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事的应用研究

2021-10-30施海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时事价值观念法治

施海平

时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并完成对他们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但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会影响时事在课堂中的教学价值。为了进一步体现时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地位,做好对其应用模式的分析至关重要。

一、借助时事,激发学习兴趣

时事作为近期发生的现实事件,因其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所以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其合理地应用,来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让他们产生充足的知识探究动力,由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先播放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美国部分民众为追求“自由”,不做任何防护去政府示威游行的视频。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他们追求的是不是自由”“他们追求自由的方式是否恰当”“你觉得自由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等问题,让他们思考并讨论,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借助时事获得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构建,明白什么是真的自由,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基础。

二、运用时事政治,提升学习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时事政治内容的恰当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让他们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时事,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及行为指导,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列举了近年来所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由此考查他们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做好对他们生命安全的保护,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三、善用时事,培养政治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基础性教育目标。但要想依靠教材内容来完成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能够善用时事,做好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融合。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的“中国担当”时,我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新冠疫情在國内暴发后,世界各国的表现,以及在全世界范围暴发后,我国对世界各国的帮助,通过前后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一个共同体。这样,在完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为他们构建正确的政治素养提供帮助,也为初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是提高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时事应用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做好对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能力的分析,确保时事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启发作用,让他们能够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时事价值观念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时事政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