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探索

2021-10-25莫洁华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幼亲子模式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针对师幼共读经验零散、亲子共读亟需有效引领、阅读培养未能关注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等问题,论述“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实施策略,以促成“师幼共读”与“亲子共读”联动开展幼儿阅读培养,发挥教师阅读引领、建构分享交互平台、参与社会阅读活动的实施途径,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及其他多方面综合发展为共同预期,推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家长育儿质量优化。

【关键词】师幼 亲子 互联 共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53-03

“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中,“互联”是指在两个物理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线路,它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能性,通信协议决定着两个网络是否相互兼容。笔者通过三个途径架构师幼与亲子两个共读体系的链接,途径下设的活动打开了两个体系之间的通路,实现联动共读。“模式”有两种定义。方法论意义上认为: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认识论意义上认为:模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经过经验积累的抽象和升华,即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本文“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取认识论意义上的定义指向,即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共读时呈现的“师幼共读”模式,及父母与幼儿在家庭共读时呈现的“亲子共读”模式。

一、构建“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背景

3—8岁是儿童学习早期阅读的关键期,教育者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的时机,在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为幼儿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基于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为贯彻幼儿教育指南关于开展幼儿阅读培养的精神,广大家长与教师要成为幼儿阅读培养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一方面,笔者在幼儿教育一线工作11年,在与幼儿日常相处的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师幼共读经验。同时,在与同行分享、交流师幼共读的经历与体会时,发现不少教师极少关注幼儿的阅读习惯培养,有一部分教师认可阅读有助于幼儿的发展,但由于未能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仅停留在给幼儿读故事书的行为层面,许多教师开展师幼共读的经验是零散的,影响自身对幼儿阅读培养价值及方法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笔者在与广大家长交流中了解到,生活在小城市里的家长受生长环境、育儿经验的影响,会给孩子买各种玩具,却对幼儿读物缺少基本的认识。笔者通过家访了解到,幼儿家里玩具多而图书少,许多家长会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却觉得亲子共读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有一小部分家庭重视亲子共读,为孩子购买图书,陪孩子一起读书,然而以往书店里幼儿读物较少,偏向于益智类、认知类图书,故事类图画书较少,导致许多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书籍时,容易出现“学知识、讲道理”的偏好。

从阅读参与及共读形式来看,现时幼儿阅读培养常见两种模式,即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共读时呈现的“师幼共读”模式,及父母与幼儿在家庭共读时呈现的“亲子共读”模式。两种共读模式共存,但缺少联动,还存在师幼共读经验零散、亲子共读亟需有效引领、阅读培养未能关注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等现象。可见,幼儿教师和家长在现实中应当承担起积极引领共读的重任,尤其在培养幼儿从小爱阅读的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需要积极行动起来。

二、实施“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路径

基于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大背景,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开展幼儿阅读培养的精神,笔者历经10年“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实践探索,致力于改变师幼共读经验零散、亲子共读亟需有效引领等问题。探索有效的途径以促成“师幼共读”与“亲子共读”的联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及其他多方面综合发展,推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家长育儿质量的优化。具体实施路径如下。(如图1)

(一)提出阶段(2009.09—2014.09)

在“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提出阶段,笔者在园与幼儿开展师幼共读,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开展亲子共读。历经五年实践探索,于2014年9月初步形成了幼儿阅读培养的“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如图2)

“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对应若干活动建议。运用该模式的原则为:途径导向、活动自主,即建议教师依据途径的导向实施“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進而参考开展各途径下设的活动。(如表1)

1.发挥教师阅读引领的激趣、带动、示范作用

教师的阅读引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教师的阅读引领,包括向家长展现师幼共读过程、推荐阅读材料、幼儿园阅读区域活动反馈等方面。通过组织家长参与阅读集体教学,引领家长直接体验师幼共读的过程,了解共读的引导方法、丰富对读本的解读、参与幼儿共读的交流互动等。二是为家长推荐适宜幼儿阅读的优秀阅读书目单,提供阅读材料选择指引。三是班级创设阅读活动区域,投放图书、报纸等材料开展阅读活动;设立收报箱,投放收报记录表,鼓励幼儿参与收报、记录、读报、交流等活动。如大班教室可以创设新闻播报区域,支持幼儿将看书读报发现的内容作为新闻播报的材料,播放幼儿在家录制的新闻播报录像等。

发挥教师在阅读引领方面的作用,以活动带动家长了解幼儿在共读过程中的兴趣与发展变化,激发家长参与共读的兴趣与热情,并从教师的示范中掌握“读什么、怎样读”的具体操作问题。

2.构建分享交互借鉴平台

构建分享交互借鉴平台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家园可以通过QQ分享群、参加专题家长会及图书漂流等活动,实现关于阅读培养内容的分享交互。借助班级QQ群,设立家园相互分享阅读花絮的相册,将师幼、亲子共读的照片或视频发送到相应的相册当中,形成分享与交流。二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开展关于阅读的专题家长会、分享会等,并在其中分享阅读案例,引发共读经验的交流。三是班级建立图书借阅点,投放家庭、幼儿园及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提供借阅服务等。

可见,通过网上互动(网络)、家园会议(直面)、图书互借(材料)三种形式的交流与分享,建构多元分享交互平台,发挥师幼、家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共读的氛围随互动持续深化。

