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1-10-30张颖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压挫折高中历史

张颖

近年来,我国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发展不容乐观,有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令人担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养为己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历史课程,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要合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有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从而形成了历史学习的多层面障碍。久而久之,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心理上出现了极大的落差。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偉大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如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拘留十多年,但他不畏艰难,克服诸多困难,最终脱离虎口,继续前行,完成历史使命。他的贡献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百折不挠、勇敢不屈的精神。司马迁在牢里受过宫刑,但他毫不畏惧,依然努力,写就了历史巨著《史记》。教师要结合史料,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心理疏导。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学生了解困难挫折的不可避免性,提升心理承受力,增强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等,让学生坚强起来,振作起来。如:先秦诗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巴尔扎克的“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等等。通过耐挫抗压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老天不负有心人,世界更需要勇敢的人。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和习惯。非智力因素严重干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学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缺少意志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来感化学生,通过多种举措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繁荣兴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平时多让学生展开讨论,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鼓励、赏识学生,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合理的激励性的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渴望被表扬、被赞赏的。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学生快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三、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积极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防止学生有过激行为和心理问题产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失败和挫折的普遍性。当下,高中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压力大、竞争力强、家长的期望值高等现象。这些必然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于1912年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带领军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并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多做贡献。教师只有多做引导,让学生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才能提升教育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认真探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高中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最出彩的地方。

猜你喜欢

抗压挫折高中历史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
挫折使我更坚强
排便训练前 先训练你的抗压神经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红外热像的衬砌混凝土抗压损伤试验研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