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2021-10-25姜琴

红豆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

姜琴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性的一门学科,从小学开始,就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数学因为其抽象性,并不能被同学们轻松接受,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大环境大背景影响下,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涌现,但不管教育如何改变,都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与联系,因此,家校联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很多家长学校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学习的结果,忽略掉学习的过程,并不了解,只有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产生好的学习结果。

【关键词】家校合作;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育改革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还没有完全养成自律的习惯,需要教师时时督促,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学习。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源于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学校教师严格的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还有作用,学生会因为惧怕的心理而不敢不学习,但对于年级较高的学生来说,过于严厉的要求常常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严格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加讨厌这门课程,最后产生厌学的结果。而数学这门课程又需要具有极大的兴趣才能坚持学习下去,所以教师一定更要注意家校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建立家校联系平台,促进家校沟通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人都有了智能手机,人们之间的交流更为方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再依靠教师把家长叫到学校或者教师去学生家走访这两种形式,可以通过微信上添加好友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学生入学时,教师就建立好班级群,然后让各位学生的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进群,并且修改自己的备注,方便老师们寻找和交流。而且,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不再是从前的被动状态,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微信群里有各科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微信,家长可以主动添加好友,咨询学生的近期表现和学习成绩,更为全面的对自己孩子的情况有个了解。方便做到家校共育,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数学作业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误,有的错误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和重点解疑答惑,还有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是由于在做作业时由于着急或者分心等导致的粗心情况,以及做完以后没有认真检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通过微信或者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做作业的状态,是着急做完作业出去玩,还是踏实把作业做完了但是没有检查的习惯?如简单的四则运算,这个部分并不难,需要大量的做题来巩固基础知识,学生在这部分出错,大部分是由于心不在焉,导致计算错误。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学生写作业时,创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让孩子静下心来,并且在做完作业之后主动帮助学生检查,避免把学校里养成的良好习惯丢在家里。

二、举办数学学习活动,家校更加了解学生

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每天除了上班之外还有很多琐事,因此,放在孩子身上的心思就没有那么多了。还有一些家庭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父母对于孩子只是负责每天吃饱穿暖,上下学接送,并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如做一些数学填空游戏、数学脑筋急转弯等小游戏,并把学生们的表现发送给家长观看,让家长对好的习惯有所了解,然后观察自己孩子身上是否存在这样的好习惯,或者与之相反的习惯,从而引起家长的注意,当孩子在家时,也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良的陋习,不要将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推给学校和老师,要意识到家校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三、正确对待孩子成长,家长学校多做鼓励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通常会大吼大叫,严厉批评,给孩子造成一种很不好的心理阴影。而孩子在家长面前也表现的更加畏手畏脚,亲子关系不和谐,对于一些比较叛逆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反其道而行,家长说东,他非要去西的现象,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孩子的错误习惯时,家长一定要有批评有鼓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例如,有的学生在家中写作业的时候,会一边听歌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很多家长都会严厉训诫孩子,然后把电视关掉或者把耳机没收。学生就会感觉到很不解,还会对家长感到害怕,起不到治本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看电视的情况以及不看电视的情况下分别做数学题,感受不同环境下做数学题的正确率的区别,孩子会发现,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做题效率和正确率都会高。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讲道理,而不是单纯的严厉训诫,通过鼓励让孩子从心里认可,更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结语:好的学习习惯是好成绩的具体表现,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逐渐培养的,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守护,家长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及时交流,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知道孩子的行为习惯,辅助老师,帮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小敏.浅谈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6):100.

[2]张琪林.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2):21.

[3]袁立怡.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读与写,2018,15(21):254.

[4]钱丽.以家校合作为依托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J].讀写算,2019(5):103,143.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