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镜像理论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产生

2021-10-26王泽

今古文创 2021年40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身份认同镜像

王泽

【摘要】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根据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而改编的,作者通过对盖茨比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在爵士时代这个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薄,金钱至上的原则却大行其道的社会风气。盖茨比产生这样的悲剧,也是他对这套纸醉金迷的社会规则“照单全收”的结果,因而本文也将以“镜像理论”来分析盖茨比的悲剧形成。

【关键词】 盖茨比;镜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0-0022-0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创作的文学作品,导演巴兹·鲁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以美国爵士时代为背景,讲述的是一个作家尼克·卡洛威以自身视角来描绘了一个有缘无分的令人心痛的爱情故事。在当时的年代,年轻人纸醉金迷,价值观也十分扭曲,而主人公盖茨比也深受这种金钱观的影响,他背井离乡,费尽心思去打拼事业,通过各种非法的手段来积累财富,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通过被大多数人认同来获得一种安全感与归属感。

社会在人的成长当中起到异化作用,盖茨比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逐渐地迷失了自我,他穷尽一生去追求的财富和理想当中的爱情,最终也都化为了乌有,成了一场悲剧,这部影片表现了美国爵士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与浮夸又虚伪的社会风貌,表现了当时的黑暗社会状况。下面将通过对盖茨比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探讨一个追梦的青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一、盖茨比的自我迷失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能从镜子里发现镜像活动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了自我的确立。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幼儿确立“自我”与“他者”对立关系的开拓,“他者”的概念与“自我”相对,指除了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亦包括社会生活中所运行的一系列规则。在长期与“他者”的对立过程中,儿童逐渐成长为一个主体。“人的自我形成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虚妄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发展中自我也不可能有更牢靠更真实的根据,人的一生就是持续不断地认同于某个特性的过程,这个持续的认同过程使人的‘自我’得以形成并不断变化。”[1]

本片所处的年代背景为美国的爵士时代,所谓爵士时代,是指一战之后,华尔街股灾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当时美国的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因而享乐主义大行其道,钱被奉为圭臬。盖茨比出生在这样一个年代,被当时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所影响,自然而然地将富有作为自己的梦想,将上流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作为自己追求的完美镜像,并为这个虚幻的镜像一直努力着,追寻着缥缈的“美国梦”。他并不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盖茨比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根据电影中的描述看来盖茨比从来没有真正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父母,他无法接受,也不会认同这个家庭的既定规则,即一辈子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地做一个农民。因而励志摆脱贫困的盖茨比离开了困窘的父母,同时也离开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名字,给自己更名为杰伊·盖茨比,赋予了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份,以期构建一个全新的“我”,正式迈出了成为“他者”的第一步。而领受社会法则,并不断地被同化,是成为“他者”的第二步。盖茨比接受了当时流行的金钱至上的社会规则,对此产生了深深地认同。于是在这虚假的新姓名基础之上,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寻求各种各样赚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小聪明运用各种违法手段,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他开始打造自己“牛津高才生”“中西部有钱人家的儿子”“是许多家企业的老板”的浮夸又虚假的身份,同时他会邀请各界的名流来自己家里开狂欢派对,他也熟稔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并能很好地与上层人士打成一片,融入了这个本不属于他的圈子。彻夜狂欢的派对、熙熙攘攘的人群、酒池肉林的生活都给盖茨比的身份增添了许多的光芒,为他赢得了尊重,而他也享受着这种戴着面具的伪装生活,这能掩盖他骨子里的自卑感。通过这种寻欢作乐的迷醉日子,他看到了富有且受人尊重的镜像中的完满自己,这是盖茨比一直梦寐以求的自己,因而在此刻,他将“真正的我”与“镜中的我”彻底混淆,已经全然忘却了自己的真实出身,忘记了自己其实来自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自我理想化地抛掉了那“乡巴佬”的身份,完全沉浸在了自己建构的虚幻背景当中。这时的盖茨比,已然将自己他者化了。

