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0-31冯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

冯贺

【摘要】估算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三年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数感。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估算往往不够重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也很难体会到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本文结合三年级教材的内容,分析了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活运用教材,强化估算意识;教学估算方法,培养估算习惯;优化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等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能力

教学“一到三年级有223个人,四到六年级有234个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全校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时,学生思考后,几乎都选择用精确计算解答,当教师追问:“这道题为什么不用估算呢?”有的学生回答:“因为题中没有出现‘大约,所以想不到用估算。”这是因为在以往的估算习题中,题意都很明确,大多含有‘大约一词,这样就造成学生把估算和大约画上了等号,只有在问题中出现“大约”之类的词,才能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如果问题中没有,就开始犹豫不定,学与用相分离。还有的学生说:“因为估算很难把握,有时需要把数值估大,有时又需要把数值估小,既麻烦又容易出错,还不如直接用精算。”可见,学生对于估算内心还是比较抵触的,一味地认为用笔算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学生的估算意识比较淡薄。当教师提出用估算解决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先计算再估计,即:223+234=457(人),457大约是460,他们实际是用精算的过程来解释估算,为了估而估。由于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的就是精算,他们已经养成了准确计算的习惯。和精算相比,估算不仅需要先将数值简化后再计算,还需要根据具体数据的特点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学生刚开始学习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比精算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才会经常出现“算着估”的情况。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价值,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主动地用估算来解决问题呢?下面结合三年级教材的内容,分析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材,强化估算意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现行教材的估算教学共编排了5个例题,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4、第四单元例4和第六单元例7,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例8和例9。为了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灵活运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教材设计了看电影、购物、租车等具体情境。教师应该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充分重视估算教学,利用科组内的教研活动,积极地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别人有效的方法,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估算的问题情境,不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例如,前面提到的看电影问题,可以先把题目中的223人改成220多人,234人改成230多人,这样改编,学生不知道具体的数值,导致精算“断路”,学生自然会想到用估算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出示具体的数值223和234,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存在一定的估算意识,对于这种既可以用估算也可以用精算解决的问题,学生就可以想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比较中体会各自的优劣,感受估算的价值。

二、教学估算方法,培养估算习惯

掌握估算方法是形成估算能力的基础,没有合理有效的估算方法,估算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凑十法等。估算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特定的例题,还要渗透在日常的课堂中,无论是教学口算还是笔算,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在动笔解题前先估一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掌握多种方法。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要根据数据的规律和特点灵活选择,力求将复杂的计算转换成简单的口算。例如,在估算78÷4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将被除数看成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把78看成80,可以快速口算出结果;又如在估算361÷5时,部分学生会把361估算成360,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并不能使用乘法口诀直接得出答案,没有体现出估算的优越性。对于这一类题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想乘法算除法”,借助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找出哪个数与除数相乘后的积与被除数的前两位最接近,想5×70=350,5×80=400,350最接近361,因此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可以判断361÷5的结果最接近7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全面提高估算能力。

三、优化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题估算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的就差强人意,尤其是对需要根据具体数据特点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的问题学生掌握得并不好。在教学估算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尽量避免直接提出估算要求,可以换一个角度提问,比如“你能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判断是否能够用估算解决,然后再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让学生体会用估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引导学生做出调整,让学生体会到:解决某一问题可以有多种估算策略,而在这些策略中会有一种最优策略,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调整策略、优化策略。通过指导估算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使估算结果更加合理。

例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8时,教材创设了交纳住宿费用的生活情境,提出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生1:267≈300,300÷3=100(元);生2:267≈270,270÷3=90(元)。教师在肯定两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谁的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3×90=270,3×100=300,270最接近267,因此第二位学生的估算方法更加合理。

总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深耕细作,在实际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算兴趣和估算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估算的习惯,发展良好的数感。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三年级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9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传冈.估算:不可忘却的计算核心素养 ——小学估算教学的价值厘定、现状分析与對策探寻[J].辽宁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谈高中物理问题的速算
谈高中物理问题的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