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1-10-30王海燕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圈层核心信息技术

王海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核心素养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的教育初衷是培养健康发展的、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改革是进步的动力,在变革中求生存,在变革中求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了人们过去的固有思维,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顺应改革潮流,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改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在此背景下,学校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向教育变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种现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加强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更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拥有真正的学习能力,对于培养现代化人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实现“知行合一”,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再只是书上的一句教育名言,可有效促进书本内容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阶段教学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高质量的教学供给,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发展所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促进学生发展,注重知识技能与实践的融合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教学,需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兴趣引导。

高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授课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现象不利于整體教学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学备受青睐,教学成效显著,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要求。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师演示教学在后,课堂以合作探究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更多主动思考。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模式,教师在课堂不用花费时间去赘述基本知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习过程充满创造性,增加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

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前三单元内容分别是《从宇宙看地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观看地球圈层的动态图像,还可以通过慕课平台,让学生在课下提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使其更好地理解地球、地球圈层及圈层环境下的内在规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更强,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学校要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拓宽高中地理教师的工作思路,有效推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师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圈层核心信息技术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