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滞针术临床研究进展

2021-11-02沈潇婕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针刺手法疗法

沈潇婕 ,杜元灏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滞针术是一种针刺手法,是将毫针刺入腧穴后,将针柄向固定的一个方向捻转,使针尖与肌纤维或结缔组织缠紧,产生滞针感,以增强刺激量和延长针感持续时间的一种方法。滞针术不同于针刺意外中的滞针,滞针多因行针不当,留针时间过长,或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所致,而滞针术则是促进针刺得气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取穴精简、针感强烈等优势,笔者将从历史源流、机制探讨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1 历史源流

在古医籍中并无滞针术的相关记载,其在古典针法中多被描述为“搓法”。“搓法”首先见于元代窦汉卿的《针经指南》中,言:“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绵之貌……以为搓也。”此段话指出搓法是施术者将针刺入皮肤后将针柄向一个固定方向捻转,使肌纤维适度地缠绕针身,用以催气的一种手法,该过程中可用提插捻转法加以辅助,此外也指出该手法多应用于里寒证的临床治疗。

明代汪机所著的《针灸问对》言:“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故曰搓以使气。”则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了搓法的针刺手法,同时指出结合不同的捻转方向和提插法可产生寒热两种针感。同时代的《针灸大成》中更是明确地描述了“若针至深处,其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周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的判断针刺得气方法。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搓法的相关报道先后涌现,该手法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同时拥有了沿用至今的称呼,即“滞针术”。到目前为止,该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建立了相对详尽的操作及理论体系,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2 机制探讨

滞针术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2.1 机械牵拉,松解组织粘连 滞针术可松解病变局部组织的粘连,施术者将针柄向固定的1个方向捻转,使针体缠绕病变的组织,以先缠绕后放松的形式松解神经周围的软组织。史学义等[1]通过建立滞针动物模型发现滞针多是由于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缠绕针身所致,缠绕部位的肌纤维及其所牵涉的肌纤维强烈收缩,在针身上形成绞索力。产生的绞索力不仅可以加强针感,还可对痉挛和粘连的组织形成牵拉,从而改善局部的循环状态,缓解痉挛、松解组织粘连。同时有学者指出滞针术可直接穿过“激痛点”,并通过单向捻转等强刺激方式对“激痛点”进行直接破坏,可有效地释放肌肉内部压力[2],达到“以松止痛”的目的。

2.2 能量转换,加速循环代谢 根据生物电学原理,滞针术在机械性牵拉松解粘连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以此来增加局部病变组织的氧气、营养供应,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促使致痛物质及代谢废物更迅速地排出体外,同时促进机体免疫机制发挥作用,吸收病变组织,软化病变处瘢痕、挛缩的软组织,促进受损部位修复[3]。

2.3 多水平调节,协同止痛 滞针术通过针刺信息的传入通路,加之其对穴位单向捻转所产生的刺激,牵拉穴区的胶原纤维,引起周围成纤维细胞的可逆性收缩。该收缩又可进一步地牵拉胶原纤维,使基质变形发生波浪式的传导,从而使机械刺激信号传送至整个结缔组织[4],同时结合机体发生的一系列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因素调节相互影响,发挥协同作用[5],从而达到针刺止痛的目的。

宣蜇人[6]提出人体在急慢性损伤后所产生的疼痛、麻木等症状,以及查体过程中可触及到的压痛、肿块、条索样结节等,都与人体修复过程中胶原纤维增生等病理机制相关。胶原纤维增生可导致病变局部组织出现粘连、变性、瘢痕形成,并伴有血液供应障碍、局部代谢紊乱等,导致一些可激活痛觉感受器的化学物质在病变组织处积累,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对神经末梢造成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而滞针术针对于上述病理机制可发挥机械性牵拉,松解病变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灌注;能量转换,激发免疫机制;改善循环,促使致痛物质排出;多水平调节,协同止痛等作用,故临床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3 临床应用

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4大数据库,归纳总结滞针疗法的疾病谱,各系统文献统计量见表1。滞针疗法病谱病症总频次为161个,共涵盖6个系统,50个病症。通过统计发现,滞针疗法疾病谱范围较广,优势病种较为突出,尤以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

表1 6个系统的滞针临床研究文献数量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needle sticking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six systems

3.1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80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49.7%,居6个系统之首。其中又以背肌筋膜炎(17篇)、肩周炎(11篇)、颈椎病(8篇)报道频数较多,说明以疼痛、粘连为主要特征的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为滞针疗法的第一大病谱。取穴上多采用阳性结筋病灶点、阿是穴、激痛点等处,此类进针点多为受损软组织互相粘连之处;也是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之处,在该处行滞针手法一方面可牵拉病变处痉挛的肌纤维和粘连的软组织,另一方面因滞针手法的针感持久且强烈,对比于常规针刺其可以更好地激发经气、通调气血,取得满意的疗效。

杨夏莹等[7]在八邪、八风穴处行滞针手法治疗颈肩综合征患者,对照组则选用肩髃、肩前、肩后、肩井、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及阿是穴行常规针刺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6.6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中医证候积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改善。唐宏亮等[8]将9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沿棘间压痛点取阿是穴行滞针术疗法,对照组则采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但督脉滞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口服药物,远期疗效具有优势,且在减轻疼痛和压痛方面可取得更明显的疗效。胡安华等[9]将100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阳性结筋病灶点处采取滞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封闭疗法。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Quinnell分级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滞针术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与传统的封闭治疗疗效相近。陆春明[10]采用动痛点滞针术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5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

