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2021-10-30黄海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人大代表素养

黄海芳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既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又可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认知,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政治认同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立足学情找准兴趣点,提高学生政治认同能力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情,把握学生兴趣的着眼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真谛,获得较为深刻的政治理论学习体验,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政治认同能力。

例如,在教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政治认同素养,教师可以选择时政导入的方式进行授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十八大以来落马的数名高官,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后思考:这些贪官是否做到了依法行政?这些人民的“公仆”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时政材料的导入展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接下来,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进而联系课本知识学习和教师讲解就能从思想深处认识腐败的危害,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了政治认同能力。

二、合理设计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政治认同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要想更加高效率地培养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认同感,引导他们自觉接受理论知识,有效践行政治行为,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体验式活动教学。密切政治理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营造生活化情境,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获得政治认同素养。

例如,在教学“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体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大代表选举的认识,让他们真正体验一把“选人大代表”、“当人大代表”的“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选举人大代表”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分角色扮演“选民”和“被选者”,体验流程增强认知。在这些“人大代表”被选出之后还要模拟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

三、依托社会实践性活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体验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培养学生强烈政治认同感的过程中,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统一学生的知情意行,促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在辨析理论观点中思考和感悟,增强政治认同体验。除此之外,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学生还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政治现象,将晦涩的理论生动化,更加自然地坚定政治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政府宗旨以及政府工作原则的认知。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设计主题为“政府满意度调查”的问卷,然后深入社区走访老百姓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将收集上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得出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同学们对于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体验。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政治认同感,还可以让他们撰写调查报告并反映给当地的政府部门。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既要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学习,还要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使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进而真正践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猜你喜欢

认同感人大代表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