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1-10-16晏志勋曾另超王海宏耿爱莲刘华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97

家畜生态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麦麸饲粮蛋黄

晏志勋,初 芹,曾另超,张 剑,王海宏,耿爱莲,刘华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林地散养鸡是近年来颇受青睐的一种林牧结合的生态健康养鸡模式,将鸡投入到林地自然环境中,有利于促进树木生长,减少林木病虫害的发生[1],有助于满足鸡只自然天性,提高动物福利[2],而且散养有利于提高肉蛋的品质和营养价值[3-4]。王礼伟等[3]和熊忙利等[5]的研究发现,林下饲养与舍内笼养相比能够提高鸡蛋蛋黄比率和蛋黄颜色,吉小凤等[6]研究显示,林下散养鸡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优于笼养。

目前,家禽散养普遍不规范,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内,散养的饲养和饲喂方式是很难界定的[7-8]。由于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和标准,同时也没有详细的准则对散养鸡的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进行限制,因此养殖者普遍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养殖条件和饲粮类型差异很大。我国林地散养都是以小规模养鸡为主,饲粮种类非常多元化[7],有的养殖场(户)经常不考虑饲料成分、种类、配比等因素,有的甚至只补充饲喂玉米等能量饲料,忽略了丰富的营养对鸡生长发育和蛋品质的影响。饲料元素对笼养模式下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非常多,但是散养模式下家禽的营养需求以及其对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非常少。为此,本研究对京郊不同饲粮类型的北京油鸡养殖场进行了调研,研究林地散养模式下不同饲粮类型对鸡蛋蛋品质的影响,为林地散养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引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择养殖同品种、同批次北京油鸡的3家散养场,采用的饲粮类型分别是外购全价料型、自配玉米+麦麸+豆粕型和仅饲喂玉米型。随机收集当日产鸡蛋30个,每个鸡蛋作为一个重复,测定各蛋品质指标。各养殖场的饲粮类型和林地类型见表1。

表1 各养殖场的饲粮类型和林地类型Table 1 Types of diet and tree-planted in each farm

1.2 蛋品质指标测定

采用蛋形测定仪(日本Fujihira公司)测量纵径和横径,蛋形指数=纵径/横径;蛋壳颜色用ECR测色仪(英国TSS公司)测钝端、中部和锐端三点光反射系数,求平均数;蛋壳厚度使用ETG-1016蛋壳厚度仪(日本Robotmation公司)测钝端、中部和锐端三点厚度后求平均;蛋壳强度用蛋壳强度测定仪(EFR-01,自以色列Orka公司)测定;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使用EMT-7300多功能蛋品质测定仪(日本Robotmation公司)完成,随后将蛋黄和蛋清分离,用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称蛋黄、蛋壳重量,计算蛋黄比例(蛋黄重/蛋重×100%)和蛋壳比例(蛋壳重/蛋重×100%)。

全蛋中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测定参考国家标准,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GB 5009.3-2010)、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和索氏抽提法(GB 5009.6-2016)。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AS 9.2软件GLM模块完成蛋品质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P<0.05 为显著性差异,P<0.01 为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鸡蛋物理指标的差异

由表2可知,三种饲粮类型的蛋重呈现依次减低的趋势,全价料型的蛋重与玉米型的蛋重相差达到6.33 g(P<0.01)。玉米+麦麸+豆粕型饲粮与全价料型相比,蛋重平均轻1.74 g(P>0.05);前者蛋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P<0.01)。除了蛋重变轻,玉米型饲粮蛋壳重极显著地低于其他两种饲粮类型(P<0.01),蛋黄重及显著低于玉米+麦麸+豆粕型(P<0.01)蛋黄重平均比玉米+麦麸+豆粕型饲粮的鸡蛋低1.49 g,蛋壳重则平均比全价料型低1.22 g。玉米型饲粮的蛋黄比例平均31.04%,与玉米+麦麸+豆粕型无差异,但极显著高于全价料型(P<0.01)。

表2 不同饲粮类型场间蛋品质指标对比结果Table 2 Comparison results of egg quality indexes among farms with different diet types

三种饲粮类型场的蛋白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全价料型>玉米+麦麸+豆粕型>玉米型。全价料型的蛋白高度较玉米+麦麸+豆粕型料型高0.74 mm(P>0.05)。玉米型的蛋白高度比全价料型平均低3.03 mm(P<0.01)。哈氏单位的高低与蛋白高度表现一致,全价料型和玉米+麦麸+豆粕型极显著高于玉米型(P<0.01)。