3.参与社会阅读活动的拓展、共享与辐射

师幼、亲子将共读的场景从幼儿园、家庭延伸到图书馆、书店等公共阅读场所,可以开展自主亲子共读、参与亲子共读会等,共享其丰富的读物资源。教师、家长和幼儿可以共同参与图书馆、报社的互访活动,实地参观、采访交流,形成网络、电视、报纸的报道宣传,积极发挥共读者的行为影响力。以市图书馆阅读活动为例,笔者在梧州市图书馆策划“亲子阅读绘本故事会”公益活动,定期主持開展阅读引领及亲子共读优化策略指导活动,共计90场,普惠全市400多个市民家庭,这些活动获得了广大家长及幼儿读者的一致喜爱与好评。

参与社会阅读活动强调了公共阅读场所对师幼、亲子共读的独特价值,当教师、幼儿和家长成为阅读体验与推广的共同体时,将产生更为广泛的阅读推广效应。

(二)验证阶段(2014.10—2019.09)

自2014年“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形成后,经过了五年的实践检验,其间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取得“新增阅读材料可行性论证”及“有效提升亲子共读质量策略研究”两项突破,优化了已有研究成果。2017年起,笔者在持续检验该模式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的推广工作,验证“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具有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1.将报纸作为阅读材料应用于“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活动中

基于幼儿阅读对象从“图画到文字”自然过渡的发展特点,坚持“幼儿看图画、教师或家长读文字”的共读原则,经过两年师生共读、一年亲子共读的实践,其间通过市级小课题立项论证,在“师幼+亲子”共读材料方面取得了“绘本为主,报纸为辅”的研究突破,即坚持学前儿童应以“绘本”为主要阅读材料,尝试将“报纸”作为补充阅读材料的可行性设想。笔者提出了“报纸”可作共读新增材料,并具共读价值的设想。报纸真实、丰富的新闻图片内容,能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链接,能引发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兴趣。以教师、家长为代表的成人,在与幼儿共同阅读报纸的过程中,能随着幼儿读图的兴趣与之开展师幼共读及亲子共读,在与幼儿交流图片内容时有助于引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与好奇,扩展了幼儿对新闻中真实生活相关经验的了解。同时,亲子或师生在共读绘本、读报纸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了解,促进幼儿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以上,从新增阅读材料的角度,将幼儿、家长、教师三个群体联动起来成为共读参与者,以共读引发交流,坚持共读深化交流,家园携手在幼儿阅读培养的道路上同步前行。

2.在“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活动中提升亲子共读质量

笔者通过投放调查表展开调研,分析了本班亲子共读现状,呈现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发展达成不同阶段的数据,为实践干预后再评测积累对比数据;召开专题家长会,反馈班级亲子共读调研情况及师幼共读成果,共同学习幼儿前阅读相关专业知识;师幼共读与亲子共读同步,借助班级群推动家园交流互动,建立照片、录像、信息交互记录,教师引领班级亲子共读实践;开展多场景(幼儿园、家庭、图书馆等)、多形式(师幼共读、亲子共读、参观、采访)的共读活动,形成相关活动记录,分析活动成效;课题研究中期调研,对比实践前后数据,呈现幼儿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变化趋势,并明确影响因素。实践再次验证,互联共读模式途径一、途径二的成效显著;此外,2017年1月至4月,通过广西教育厅“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训项目,笔者与6位来自广西不同地市的小学段名师培养对象开展微课题研究。研究报告提出学前幼儿与小学生阅读记录对比结果,论证幼儿收报记录方式的适宜性。

笔者对“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活动研究的现状开展分析,发现需要加强对亲子共读模块的研究,以有效提升亲子共读的质量。

三、“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教师引领,优化共读质量,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阅读引领可以推动亲子共读热情的提升与共读质量的优化。通过召开专题家长会、发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本、推送文章等举措,促使教师与家长共同学习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专业知识,让家长在参与、体验、互动中获得共读意义、共读形式、共读方法、阅读材料等方面的认识,在支持幼儿培养良好阅读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阅读培养,从理念、知识到行动都顺应了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轨迹,支持幼儿“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相关语言领域核心经验的积累与运用,建立了生动、丰富的共读过程性记录,佐证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成效。

(二)紧密家园联动,扩展共读形式,有效培养幼儿良好阅读行为习惯

建构分享交互平台,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多种形式、持续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家园互联共同开展阅读活动。借助班级QQ群创建幼儿阅读的相关相册,以照片的形式持续记录幼儿和谁共读、共读什么、怎样共读、读得怎样等情况,为教师、幼儿及家长提供学习借鉴。同时,投放图书馆、幼儿园及家庭图书资源,设立图书借阅服务的做法,让共读材料资源不断更新、内容丰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收获感情满足、阅读材料丰富、共读形式多样带来的快乐阅读体验,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及促进良好阅读行为习惯养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落实《纲要》指引,建构阅读共同体,积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阅读培养要从娃娃做起,发挥教师相关教育引领的职能,与家长结成学习共同体,与幼儿共读、共成长。同时,整合家园与图书馆、报社等资源,为幼儿阅读培养服务,落实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的要求。教师、幼儿和家长成为阅读体验与推广的共同体,能产生更为广泛的阅读推广效应。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的共读实践,体现了营造家庭、幼儿园、社区整合的教育氛围,积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综上所述,为解决小城市教师与家长群体对幼儿阅读培养认知少、重视不足、方法不得当等问题,笔者基于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提出“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通过教师阅读引领、建构家园交互平台、参与社会阅读活动的途径,开展了形式丰富多样的共读活动,历经十年时间的谨慎检验,取得“新增阅读材料可行性论证”及“有效提升亲子共读质量策略研究”两项突破,优化了已有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广“师幼+亲子”互联共读模式应用的举措与成效,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师幼共读、亲子共读活动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学习、良好阅读行为习惯及社会性等多方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莫洁华(1979— ),女,汉族,广西梧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广西幼师实验幼儿园,任年级组长,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师幼亲子模式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