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楹联的生成、特征及意义

2021-10-26许楚宜孙祎铭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创新性发展特征

许楚宜 孙祎铭

【摘要】 抗疫楹联是全民抗疫中文化抗疫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在纵向上,实现了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进一步创新性发展;在横向上,抗疫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全民抗疫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合力。本文试图通过具体分析抗疫楹联的生成机制、特征及其意义,对抗疫楹联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样式形成较为系统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提供具体借鉴。

【关键词】 抗疫楹联;生成机制;特征;意义;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46-04

一、抗疫楹联的生成机制

抗疫楹联的生成离不开国家战略支持、互联网平台发展和创作者的内生动力。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中国政府长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随着互联网的完善与发展,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交流传播平台突破了空间阻隔,实现了及时高效的传播效能。同时,一批批创作者在文化复兴使命感的驱动下,在技术条件愈发成熟的情况下,结合当今时代需求以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式的方式实现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

楹联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复兴的自发性与全民抗疫的使命感高度重合、激烈碰撞的重要时期,楹联作为二者结合的文化产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人民群众自发地利用楹联这种文学形式书写抗疫有我的使命担当。

在抗击疫情期间,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将化用自古典诗词的楹联作为抗疫物资标语向世界传播,如“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日本),“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意大利)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楹联文化获得了大量关注,而且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赢得了海内外民众的正面评价。

中国对联学会收集整理了一批与抗疫主题相关的楹联佳作,并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如张海红赞李兰娟院士的楹联锦句,“华发迎难,惠心向善”;黄已力号召万众一心战狂魔的楹联长句,“顾大局、渡难关,防病毒、控疫情,不添乱、不出门,九州合力除疾患;居小家、应号召,禁商铺,停集市,勿信谣、勿访友,万众一心战狂魔”等。借助媒介传播,这些楹联得以广泛地传播,同时又激发了受众的创作的激情。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少文人墨客即使在家中隔离,也深深牵挂着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干部、心系病魔肆虐的城市与人民。他们自发地写下抗击疫情的楹联佳句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加油打气,鼓励待在家中自我隔离的人们重拾信心,凝聚人民共同的意志抗击疫情。在楹联爱好者自发创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民众自发地参与到线上楹联创作之中。他们围绕着抗疫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书写对亡者的哀思,对抗疫者的赞美与鼓励,充满对胜利的期待。

二、抗疫楹联的特征

(一)形式内容更自由丰富

1.句式灵活自由,充满美感

古代对联以七言为主,有学者对《楹联丛话》进行了粗略统计,七言楹联大概占据了四分之一。而当代楹联的句式变化较古代更加灵活多变,比如“五五七”“七四四七”“五四七”等句式运用广泛。

在此次疫情期间,为了充分表达磅礴情意,展现更丰富的内容,创作者们大多使用的是长联句式。为保持长联句式的对仗美感,自对的运用更加普遍。如“虽隔窗口,亦暖心头,问候声声添力量;既是支持,更为关爱,距离远远感温馨”(陈双田),上下联的前两句皆是以自对形成对仗。又如“大爱岂无言?万语千言,在一挥手间,在数凝眸处;英雄亦有泪,真情热泪,为救死伤献,为酬家国流”(康永恒),上下联的三四句同样形成自对。更加灵活的句式和自对手法的运用不仅没有破坏楹联的传统对仗美感,而且使情感展现突破句式的限制,语言表达更为自由。

2.题材指向性强,衍生内容丰富

传统楹联一般以用途分类,内容程式化。相比传统楹联,抗疫楹联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产生,其内容指向性大大增强,围绕抗疫主题,传达丰富内容。

在抗疫楹联的题材上,既有初期对于疫情来势汹汹的反思,又有抗疫时期对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基层干部身先士卒、解放军戰士定心的赞誉和信赖,还有对于八方支援、众志成城的感激……

如反映雷火神山建设的“雷火驱魔,提速尤嫌十日远;政民战疫,回春更觉一心同”(闫宝恩),有表达必胜决心的“汉水望尤寒,有勇士逆行,柳叶作刀驱毒蛊;春光封不住,看爱心齐聚,梅花似火耀江城”(马瑞新);有对贪食野味反思的“静悄悄四野三江,揪心疫似狼,瘟似虎;阴冷冷初春半夜,胆颤甘之獭,美之狸”(杜小波)。这些楹联跳出了传统楹联题材,深刻体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观照。

3.意象典型,意境深远

秋冬季节是疫情高发期,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因此许多抗疫楹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表达对春天的向往,采用春天典型意象,表达对春暖花开、病毒散尽的期盼。如“雾尽风暖,樱花将灿”(华春莹)“玫瑰牡丹花团锦簇,油松山茶叶茂根深”(沈阳向日本札幌、川崎捐赠物资)。