镜像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他性的、异己的主体,自我的形成源于他者,对于自我的认同也总是要借助于他者。他者阻挡了自我真实的存在,且自我的建立是以误认的叠加建立起的想象中的伪自我。从启用新的假名开始,盖茨比便踩着这条虚假的道路一直前行,他所追寻的一切都只是这个社会所推崇所认可的东西,盖茨比的欲望亦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欲望,如若金钱至上那么就追寻金钱,学历为王那么就伪造学历,身份高光那么就杜撰身份。拥有这一切的盖茨比久而久之就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迷失了,但谎言是脆弱且不堪一击的,就如这镜中之像也只是虚幻和被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相叠加,就造就了这个注定是以悲剧收场的盖茨比。

二、盖茨比的爱情幻想

人的成长是不断寻找缺失的过程,盖茨比的生命中只爱过一个女人,那就是黛西。黛西出身于美国上流社会,自幼时起便养尊处优,享有的都是极为富贵的物质生活,同时被当时骄奢淫逸的时代风气所感染,对金钱看得很重,所以这也是盖茨比对金钱社会认同的原因之一。他跟卡洛威说过他感觉到黛西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因而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了金钱与名望便会有接近和拥有黛西的机会。他想方设法地攫取金钱,努力地想要靠近黛西,无论是财力的距离还是住所的距离,盖茨比一直都在奋斗着。他住在距离黛西家一海之隔的对岸,时常会凝视着码头上的一道绿光,这道绿光所指向的是黛西家的方向,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盖茨比对绿光的凝视也暗示着黛西这位梦中女神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对象,这一场景在电影当中反复出现过很多次,充分展现了盖茨比对黛西的迷戀,也表明了他想拥有女神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爱情起源于个体自我探寻的欲望,人始终都在追寻着理想自我的建立,而爱与被爱也是使自我完满的重要元素。欲望是一种匮乏与缺失,它始终无法被满足,人们总会不断地从他者身上寻找,以便获得对缺乏性的补充。盖茨比骨子里想摆脱贫困,力争进入上层圈子,这种对黛西执着又痴情的爱是激发盖茨比努力跻身上层社会的最重要的动力,在这个过程当中,盖茨比爱上了“为她钟情,倾我至诚”如情圣一般具有浪漫天分的自己,也爱上了因有足够的财富而被万人敬仰的自己。在黛西这面镜子上,他发现了自身的完美镜像,其实他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切他所需要的,比如金钱、名望与地位,黛西只不过是促成他更快得到这些的推动剂。而盖茨比这种忘我的、对黛西的迷恋,实则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自恋。

在电影当中,盖茨比与黛西之间发生短暂的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虚假的爱,黛西看中金钱,也享受着盖茨比对她的偏爱,当她再次遇到盖茨比,得知盖茨比出身富贵、拥有十分高的学历时,与盖茨比的往昔回忆都像潮水般拍击着她的心灵,让她心生涟漪,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盖茨比的邀请去家里做客,看到眼前的巨型城堡、泳池、大草坪以及城堡当中所擁有的高级面料衣物、精致的装潢以及各式各样的精美家居时,她对盖茨比的虚荣好感度又增强了一番。但当盖茨比精心编织的谎言网被拆穿时,黛西才发现自己心仪的终究是像汤姆那样有显赫背景、优越身份的人,而不是像盖茨比这样出身低微的暴发户,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爱情高山瞬时分崩离析。盖茨比为自己精心打造的镜像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也被这个完美的自己所束缚,因而当真实身份暴露时,他失态了。当然,不可控的还有黛西,她为完满的盖茨比镜像而沉迷,所以当镜像被打碎,她也失控了,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开车撞死了人并且逃逸了。

分析盖茨比的爱,不难发现他爱的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想追求得到的完美爱情符号,爱的是浪漫又多金的镜像自己,爱的是那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欲望。爱情是对完整性的追求,盖茨比总是想要拥有更多,从一开始的远望凝视,逐步发展成和黛西有着地下关系,最后想更进一步地和她厮守终生,盖茨比总是不满足,也一直在追寻,最终也只能是一场空。

