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学习,点亮初中地理课堂

2021-10-30洪莉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例生活化生活

洪莉

一直以来,初中地理课堂秉持并强调的是“学习与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初中地理课程难度不大,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铺垫,为的是让初中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认识基本的地理规律,构建学地理的概念和运用地图的方法。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七年级部分的地球的运动、地图和地形图的判读、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例如亚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内容,八年级主要以中国地理学习为主,包括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农业、交通、工业),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等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的地理教学现状:1.由于初中地理成绩加入中考总分计分,学校和社会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度加大了,但一周只有两节课,对于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分配大打折扣;2.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通常要教五到六个班级,重复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只能利用导学案对新知识进行讲授,虽然保证了基础知识传授,但是课堂比较枯燥,课堂氛围也不活跃。这些现状都为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但是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笔者就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几组教学实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课堂实例一 七年级上册《氣候》的教学

在这节课上,教师提出一个假设:三个同样的烧杯,其中两个杯子装上等量的清水,分别为A杯和B杯,第三个杯子装上等量的沙子,为C杯,将三个杯子杯口都蒙上塑料薄膜,用橡皮筋固定,A杯和C杯放到太阳下照射15分钟,B杯放在阴凉处,会发生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常识,立刻纷纷回答,A杯上会有小水珠出现,而B和C杯没有变化,从而可得出赤道附近降水充沛且日照强烈,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型的气候。

设计目的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学科,对于气温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感到困难。但是通过课堂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和太阳的照射是降水形成的条件,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气候特征,这要比死记硬背印象深刻。

课堂实例二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理和地图》的教学

在这节课上,教师在讲授了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四人或六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合作绘制学校在本镇的位置图。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确定方位,测算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图例,最后评比选出绘制得最标准、最符合要求的学校位置图。学生积极性很高,立刻开展了小组活动。

设计目的 学生年纪较小,空间意识不强,教师让学生从身边出发,从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出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仅符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绘图用图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地图离自己并不远,地理学习就在自己身边。

课堂实例三 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的教学

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其位置。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例如:通过方言:粤语(广东)、闽南语(广西);通过成语:得陇望蜀(甘肃、四川)、黔驴技穷(贵州);通过河流:湘江(湖南)、滇池(云南)等。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激烈,课堂异常活跃。

设计目的 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课堂知识进行记忆,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强化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完善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内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关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案例非常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也可以用在新知识的讲授部分和课外练习中。但是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时要特别注意内容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对于平常课堂上使用过的生活化素材要及时反思、及时改进,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更新循环利用。

生活中的地理才是真正“活”的地理,是对学生实际生活、长远发展有利的地理,有效地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地理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仅仅只能敲开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冰山一角,在自己平常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开发和思索,真正做到让初中地理课堂“活”起来。

猜你喜欢

实例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