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究

2021-10-30赵争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洪水情境探究

赵争艳

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但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来看,其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更多的是對教学内容进行机械学习与记忆,课堂气氛过于严肃与沉闷。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项目式学习模式是近年来新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加强对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灵活有效运用。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即PBL,也称为项目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等。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将真实问题作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计划,利用学科知识、技能,通过多种途径合作探究完成驱动性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逐渐在项目探索过程中构建个性化知识网,掌握学科技能,塑造核心观念,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综合发展的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模式具有灵活、丰富、有趣的特点,且项目式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所以更容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枯燥、乏味,所以缺乏兴趣,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项目式学习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介绍洋流分布规律时,教师如果直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学习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但是,如果在教学之前,教师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引入这样一则故事创设情境。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在没有先进导航仪和通讯信号,以及没有足够食物和淡水的情况下,在自然的力量下仍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踏着巨人的足迹,探索当年的航海路线。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地球仪或世界洋流分布图上,用笔画出航海路线,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洋流分布的规律。

2.以实践的方式开展项目探究活动。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实践研究、调查当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洪水和洪灾,思考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可以以实践的方式开展项目探究活动,如“小组合作调查徐州地区洪水灾害发生情况”项目,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新闻、报道、资料等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洪水,并从信息调查中了解洪水形成的原因。在学生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洪水防治从我做起”的项目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植树、争当自然灾害宣传志愿者、爱护环境等实践体验来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同时认识防治自然灾害的实践措施。

3.重视对项目式学习的总结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合理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例如,教师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技能形成与运用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在项目活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包括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识、是否具备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进而给予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正确引导。这对提高项目式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式学习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更符合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加强灵活应用,使得项目式学习模式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洪水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又见洪水(外二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洪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