三、盖茨比的悲剧落幕

想象的世界是虚幻的,是投射在镜中的不真实的世界,如若一直在镜中生活,即靠幻想过日子,会将真实和想象加以混淆,戳破想象这层虚妄,便会对现实的一切都难以接受。黛西在盖茨比眼中是完美的女神形象,女神是神圣且无过的,因而当卡洛威质问盖茨比事情究竟是怎样时,他也会维护黛西的形象,说“这不是黛西的错”“不能让人知道是黛西开车的”。他单纯地呵护着自己的爱情梦,承担了这场惨剧的责任,替黛西洗去了嫌疑,自己甘愿被人认作是杀人犯,也不愿接受是黛西造成了一个无辜生命的消逝。而汤姆也利用这一点,把与死者偷情的罪名同时扣在了盖茨比身上。汤姆所代表的上层阶级是冷酷无情的,对诸如盖茨比这样出身底层的人物不会产生怜悯之心,这也表明了美国社会所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并非是可以消除的。而当时的盖茨比对于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知,他纯粹地以为自己只要有钱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善良帮助,可以获得理想的完美爱情,从而一味地沉浸于对社会的单纯认同之中。

影片的结尾是死者的丈夫带着对盖茨比的愤怒,闯进盖茨比的家里将他枪杀,而后自尽,两声枪响为这个悲情的故事画上了休止符。显然结局是残酷的,但换种角度思考,结局亦是“手下留情”的,因为直至将死之时,盖茨比心里所想的也是电话是否是黛西打过来的,以及会不会跟自己私奔,他并不知道黛西其实在事发当天就已将他当作一个下层社会的替罪羊,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可怜备胎。盖茨比被镜像中的虚幻爱情所累,自以为所做的一切可以打动黛西,实则只是感动了自己,哪怕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都是枉然。

纵观盖茨比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从他离家出走、发迹、恋爱到最后的死亡,无不是在对照他者进行自我的建构,他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为了自我而存在的,他为赚钱去付出努力,为跻身上流社会而编造谎言,为了爱情而献出生命,都是以整个社会的风尚为主,是他者无意识的奴隶。在拉康描述的镜像阶段里,由于婴儿尚不具备充分的运动控制能力,无法协调自己的身体,所以只能体验到支离破碎的感觉。当他看到镜子中那个协调的完整的形象时,便会对这个“理想自我”产生认同感。而这种对理想自我的认同感的后果即是主体的他者化。[2]这与盖茨比他者化的过程完全一致,他从未真正地想过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从未真正地思考过自己所追逐的东西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只是发现拥有财力、拥有耀眼的身份之后大家都会对他很尊重,于是他开始对这个完美的自己产生了认同。但美国的上流社会是以家族为背景代代传承的,并非一个农村的违法暴发户靠努力就能进入的。这套不可动摇的社会规则,盖茨比并没有看透,他只是粗浅地看到了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金钱至上的风气,于是便一门心思地去赚钱、去欺骗。

盖茨比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也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同来获得自我的确证,他想洗刷掉自己内心当中因为身世而刻在骨子里的自卑感,因而他致力于去打造完美的镜像,对生存法则和别人的评价接受得越多,真正的自我缺失就越多。而当盖茨比完全认同、完全为这些所改变的时候,他的存在也就成了虚无,悲剧的发生也就无可避免。盖茨比怀揣着一腔热忱与执着去拥抱并不存在的完美镜像,所以等待他的也只能是冷清又孤寂的死亡。

四、结语

回溯整部电影,不难发现盖茨比的悲剧结局与他的“美国梦”是息息相关的,他的“美国梦”中有完满的爱情、有辉煌的事业以及令人艳羡的身份背景。他用尽各种手段为自己编造巨大的捕梦网,只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但这捕梦网像海市蜃楼一般虚无缥缈,除了能给盖茨比带来幻象,将他一步一步地引向深渊,其他一切都做不了。

“美国梦”的本质其实是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追求幸福,追求更加美好的精神与物质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梦”的意味开始逐渐转变成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盖茨比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建构出了一个极度贴合“美国梦”的虚假自我,这个“假我”从一开始就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虚幻的镜像,所以日后发生的一切基于这个基础之上都变得毫无意义,镜碎人亡的悲剧也就在所难免,注定要以幻灭来收场。

参考文献:

[1]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2]肖恩·霍默.导读拉康[M].李新雨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身份认同镜像
镜像
镜像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