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膳食纤维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机制

2021-11-04于沛何贺钞艳惠聂会娟

医药导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结肠菌群黏膜

于沛,何贺,钞艳惠,聂会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郑州 450052)

炎症性肠病是临床常见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2]。UC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其发病具有家族遗传性[3]。临床上UC治疗难度较大,治疗过程中易复发,表现为严重反复的腹泻、便血和腹痛,患者体质量持续下降[4]。患者生活质量低下,身心备受折磨,并且长时间持续炎症反应会增加癌症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基于此,在现有临床治疗基础上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成为研究重点。美沙拉嗪(5-aminosalicylic acid,5-ASA)是临床治疗急性UC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复发率较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6-7]。近年来研究表明,UC发生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8-11]。肠道菌群稳态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因此,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治疗UC的新途径[12]。膳食纤维是良好的益生元,可以调控肠道菌群[13-16]。笔者在本研究比较膳食纤维联合5-ASA和5-ASA治疗UC的疗效,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试剂 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美国MP公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36 000~50 000,批号:160110),隐血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C027-1-1);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A044-1-1);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国药集团化学有限公司,批号:170610);5-ASA(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306);小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0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ml028611、ml00209、ml06315和ml037873);燕麦、玉米、红豆、花生和莲子购于超市;动物组织裂解液(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C500028);RNA提取、逆转录以及定量试剂盒[宝日医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TaKaRa(中国),批号分别为9767、RR036A、6396760];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实验仪器 BioTek Epoch 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Epoch),LXJ2I 型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85-2型恒温磁力搅拌机(上海斯乐仪器厂),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仪(美国罗氏公司,Light Cycle-96),电子分析天平E11140(德国梅特勒公司,感量:1 mg),GZX-9023 MB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医疗设备厂),NURO-5T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宁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Seq高通量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

1.3实验动物 雌性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实验动物合格证号:NO.201615478,体质量18~20 g,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编号:SCXK(苏)2017-0007。小鼠饲养在光照12 h/黑暗12 h房间,温度25 ℃,恒湿(相对湿度30%)。

1.4模型的建立 小鼠适应性饲养7 d,自由饮用3.5%DSS溶液(以纯化水配制)7 d,建立急性UC模型,42只小鼠建模成功[17]。

1.5膳食纤维饲料的制备 称取50 ℃烘干过夜的燕麦、玉米、红豆、花生各100 g,莲子30 g,粉碎成粉末,以料液比1:100加入纯化水,50 ℃搅拌2 h,50 ℃烘干1 h,得含少量水分的糊状混合成分。将糊状混合成分装入饲料模具定型,烘干后得膳食纤维饲料[18]。

1.6动物分组与给药 设未造模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将模型小鼠根据体质量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19]分为模型对照组、5-ASA组和膳食纤维联合5-ASA组(F-5-ASA组)。5-ASA组与F-5-ASA 组以5-ASA灌胃(5-ASA以0.5% CMC-Na配制成混悬液),200 mg·kg-1;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0.5% CMC-Na。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5-ASA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7 d,F-5-ASA组给予膳食纤维饲料喂养7 d。

1.7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便血及腹泻情况,并按文献方法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末次给药后处死,解剖,取回肠至肛门处结肠,测量长度并摄相。纵向剪开结肠,取结肠内容物置EP管,-80 ℃冰箱保存。剪取适当长度(约1.0 cm),10%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剩余组织立即置液氮保存。

1.8结肠组织炎症相关蛋白质表达情况检测 取液氮保存的结肠组织100 mg,置研钵,分3次加液氮,每次10 mL,快速充分研磨,加入组织裂解液1 mL,继续研磨,直至无明显块状组织。取液体500 μL,转移至1.5 mL EP管,冰浴超声处理20~30 s,10 000 r·min-1离心10 min(r=8 cm)。取上清液。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流程,检测结肠组织IL-1β、IL-6、TNF-α以及IL-10蛋白表达情况。

