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统一”引领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应然路径

2021-10-13张军李爱红王素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思政课高职学生

张军 李爱红 王素珍

摘  要:以“八个统一”为引领,立足立德树人,知行相须,实现思政课提质增效,需深刻把握思政课的课程地位与内容主旨,深刻把握教育对象身心特征与课程育人目标。紧扣学生学习主体之维,以生为本引领学生自觉成才;紧扣课程学习兴趣之维,运用真理引领学生思想实际;紧扣创新优化教学之维,贴近实际增强课程吸引力;紧扣知识实践性之维,理实一体“教”“学”呈常态。

關键词:八个统一;高职学生;思政课;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3-0010-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教师“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师提升业务素养的认识论、方法论遵循,也为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导向,内在地蕴涵着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应然路径。

一、“八个统一”引领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知行逻辑路径

“八个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情感与理性、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追求与理想实现、人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彰显,是高校思政课如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指引,内在蕴涵着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知行相须”的学用逻辑。

知与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知行常相须,如日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致知力行互相发” (《朱子语类》卷九)。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 求知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自在的行动,是“行”的开始;“行”是求知的逻辑结果,是“知”的内化过程的完成或外显。“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子语类》卷十四)。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守仁《传习录》)。知行相须,内在地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了知识,而不运用知识指导实践、运用知识于具体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便是“不知”或曰“无知”。就高职思政课而言,“知”就是要把握思政课是教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行”就是要解决好课程知识怎么教、怎么学、如何用或学得如何的问题,体现的是“知”的结果,检验的是“教”与“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身追求的就是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最终达成“知行合一”。当前,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效,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点思考,更是高职生学思践悟、学用同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更好地实现思政课课程育人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八个统一”引领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两维认知路径

知为行之始。要真正实现思政课提质增效,就需深刻把握思政课的课程地位与内容主旨,深刻把握教育对象身心特征与课程育人目标。这也是遵循“八个统一”,促进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充分认知与基本前提。

(一)认知“立德树人”主渠道,彰显思政课的内在价值属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也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纵观教书育人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学生求知践悟的规律与特征,只有紧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思政课“教”与“学”的传统理念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引导、学习上的自觉与主动、现实生活中的知行合一,这本身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于学生实现兴趣上的提升、思想上的引领、成长发展上的教导应有之义、必由之路。以“八个统一”为引领,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只有切实营造科学理论育人、思政课程育人及学生自觉成长成才的良好“教学”生态,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学习,进而将思政课所蕴涵的科学理论和丰富思想内化为其自身的“知”“行”,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持之以恒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激励和促使学生为自身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夯实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秉持“德是成才之本”,知行合一,提升思政课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顺利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认知高职生身心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播撒“真善美”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作为教授高职学生思政课的专业教师, 坚持“八个统一”就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要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上着力 [3]。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而言,其文化基础知识总体偏薄,自我发展上的目标性、方向性相对较模糊,学习上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性较弱,而行为上活泼好动、自主随性意识相对较强,具有相对独特的思想认知和身心特征。一是受当前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影响,鉴于知识基础、思想认知水平、成长阅历等因素,高职学生个体“自我中心”意识往往较突出,表现为较为张扬的个性与相对不够成熟的思想认知,导致其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欲不够,进而异化为学习上的消极散漫性、少目标性,体现在思政课学习上,就是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实效性低。二是进入新时代,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益多元的信息交流和日益复杂的关系交织,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他们由此产生的“知行”思维往往易带有功利性色彩和实用主义倾向,体现在思政课学习上,学生彼此往往缺乏互动,缺乏共同探讨与深入交流,且由于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因素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代入感低、学习专注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这不仅进一步消减了其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更影响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整体实效。

