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21-10-30郭酉妍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评价

郭酉妍

5E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引入、探究、解释、拓展、评价”五个方面,强调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深入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同时达到思维拓展的目的。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采取5E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趣味性的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中,5E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强调导入的精雕细琢,注重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的升华。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导入环节可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采取多媒体直观导入法。

多媒体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工具,其可以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的视频,让学生的视觉感官受到冲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关于太阳活动的相關知识点,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设计情境感知导入法。

设计情境感知导入法就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素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真正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有些教师便选择从乡土地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现当地水资源三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创造生动的课堂导入环节,以此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采取合作探究法,促进学生思考学习

5E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设问: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以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分布、移动规律,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三、采取科学的解释方法,适当进行补充完善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深化改革之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由课堂的主导者向引导者、促进者、启发者转变。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其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科学性、启发性和发展性原则,以此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教师便可以给出位于城市不同区域的三个地块,让学生判断修建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各需哪个地块。通过引导学生发言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项经济活动开展中的付租能力与距城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与学生一起画图进行巩固,这样便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以及城市重要功能区,以此达到强化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四、拓展迁移知识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将5E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拓展迁移环节对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在积累了学习经验之后将实际生活与地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不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课程的知识点,而且还能够真正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提升地理水平。

五、采取多元评价策略,强化学生地理素养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而且也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过程的一种转变。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检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将5E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地理学习成果,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地理水平。

总之,将5E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探究、解释、拓展、评价五个环节,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能够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模式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