历史导师以及相关研学活动的策划者等,课程能够依托于真实大型的活动项目,学生就能够有更加专业的文化感受。同时,产品设计需要对接市场,对接企业或项目让设计落地,这样才能使课程思政成为切实落地的教育手段,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空中楼阁”,真正实现“育德”与“育才”的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发挥“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铸魂育人”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琴. 实施“课程思政”需要确立六种思维[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11):70-76.

[2] 冯莉. 工业设计类课程思政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2):70-71.

[3] 原佳丽,缪大旺. 基于地方紅色文化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10):124-126.

[4] 王铁球. 浅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J]. 工业设计,2020(01):32-33.

[5] 杨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31.

(荐稿人:罗洁,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