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

2021-10-30殷大鹏郑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现代化

殷大鹏 郑超

一、教材内容地位简析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教版2018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第二框,在理论方面承接了第一框介绍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之后在这一新的背景下“该怎么办”的一个新内容。第一目坚持新发展理念,总体上从“是什么”的角度讲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具体到每一个理念又讲了如何贯彻落实;第二目的总体脉络也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地位及措施。整个第二框也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把握。本框内容大部分来自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九大报告,有些语言直接摘自公报和报告原文,具有很高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本框还是对原版本教材内容的一大颠覆性创新,在本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判断

【重点】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难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因分析】2017版课程标准对本框的要求是“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对实现这一要求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判定为本框的重点;课本对新发展理念的阐释比较清晰明了,而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经济学的专业用语,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不便于理解,因此可以判定为本框的难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框的内容主要是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九大报告中的论述为依据展开的,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没有上升到真正理解的层次,这就为课程增加了难度。

四、教学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1.识记、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2.识记、全面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3.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措施的理解能力;2.提升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和现代化经济意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以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與教师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教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启发法、温故知新法、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连线)、思维导图(知识树)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与环境

学生 1.阅读教材,理清教材知识框架;2.周末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或《辉煌中国》),统览十九大报告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告。

教师 1.PPT课件制作;2.为探究活动做准备;3.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回顾。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的感受(十八大以来,我们伟大祖国经济上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接下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该如何继续努力?)。

2.教师导语预设: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到了“创新、保护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与国际接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这些措施的背后其实都在贯彻着新的发展理念(PPT展示:每个措施对应的新发展理念)。为了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需要贯彻这些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二框的学习(PPT展示标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师活动】总体思路:创设情境(视频、图片、材料、活动等)+问题探究+理论升华。

1.探究活动一 《厉害了,我的国》剪辑视频播放(视频内容主要是与五个理念相关的)。

PPT展示 连线(左边是视频中播放内容的文字阐释,右边是五个新发展理念)。

(1)设问:结合视频内容,你能否将左右两边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

(2)教师引导、提问、启发,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2.根据师生讨论探究结果,PPT展示:视频内容—对应五个理念—五个理念对应解决问题—五个理念贯彻措施。

【框架总结】(1)新发展理念是什么(提出背景、内容、内涵);(2)为什么(意义)。

【过渡语】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些都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呢?

第二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剪辑视频播放(主要是与第二目相关的内容)。

PPT展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了“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你们是如何理解两者的含义的呢?

(1)PPT展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含义。

(2)教师引导、提问、启发,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提问回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引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PPT展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释: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

2.根据师生讨论探究结果,PPT展示:实体经济的地位、具体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重点、根本。

【过渡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除了这一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讲话中还提到了哪些呢?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后面两条举措,补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措施,主要是从“怎么做”去理解,这两条举措其实也是前面协调发展理念的贯彻措施。

【框架总结】(1)现代经济化体系是什么(地位、内容组成);(2)为什么(意义);(3)怎么做(战略措施)。

(三)课堂小结

PPT展示本框知识结构框架,并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总结。

(四)当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你觉得我县应如何具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五)教学反思(略)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