1.9小鼠肠道菌群的检测 取-80 ℃冰箱冻存的小鼠结肠内容物50 mg,每组小鼠样本5只,进行肠道菌群16 s RNA测序(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即采用包含“CCTACGGRRBGCASCAGKVRVGAAT”序列的上游引物和包含“GGACTACNVGGG-TWTCTAATCC ”序列的下游引物扩增细菌V3和V4区,构建测序文库,使用Illumina MiSeq仪器进行双端测序,并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 )预测菌群代谢途径,采用STAMP软件比较组间可视化差异菌群代谢途径。

2 结果

2.1小鼠一般情况 见图1。正常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模型对照组、5-ASA组及F-5-ASA组小鼠从第5 天开始体质量明显下降,给予5-ASA或者F-5-ASA后小鼠体质量缓慢上升。实验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与F-5-ASA组体质量明显上升(P<0.01)。小鼠DAI评分见图1B,正常对照组实验过程中DAI无明显波动,模型对照组呈逐渐上升趋势,5-ASA组与F-5-ASA组先上升后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第14天DAI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与F-5-ASA组DAI评分较低。第14天各组小鼠结肠长度见图1C、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与F-5-ASA组结肠明显更长(P<0.01),提示5-ASA与F-5-ASA能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症反应。

2.2小鼠结肠切片形态学 见图2。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黏膜完整,固有层黏膜下层及肌肉层分层明显,结构整齐清晰,隐窝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无明显结构层次,黏膜脱落,腺体和隐窝消失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5-ASA组与F-5-ASA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层次重构,黏膜重塑,隐窝可见且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检查结果表明,5-ASA与F-5-ASA对小鼠肠黏膜有良好保护作用,可改善肠黏膜损伤,减轻炎症反应。

2.3炎症因子测定结果 见图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大量表达IL-1β、IL-6及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IL-1β和TNF-α表达均下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F-ASA组上述3种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均显著下调。IL-10检测结果见图3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和5-F-ASA组均显著上调(均P<0.01)。上述结果表明,5-ASA与5-F-ASA对小鼠结肠炎症具有治疗作用,且5-F-ASA疗效优于5-ASA。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5-ASA组;D.F-5-ASA组。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2.4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测定结果 由图4A可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与F-5-ASA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表明5-ASA和F-5-ASA对小鼠肠道菌群有调控作用。由图4B PCoA分析可知,主成分Axis.1和Axis.2之和达到64.7%,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4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有明显差异。

图4 4组小鼠肠道菌群测定的α 和 β多样性

2.5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测定结果 由图5A-D可知,在门分类水平上,正常对照组、5-ASA组及F-5-ASA组主要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47.0%,45.0%和49.0%;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分别为35.0%,31.0%和26.0%;模型对照组主要以厚壁菌门为主(相对丰度51.0%),其次是拟杆菌门(相对丰度31.0%)。表明5-ASA与F-5-ASA能够改善由DSS所致肠道菌群紊乱。图5E-F显示在属水平上各组小鼠菌群分布差异情况。4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差异可从LEFse分析看出,模型对照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A>2)的菌属有5种,分别是Oscillospira、Odoribacter、Dorea、Lactobacillus和Coprococcus。5-ASA组有3种,分别为MUcispirillum、Butrricimonas和Pseudomonas。F-5-A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菌属有9种,其中差异最大的属是Bacteroides,其次是Parabacteroides、Campylobacter、Helicobacter和Eubacterium等。