三、“八个统一”引领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四维实践路径

行为知之成。“八个统一”深刻揭示了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引领。

(一)紧扣学生学习主体之维,以生为本引领学生自觉成才

高校思政课要“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激励青年学生立志报国,勤奋学习,以有信仰、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积极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4] 在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八个统一”,就必须注重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特点,紧扣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深入挖掘和彰显思政课的育人价值与课堂主渠道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高职学生的课程学习基础及其学习主体地位,强化顶层设计,为高职学生进行思政课的自主学习营造优质的环境。同时,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教师教学与思政课育人目标融合的角度,立足主体间性,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主体间自觉融洽的交流互动,进而优化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传授体系,激发和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提升学生运用课程真理性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在适时督促和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际,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悟与启迪,自觉主动、富有创造性地探索课程理论知识内容,不断满足自身学习和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藉此在提升思政课教学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之际,强化高职学生的思维认知、政治引领与思想认同,教育和引导其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成长为新时代有用之才。

(二)紧扣课程学习兴趣之维,运用真理引领学生思想实际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传习录·黄直录》)。高职学生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这一特殊而又重要的阶段,需要通过思政课真理性知识的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4]。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立足思政课育人的思想性、独特性、深刻性,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教化学生,激发其兴趣,提振其精神,切实将真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认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要注重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挖掘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知识价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通过大水漫灌式的“灌输”与精准扶智式的“滴灌”,将课程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展现并传导给学生,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思想追求,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二是要注重将课程學习任务的契合度、课堂的深度、课程学习的效度结合起来,既实事求是,讲科学、传理论,又体现趣味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和破解现实中的各种困惑与难题,藉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要注重挖掘和灵活运用思政课深层次的、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知识来吸引学生、启迪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满足学生追求真知与成长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对思政课所蕴含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三)紧扣创新优化教学之维,贴近实际增强课程吸引力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列传·卷四十五》)。作为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的主课程,思政课的讲授,应注重思想启发性、逻辑说服力和内在亲和力。为此,思政课教师应注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课程的教育教学须与时代契合,与学生的实际相随,不断丰富形式、充实内容。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围墙,让思政课教学的时空“走出”教室,提升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型、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掘和彰显思政课内容中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革命精神,乃至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使“枯燥”的思政课理论演化为生动的生活实际写照,增强课程的内在魅力。二是结合“四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时事政治等,教育引导学生将世界观、家国观与个人发展观结合起来,借助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触发学生的认知思维与真理性知识的碰撞,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践悟课程理论知识,在具体思索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善用课程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政治思想素养与课程学习的获得感。三是紧跟时代需求,注重教学的艺术性,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课程吸引力。如采用多样化、媒体化、主体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思路,运用形象且富有时代感的生活化语言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渗透,激励学生“听思政课”向“讲思政课”“用思政课”转变,克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和课堂生动性,进而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四)紧扣知识实践性之维,理实一体“教”“学”呈常态

读书学习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课程知识在其主体现实性、实践性上的“知行合一”。“不仅在于让学生知道这个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是要通过理论的引导和学习,使他们从思想层面的认知转化为价值层面的认同,用价值层面的认同指导实践上自发、自觉、自主的行动”。[5]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及其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上,要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探讨社会现象与实际问题之际,坚持理实一体,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合理地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人生困惑,培育和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习惯,藉此不断筑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根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只有坚持“理论知识的科学价值在实践中彰显”,才能进一步在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由受教育的对象性“客体”地位向“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转变,激励其主动由被动性的接受转向自觉性的研究与践行,并进而成为常态,这本身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育,更促进了其知识实践能力与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守正創新,立德树人。“八个统一”不仅在高职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认识论的科学内涵,更要求高职思政课通过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地塑造灵魂与时代新人。也惟有坚持“八个统一”,知行相须,紧密契合学生主体需求、课程地位属性和新时代育人要求,坚持知识传授、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发展需求多位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思政课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09):4-11.

[2]王阳明.传习录 [M]. 叶圣陶,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114.

[3]赵爱玲.要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上着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7):9-11.

[4]杨琦.铸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使命[N].中国青年报,2020-03-30(002).

[5]张奇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126-127.

Abstract: Guided by the “Eight Unity”, we should cultivate people based on virt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status and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objects and the goal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Closely follow the dimension of studentslearning subject, take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 and lead students to become talents consciously; closely follow of learning interest, use truth to lead students to think and practice; close to th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lose to the reality to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the cours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 whole is the norm.

Key words: Eight Un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思政课高职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