还有一些楹联,通过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的意象,如“岁寒松柏,长毋相忘”(金正喜、中国援韩物资),表达共度时艰的团结合作。“拨亮心灯燃武汉,捧来华月照九州”(篱下斋),表达对武汉廓清病毒的企盼与祝愿。“疫袭时令河山泪落,谁能铁石心肠,愿倾碧血煎良药;爱深处犹儿女情长,我亦英雄肝胆,欲淬青锋斩毒魔”(杨怀胜),则体现了写作者与全国人民呼吸与共,为国奉献的拳拳深情。这些楹联用生动形象的意象和意境,唤起全国人民共同的记忆,引起共鸣,具有情感深度和精神高度。

(二)思想内核更具体生动

传统楹联一般更侧重实用,缺乏创作者内心情感投射。正如吴恭亨先生所说“凡流连风景语,最忌无寄托、无注射,兀然空做一摄影器”①。而到了当代,情况也并没有太大的转变。即使楹联的创作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试分析楹联创作的现状,似乎存在一种“文胜质则史”的趋向:许多创作者以追求辞藻华丽为务,滥用分句、纤细空洞、牵强矫情、以文害意。针对这种现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先生认为要在联语中看见作者的情怀才是优秀的作品。

此次的抗疫楹联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实践。疫情的全球传播无疑是灾难性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抗疫的全球性,抗疫楹联天然地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受众,创作者自发地立足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现实。从不同维度表达出创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承载了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的切身反思,达到楹联创作“雅”与“切”,文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形神兼备,自有生气,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核。

1.忧国忧民的情怀

细数抗疫楹联,创作者们在“文以载道”的历史传统和文学抗疫的社会现实双重因素的交织建构下,楹联创作突破了“一家之情”,不仅只是着眼于自身的“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而是更多地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对社会现实的切身反思,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融萃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火神携手雷神,大展神威,妖氛扫尽九州乐;战士并肩护士,巧提士气,仙药寻来百姓安”(黄国辉),“青草风薰,白衣天使,三楚燃情霞焕彩;乌云消散,黄鹤归来,万民圆梦树回春”(钟胜天),这些楹联都体现出创作者对疫情当前国泰民安的殷切希望与信心。

2.集体主义精神

在任何困难面前中国人民总是以万众一心的信念与决心汇集国人力量斩妖除魔,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展现出高度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使集体主义精神在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动人的弘扬。如“浩荡大军驰武汉,为战疫而来,海在啸,山在呼,万里神州驱毒雾;英雄壮节寄江城,共擎天以聚,情相随,爱相伴,千年赤县布春风”(陈鑫),以寥寥数语,把浩荡大军驰援武汉救人于水火的豪迈气节和真情厚爱表现得栩栩如生。又如“难时彰国力,号令起时,万方集合一城汇;危处验人心,驰援来处,一地分离万户圆”(张项学),展现出面对疫情磨难,举国上下一呼百应的强大国力。这些楹联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真实反映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决心和意志。

3.英雄主义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印刻在国民心间。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抗疫楹联歌颂抗疫一线涌现出的时代楷模,鼓舞人民群众不忘来路、勇毅前行。如“杏林拱手敬南山,几番仗剑驱魔,早练就平澜妙术;华夏蜚声称北斗,再度临危受命,又成为定海神针”(钟胜天),此联专为钟南山所题,歌颂了民族脊梁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仗剑驱魔,为疫情防控力挽狂澜,做出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为疫情“吹哨人”张继先医生所题的楹联,赞誉了其满怀仁心大爱、先公后私的崇高品格:“细心天使,大爱良医,火眼金睛为国把关,一横赤胆先吹哨;女界仁夫,杏林义客,披星戴月替人解难,尽付衷情后顾家”(金光瑜)。在历史曲折处,在惊心动魄间,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英雄之举,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英雄精神,彰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抗疫楹联的创作中体现出的这种情感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应用型楹联的某种突破,使楹联创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抗疫楹联的功能和意义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文学从未缺席。抗疫楹联作为“抗疫文学”的一种样式,借助自身特点,记录疫情真实情况、鼓舞抗疫斗志、反思抗疫不足,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多重作用。

(一)主流话语宣传功能

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并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各国进行互相援助、友好合作;又因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使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体现出了强大的宣传功能。

这次疫情的爆发给国家治理与稳定民心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部分群众可能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而抗疫楹联一般简洁有力、言简意赅、长短一致,无论是平仄规律还是韵脚设置都符合民众的阅读习慣,读起来朗朗上口,浸润了民众的真实情感体验,无形之中获取了极高的社会接受度,为抗疫工作提供便利。

