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中生艺术表现能力的研究

2021-10-15谢林志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

谢林志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核心素养要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铜管乐器演奏是音乐教学的一项组成部分,进行铜管演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在实施铜管乐器教育的过程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现阶段铜管乐器教育过程中学生本身的演奏基础,艺术表现能力缺失就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也制约了当前铜管乐器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通过铜管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必要性和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以此为我校学生音乐科目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铜管乐器教学;艺术表现;培养核心素养

铜管乐器本身就是一项综合了多方面的艺术特点,既具备一定演奏方法及表演能力,又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作为高中音乐演奏模块的一项重要的乐器内容,铜管乐器本身的演奏本身就是艺术表现,注重的是音色的美从而达到情感艺术的表达。在实施铜管乐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难以对于正确音色进行把握,主要是好音色需要用正确方法产生,就造成的铜管乐器学习质量相对较低。为此以铜仁一中的铜管乐器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探索现阶段铜管乐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特点,一方面用铜管乐器演奏提升了高中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铜管乐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铜管乐器教学过程中正确发声方法的重要性

铜管乐器(Brass Instrument),是一种将气流吹进吹嘴之后造成嘴唇振动产生声音的乐器。常见的铜管乐器如:小号,圆号,长号,中音号,大号,有按键的和拉管的。要让乐器产生不同的乐音,有两个方法能够做到:一、演奏者所吹出的气流与嘴唇产生的震动共同作用来改变嘴唇的振动频率从而产生音的变化。二、按下按键改变铜管乐器管子的长度或者直接拉管改变长度,达到声音的变化。“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色彩是音乐的血肉。”离开节奏、层次和色彩,乐器演奏出来的就不是生命鲜活的音乐,而是僵尸一般的声音。1教师须使学生明白,对于铜管器乐演奏来说,音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铜管乐器如果不能产生正确的音色,发声方法就错误,不能给学生带来美感,并且造成吹奏困难,打击学生信心,难以达到演奏表现能力层次,从而放弃铜管乐器演奏。

二、铜管乐器教育教学培养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1、设置三层次课程体系。

铜仁一中设了常规音乐课,铜管重奏选修课,音乐实践基地交响乐团课外校本课程。铜仁一中学生交响乐团,针对特长生与音乐爱好者开放,并外聘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在常规音乐课中注重音乐审美与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同学们了解铜管乐器,欣赏铜管乐器作品,了解其音色与特定的美感,号召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交响乐团每天开设的课外校本课程,进行铜管乐器演奏的学习。有一定独奏基础后进行铜管重奏选修课,进行重奏表演或在交响乐团中一同演出、比赛。

2、多元的铜管乐器教学方法

在交响乐团每天的课外校本课程中铜管教学针对零基础学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出正确的声音。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能急躁和粗暴,否则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学效果。首先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对于铜管乐器演奏技巧的训练,通过反复的训练,逐渐的掌握铜管乐器的基础表达方式。在铜仁一中铜管乐器教学中我先采用介绍讲解发声原理即气流与嘴唇相互作用产生的震动,让同学先产生出一个声音,然后再对其设问怎么产生一个好的音色?引导其思考在同一把乐器上怎么产生不同的音色?同时老师做示范演奏一个差音色和一个好音色。音色的定义是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但是现在乐器一样,发声体即嘴唇一样,怎么产生不同音色?这里提起了学生的疑问,有利于加深印象。发声体即嘴唇这个材料是可以变化的,嘴唇是有上下两个片,每片都有一根唇线把嘴唇分为红唇与白唇。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用偏红唇产生的音色软、闷、演奏吃力,没有穿透力和表现力,而用偏白唇产生的音色明亮、稳定、穿透力强、表现力强,体现了铜管乐器该有的色彩。这里我会用女生擦唇膏抿嘴的动作来引导学生想像并操作,抿嘴唇会让上下唇线靠近红唇面积渐渐变少,嘴唇质地变硬和稳定,从而产生较好的音色。学会了震动再来学习气息的正确运用就容易得多。铜管演奏需要用胸腹式呼吸法,而和初学者这样说是理解不了的。在铜仁一中的管乐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模仿女声歌唱时发的假声,用这种方式吓人hei产生声音从最高音慢慢滑向最低,主要是体会肩、脖子放松以及肚子微微紧绷的感觉,同学们可以轻易做到。然后将两者结合就可以产生轻松的好音色,在此基础上慢慢增加练习曲和作品,强调作品理解和把握、演奏艺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力求使学生从学理上真正懂得教学的目的所在。铜管乐器表演本身与文学、心理学、哲学、美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铜管乐器的演奏本身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力多数都是结合不同学科的内涵形成的。作为铜管乐器的演奏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涵养,因此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其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不同的人文特点。同时通过不同的学科知识培养,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3、创设多元评价及舞台表现机会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向。因此,要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堂改革,就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想提升学生对于铜管乐器艺术表现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引导基于不同的作品表达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进行铜管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的明确不同的乐曲内容所要必到的不同情感。而如何正确的用铜管乐器表达演奏者主观情感,将乐曲中的情绪真实地传达出来,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演奏技巧,结合演奏者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演奏将乐曲中的情绪,通过铜管乐器表达出来。我在铜仁一中实施铜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音色先学习演奏自己喜欢简单的歌曲或曲子,如:学生自选《时间煮雨》《天空之城》《千与千寻》《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进行兴趣引导,再通对一些经典曲目的学习,让学生对于经典曲目中的特殊演奏方式进行特殊的标注,通过反复的推敲和明确的对比,逐渐的增进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要注重让学生在进行演奏前,对相关的乐谱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尝试分析,通过不同的体验获得更加感性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当学生能较好的用铜管乐器表现音乐时,创设舞台提供表演机会和评价。如:铜管重奏选修课同学的校园快闪节目《拍手》《出发吧》,在学校“卢阳春”晚会上《天空之城》,参与交响乐团在“卢阳春”表演《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拉德斯基进行曲》《欢乐颂》《映山红》《土耳其进行曲》等等乐曲获得好评。并且铜仁一中交响乐团在历届乐团大赛中多次获一等奖,省优胜奖。为此我们就更应当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大力对学生的铜管乐器演奏艺术表现力进行充分的培养,从而提高音乐素养。另外这在我国的音乐教学深化改革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乐器的教学并不单纯只是完成简单地乐曲的演奏,在音乐内涵指导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就是音乐的核心素养以及演奏者实际的艺术表现能力。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说,熟练地掌握基础的乐曲演奏方式,通过具体的演奏过程加深对于乐曲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在高中阶段实施乐器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感受中从情绪、情感、内涵等多方面增进对于音乐文化的理解,提升自身的音樂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宝荣 器乐教学中演奏能力的培养 音乐美学

[2]夏卿,刘璐.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7,(19).35.

[3] 刘琼.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途径[J].艺术评鉴.2018,(5).102-103.doi:10.3969/j.issn.1008-3359.2018.05.043.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何苦相逢》——浅析川剧《金子》人物与舞美的艺术表现
不同游戏动画场景风格的艺术表现
谈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