3.2 神经系统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58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36.0%。其中又以面瘫(31篇)、中风后遗症(8篇)、枕神经痛(4篇)报道频数较多。而滞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又多以顽固性、难治性、重症为特点,穴位选择上与常规针刺相同,手法上常采用透刺滞针牵拉复合手法,在透刺可一针双穴,气至病所的基础上结合滞针牵拉手法,可进一步扩大针感、激发经气、增加刺激量和针刺持续时间,同时可起到牵正纠偏的作用。西医认为滞针法可通过刺激局部的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速度,同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唐玉萍等[11]将96名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取L3-S2夹脊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行滞针手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刘姝等[12]将患有脑卒中后足下垂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选取相同的穴位,治疗组在穴位处行毫火针牵拉滞针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足下垂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治疗组小腿三头肌痉挛、胫前肌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汤东等[13]将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滞针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愈显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张庆掣[14]将80名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选取天应穴,治疗组40名患者采用滞针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在缓解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明显。米曙光[15]将220例小儿脑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针治疗,此外治疗组150例加用头针滞针针刺,而对照组70例加用头针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智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

3.3 消化系统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8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5.0%。包括术后肠粘连3篇,胃下垂2篇,胆绞痛、腹痛、腹泻各1篇。其中腹泻的研究对象为婴儿,采用滞针速刺手法,一方面可以使针感持久且强烈,增强刺激效果,另一方面因婴儿好动不宜留针,且较之刺四缝穴放血痛苦程度小,故应用此法。此外滞针在治疗术后肠粘连、胃下垂等临床疗效欠佳的疾病方面有较好疗效,但文献多为无对照组的系列病例观察,可靠性较差。

马培锋等[16]应用滞针速刺手法针刺天枢、足三里、气海、下脘穴治疗婴儿腹泻患者78例,治疗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排便1~2次痊愈者为58例(74.4%);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排便3~5次者为15例(19.2%);大便性状好转,每日排便次数较前减少5~7次者为5例(6.4%),总有效率达100%。王启才等[17]采用长针提胃法针刺提胃、升胃穴治疗胃下垂患者,结果临床治愈患者为7例,显效为11例,好转为6例,无效为2例,有效率为92.3%,且1年后随访到13例患者,仅1例复发,但程度较前转轻,说明长期疗效良好。

3.4 精神和行为障碍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5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3.1%。包括失眠症2篇,慢性疲劳综合征、胃肠神经官能症、癔症各1篇。

韦斌丽等[18]将9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枢经滞针疗法,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疲劳评定量表-14(FS-14)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说明滞针疗法在缓解患者疲劳程度方面更具优势。张全爱等[19]采用滞针术刮法针刺安眠穴治疗失眠症患者68例,并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较。连续治疗两周后,安眠穴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74.6%。且安眠穴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因子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3.5 泌尿生殖系统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5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3.1%。包括痛经2篇,不育症2篇,子宫脱垂1篇。

倪夕朗[20]采用滞针腰阳关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3例,同时选取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9%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滞针疗法的即时止痛效果佳。伦新等[21]选用肝俞、肾俞、心俞、膈俞、太冲、太溪、神门、血海等穴行滞针术针刺手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患者79例,进行两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1例(39.2%);显效38例(48.1%);有效为 3例(3.8%);无效为 7例(8.9%),总有效率91.1%。此外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3.6 外伤 本次统计共获得滞针疗法治疗该系统疾病临床文献5篇,占总滞针病谱临床文献总数的3.1%。包括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颅脑外伤后遗症、外伤性截瘫、外伤性上睑下垂各1篇。

麻春丽[22]采用滞针术结合电针疗法治疗外伤性上睑下垂患者45例,两个疗程后治愈患者36例,占80%,好转9例,占20%,结果表明该疗法可不同程度地提升视力,且改善外观疗效显著。祝晓忠等[23]采用滞针术针刺内外踝尖的压痛点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36例,结果显示治疗3 d后,根据疼痛和肿胀改善程度进行评估,总有效率为87.5%,而治疗7 d后可达100%,疗效显著。

4 小结与展望

《标幽赋》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表明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而滞针术正是以传统的搓法为依据形成的一种促进得气,增强疗效的针刺方法。滞针术通过其可摧气、加强针感、行气、松解粘连、提升中气、牵正纠偏等作用,使针感直达病所,增强了针刺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治疗效果。该手法临床应用较广泛,对于痛症、急症、顽症更具优势,目前较多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对于局部压痛明显,有神经卡压症状的患者,可充分发挥其解结、减压的作用。临床跟随杜元灏教授学习过程中观察发现,应用带有提拉凹槽的无菌滞动针在激痛点处行滞针手法可迅速松解局部粘连,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相比目前临床常应用的毫针效果更佳,但是此操作过程中患者会伴有疼痛不适感,故仅适用于疼痛症状明显或顽固难愈性疾病,而对于仅需较强针感的疾病可选用他法。此外仍需注意该疗法在使用过程中捻转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针感强度要适宜,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防止出现晕针、血肿等不良反应。

笔者发现目前滞针术的基础研究存在较大空缺,且临床研究中仍存在样本量少,操作规范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随访调查、不良反应报道,试验设计及系统评价研究不规范等诸多不足,因此今后应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将应用滞针疗法治疗的病症进行等级病谱划分,对该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猜你喜欢

针刺手法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