2.6小鼠肠道菌群代谢功能 见图6。通过与Clusters of Orthologs Groups (COG) 数据库比对,DSS处理小鼠后共有25种代谢途径显著改变。其中肠阿米巴病(amoebiasis)代谢、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及脂肪酸代谢(fatty acid metabolism)途径被显著上调,而包括硫胺素代谢(thiamine metabo-lism)、原发性免疫缺陷(primary immunodeficiency)和半乳糖代谢(galactose metabolism)在内的22种代谢途径被显著抑制(图6A)。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ASA组12种代谢途径显著改变。其中硫胺素代谢(thiamine metabolism),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氮代谢(nitrogen metabolism)以及限制酶(restriction enzyme)代谢途径被显著下调,丁酸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降解(chloroalkane and chloroalkene degradation)、醚脂代谢(ether lipid metabolism)、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和萘降解(naphthalene degradation)代谢途径显著上调(图6B),表明5-ASA可提高小鼠肠道内细菌功能。F-5-ASA组小鼠肠道细菌功能有极大改变(图6C)。由图6可知,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5-ASA组有45种代谢途径被显著改变,其中22种上调,23种下调。上调代谢途径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和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等,下调途径包括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细菌趋化性(bacterial chemotaxis)和细菌运动蛋白(bacterial motility proteins)等代谢途径(图6C)。

A.正常对照组门分类水平相对丰度;B.模型对照组门分类水平相对丰度;C.5-ASA组门分类水平相对丰度;D.F-5-ASA组门分类水平相对丰度;E.属分类水平菌群丰度热图;F.LEfSe分析中显示的各组差异菌属。

3 讨论

UC常年反复发作,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5-ASA是已经上市的急性UC治疗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机制为抑制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生物合成。口服5-ASA可有效缓解炎症,改善临床症状,短期治疗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但远期治疗易复发,效果不佳。

以DSS建立UC模型由日本学者于1985年提出,小鼠在自由饮用一定浓度DSS后会自发出现肠炎,此种肠炎病理学表现与临床UC患者相似,在研究UC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本研究中采用3.5%DSS造模,小鼠自由饮用4 d后出现明显体质量减轻、便血和腹泻症状,14 d后病理切片显示结肠部位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结肠组织完整结构破损,提示模型建立成功。

在盲肠和结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是肠黏膜上皮细胞主要能量和营养来源。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维持肠道微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是肠道微生物发酵食物中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短链脂肪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炎作用:①为肠上皮细胞提供直接能量;②激活上皮细胞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主要有GPR41、GPR43和GPR109A);③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活性,从而调控基因表达。IBD 中短链脂肪酸显著降低,可能是影响内部和免疫稳态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临床UC患者粪便肠道菌群表现为多样性降低,有益菌群丰度减少或消失,有害菌群大量繁殖[10]。机体发生炎症时,有害菌群代谢物(如脂多糖)会损伤肠道黏膜,使肠道免疫系统紊乱,加剧炎症进程。研究表明,调控炎症所致肠道菌群紊乱是治疗UC的新思路新方法。膳食纤维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肠道菌群具有良好调控作用。ZHAO等[20]研究表明,将燕麦、玉米、红豆、薏米、荞麦、山药、花生和莲子做成复合膳食,2型糖尿患者使用3个月,能够通过调控患者失衡的肠道菌群,从而极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A.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模型对照组与5-ASA组比较;C.模型对照组与F-5-ASA组比较。

本研究中,笔者选择燕麦、玉米、红豆、花生和莲子制备膳食,饲喂肠炎小鼠7 d,同时给予5-ASA治疗7 d。结果表明,F-5-ASA组小鼠治疗后体质量、DAI以及结肠长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且效果优于5-ASA组。病理切片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检测表明,F-5-ASA组小鼠肠黏膜再生,炎性细胞浸润减少,IL-1β、IL-6及TNF-α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下调,抑炎细胞因子IL-10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说明,膳食纤维联合5-ASA治疗具有协同效果,可在5-ASA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肠道黏膜屏障修复能力,调控细胞因子释放分泌,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为评估膳食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效果,笔者在本研究中对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代谢途径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联合5-ASA治疗可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调控特定肠道菌群在门和属水平丰度,并显著改变特征菌群代谢途径。

综上所述,膳食纤维联合5-ASA治疗UC可通过调控小鼠肠道菌群和改变菌群代谢途径,有效改善肠道炎症症状,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结肠菌群黏膜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