饲粮类型对鸡蛋蛋壳指标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全价料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是三者中最优的,显著高于玉米+麦麸+豆粕型和玉米型(P<0.05)。玉米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是三者中最差,玉米+麦麸+豆粕型的蛋壳品质居中,与全价料型差异显著(P<0.05)。

从表3可以看出,蛋形指数在三种饲粮类型场间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三者蛋壳颜色有差异性,其中全价料型的蛋壳颜色反光值显著低于玉米+麦麸+豆粕型和玉米型(P<0.05),意味着其蛋壳颜色偏深。无论哪一种饲粮类型的林地散养鸡蛋,蛋黄颜色的平均色值都高于8.7。其中,玉米+麦麸+豆粕型蛋黄颜色值最高(P>0.05)。

2.2 鸡蛋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由表3可见,玉米+麦麸+豆粕型和玉米型中干物质高于全价料型(P>0.05)。三种饲粮类型鸡蛋中蛋白质含量无差异。玉米型鸡蛋中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10.40%,比最低值全价料型高0.7%。

3 讨 论

3.1 饲粮类型对鸡蛋物理品质的影响

营养物质对母鸡产蛋非常重要,如果日粮中蛋白水平不足,则蛋重就会显著降低,因为组成鸡蛋的三大结构部分蛋黄、蛋白、蛋壳的重量都下降[9],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玉米型饲粮的鸡由于其饲粮中没有提供蛋白质饲料,因此其蛋重、蛋黄重、蛋壳重均受到了影响,显著低于另外两种饲粮类型(P<0.05)。杨玉等[10]通过对散养鸡补饲研究证明能量和蛋白摄入量的增加,利于蛋鸡体内蛋白质代谢,从而提高蛋白重、蛋黄重等。虽然本研究没有对产蛋率进行调研,但是根据前人的研究[11]可知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水平对产蛋率起决定性作用,营养物质水平越高,产蛋率越高。

饲粮类型不仅影响鸡蛋蛋白的重量,还影响鸡蛋蛋白的品质。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是衡量鸡蛋新鲜程度和蛋白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全价料型、玉米+麦麸+豆粕型、玉米型三种饲粮的蛋白高度依次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越全面,则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越高,鸡蛋蛋白品质越好,这与贺英等[1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饲粮类型也会影响鸡蛋的蛋壳品质。玉米型饲粮鸡蛋相比其他两种饲粮类型其蛋壳质量显著变差。全价料型与玉米+麦麸+豆粕型相比蛋壳质量更优异,一方面可能与其蛋壳的厚度有关,同时也可能与蛋壳的超微结构有关系。饲喂全价混合日粮,鸡只钙磷比例合理且供应充足,而如果采用的是有机矿物质,更有助于改善其蛋壳超微结构,进而提高蛋壳强度[13]。不同品种、不同产蛋日龄母鸡钙需求亦不相同,耿爱莲等[14]表示北京油鸡产蛋前期饲粮中钙需求量为2.75%,而产蛋后期钙水平3.0%时才能满足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需要。玉米+麦麸+豆粕型饲粮虽然添加了1%的贝壳粉,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产蛋母鸡对钙的需求量。有学者认为散养鸡可以从外界获得一定数量的矿物质,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全价混合日粮在改善蛋壳品质方面更具有优势,说明林地散养蛋鸡的矿物质需求不能完全依赖外界环境。饲粮中钙供应不足不仅影响到蛋壳的质量,还会对机体钙磷代谢和生产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散养饲粮中补充矿物质元素,对保证蛋壳品质以及鸡只健康都是非常必要的。

3.2 饲粮类型对鸡蛋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本研究中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常规营养物质的含量影响不显著。林地散养北京油鸡全蛋中干物质比例平均25.91%~26.27%,高于其他人报道的高产蛋鸡干物质比例,平均23%~25%[15];全蛋中粗蛋白比例平均11.53%~11.83%,粗脂肪比例平均9.72%~10.40%。玉米型饲粮是三者中蛋白比例最低而脂肪比例最高的,原因与其蛋重下降引起的蛋黄比例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脂肪主要存在于蛋黄中。众所周知,禽蛋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含量会受到饲料组成的影响[16],但本研究并没有对这些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不断地、深入地探讨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品质的影响。

4 结 论

饲粮类型对林地散养鸡蛋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全价混合日粮更有助于鸡蛋品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麦麸饲粮蛋黄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3~8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蛋黄
爆浆圆圆酥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最新关注
腰腿痛敷麦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