1.鼓励全民抗疫,树立社会榜样

数以万计的楹联就在疫情中起到了团结抗疫力量、树立抗疫榜样的作用。如:“竭力战瘟神,披肝沥胆秉初心,东西南北同当国难;挺身施大爱,救死扶伤担使命,党政军民共度时艰”(钟胜天),“大爱岂无言?万语千言,在一挥手间,在数凝眸处;英雄亦有泪,真情热泪,为救死伤献,为酬家国流”(康永恒)。

抗疫楹联以特殊的形式出现在抗疫战场,用文字记录平凡英雄的抗疫之路,凝聚全社会的温暖和力量。尤其表达了对于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的钦佩、感恩之情。其朗朗上口、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增强了传播的便捷性,具有强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鼓舞着全民族同心战斗、团结抗疫。

2.慰藉苦难心灵、鼓舞坚强斗志

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对抗疫楹联的创新必须着眼于它的精神力,要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代表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才能对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如:“雷火驱魔,提速尤嫌十日远;政民战疫,回春更觉一心同”(闫宝恩),“青草风薰,白衣天使,三楚燃情霞焕彩;乌云消散,黄鹤归来,万民圆梦树回春”(钟胜天),“天使归来轻舞庆,阴霾散尽笑颜开”(魏玉秋)。

(二)文化意义

1.传统文化再创造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样式之一,在自身的优势及客观力量的推动下,在抗击疫情期间掀起了一次创作传播的高潮,再一次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一定程度上振奋鼓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为其提供了灵感启发。

楹联并不是一种所谓大雅而浮于上层的文学样式,它与一些鉴赏要求极高的文学样式有所不同,楹联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打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深入基层并深深扎根于人民生长的土地,在中华大地上深刻展现着它的应用性。楹联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我充实当中早已具备了广泛的适用性。

2.文化交流与传播

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抗疫楹联继承此传统,在特殊时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崭新的面貌传递着中国精神和人文关怀。

跨越国界所捐赠来的宝贵物资上附有的楹联凭借其“古典化”的诗意表达、“文艺气息”的语体色彩、“温暖治愈”的语言风格打动了国人的心,慰藉了众多灵魂。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疫情期间走红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一楹联正是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国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还有中国援助意大利的物资宣传语“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文。几百年前,中国文人就与外国友人结下深厚情谊,意识到对外交往的重要性。

抗疫楹联促进了疫情期间的文化交流,彰显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人文关怀。可见,抗疫楹联的创新不仅事关国内价值导向和宣传,更与中国国家形象和对外交流息息相关。总的来说,落脚国内,楹联形式各样展人民风采;放眼全球,文化交流传真挚情谊。在各国休戚与共、相互关联的大环境下,全球化浪潮要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句句楹联不只传递了善意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认同感、归属感的强化。楹联在官方与民众的共同使用中,已然成为了抗疫期间中国建构自身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对楹联创新应用现象的探讨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大国担当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四、结语

疫情期间在网络上掀起的“抗疫楹联热”为传统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性极强的样本。通过分析抗疫楹联创作、传播热潮,可以为新时代的传统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且从整体上来看传统楹联的这次突破性发展虽与抗疫的社会背景有关,但也是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保持楹联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创作者角度来说,要把楹联写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创作者要将个人情感与社会主旋律结合,承载积极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的共同期盼,使楹联不局限于一人一时之苦乐,创造出更多经典佳作。

此外,创作者还可在原有的规则下大胆改编、改写,创造出更丰富生动的文化作品。

其次,在研究层面,研究者可将楹联可以作为传统文学样式之一予以积极关注,在楹联基地建设和楹联相关课题的申报上多下功夫,深化对楹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譬如:华中师范大学自作为中国楹联文化传承基地暨湖北省楹联文化传承基地授予点以来,设立了专项基金,吸引了很多研究者投入到楹联研究之中,为楹联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最后,从传播层面来说,楹联进校园、楹联进万家等活动为楹联推广、科普提供了良好载体。这些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楹联诵读、创作,让中华古老文脉代代传承。唯有调动起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民众的共同关注,真正走进人民学习与生活的日常中,才能更大程度上整体改善传统文学发展路径的畅通性。

总之,在世界文化多样融合和信息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应当不断适应时代趋势的要求,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紧抓机遇,推动以楹联为重要文化艺术样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泛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释:

①吴恭亨:《对联话》,岳麓书社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梁章钜.楹联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纪国泰.“桃符”是对联的“渊源”吗——对联语言及格律研究之一[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3):14-21.

[3]谷向陽.中国对联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125-134.

[4]雷小奇.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J].新西部,2019,(33).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创新性发展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