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领域学习方式的研究

2021-10-11涂丽免

教育界·A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

涂丽免

【摘要】研究以实验观察对比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调查法,发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幼儿语言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了幼儿语言学习的效率,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领域学习方式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言活动;学习方式

一、问题提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常常以教师为主体,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时的专注力会慢慢减弱。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逐渐实现语言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幼儿语言领域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研究目标

1.本研究旨在探索一条适合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与信息化有效融合的新路,为幼儿园语言集中教学信息技术改革前进的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谈话、看图讲述、阅读等)教学手段的创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研究内容

1.探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语言领域中不同类型活动教学手段的整合方式,重点探讨在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中哪些环节适合运用哪些信息技术来突破重难点,创建新型的宽松、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

2.如何将信息手段技术巧用于幼儿园不同类型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观察对比法、个案研究法、觀察调查法等。

1.被试和分组

本研究选取对象为中、大班幼儿,采取小组和集体形式。小组形式随机抽取12名幼儿,其中男、女各6名,能力好、中、差人数相当;集体形式将全班幼儿对半分,能力及男女比例相当。实验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6月。实验被试分组如下。

2.实验材料

研究材料,选取了《福建省幼儿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中看图讲述《半个西瓜皮》、故事《会动的房子》、诗歌《落叶》、早期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散文《春雨的色彩》等不同类型的材料。

3.实验过程

(1)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单因素组间设计,随机抽取两组幼儿,控制干扰变量,操控自变量是否使用信息化教学,最后测量两组被试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差异。

(2)实验步骤。实验前,组织实验组幼儿使用一体机的互动功能,排除实验中因技术上的问题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实验过程中,根据所选被试,同一名教师进行教学,排除幼儿人数、教师教学风格等无关变量;实验结束后,依据观察表对每一个被试进行评分统计。

三、研究成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达的智力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观察与纯粹地观看是不同的,观察能使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充分活动起来,从而对事物全面了解。探究式学习是幼儿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性、真实性、互动性、生动性,能有效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看图讲述教学中,并将图中主角做成小动画,使得实验组的幼儿更加主动地观察图片信息,分析前后页面的连续性,大胆将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完整地表述出来。在整个集中讲述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更加主动地根据图片探究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半个西瓜皮》看图讲述教学中的提问:“小猴皮皮到了哪里?它会把半个西瓜皮当作什么?”

传统组:

师:小猴子皮皮到哪了呀?会把半个西瓜皮当作什么呢?

幼1(传统组):小猴到了小河边,它会把半个西瓜皮当作小船。

实验组:

师:小猴子又到了哪里?它又会将半个西瓜皮当作什么呢?

幼1(实验组):小猴来到小河边,怎么办呢?小猴想了想,把半个西瓜皮当成了小船,划着西瓜船过河了!

幼2(实验组):小猴来到小河边,哗啦啦的小河挡住了去路。小猴把半个西瓜皮当成了小船,高高兴兴地划着西瓜船过河了!

通过观察得知,传统组静止的图片让幼儿语言表达较为单一,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实验组借助EN5的多媒体课件,易激发幼儿主动猜想,使幼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通过记录分析得知,实验组幼儿猜想后独自触发图片,听着哗啦啦的河流声和小猴的笑声,仿佛一下子置身于小河,胜过千言万语。划西瓜船的动态画面让幼儿感到真实有趣,大部分幼儿能准确说出:“小猴想了想,把半个西瓜皮当成了小船,划着西瓜船过河了!”或“小猴来到小河边,哗啦啦的小河挡住了去路。小猴把半个西瓜皮当成了小船,高高兴兴地划着西瓜船过河了!”等。在看图讲述教学中,实验组里不管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的幼儿,在看到课件中灵动的小猴子时,都能积极主动地观察猴子的动态,分析画面内容,把自己对课件中小猴经历的事件的理解用较完整、连续、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的学习能力

幼儿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学会倾听是人类十分重要的语言文明习惯,而学会表达是关系着一生发展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倾听、表达是幼儿交流的主要方法。幼儿学会倾听并表达是幼儿学习效果的反馈,能够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文学作品《会动的房子》讲述了一只可爱、粗心的小松鼠把房屋盖在了乌龟的背上,还让乌龟带着它走过了许多地方的故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而且利用多媒体将城市孩子难以理解的山脚下、草原、大海边等场景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身临其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幼儿的各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他们边听边看,产生了表达的欲望。幼儿敢于、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只需稍加指导和纠正,便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幼儿的体验式学习和分享学习

在传统的散文欣赏中,教师一般更加注重有情感地朗诵,轻审美,通常会借助录音或挂图单向向幼儿灌输。在欣赏环节或表达时,幼儿只学会复述教师的语言或被动模仿,审美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例如散文诗《落叶》,在传统组教学中如果只靠出示一张挂图、一份录音,幼儿需要花一个课时才能记住诗歌。通过观察统计发现,仿编的诗歌有很大的局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实验班使用信息技术,将落叶动态化,将小动物的动作、语言形象化,大大增强了幼儿的体验。在仿编环节,幼儿通过平板app,自由拖拽图片,添画,有效激发了主动参与的动机,大大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不僅能够使幼儿体验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境美,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内在分享表达的习惯。

又如在文学欣赏活动《春雨的色彩》中,欣赏挂图和录音后:

师:你们眼前出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幼(传统组):小雨、一片油菜花、草儿……

幼(实验组):我觉得小雨很美,淅沥沥地下着。/我觉得桃树好美,红红的一片,还挂着小水滴。/我觉得春雨很快乐,它沙沙沙、沙沙沙地在说话……

传统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作品的美感由教师说出来,幼儿只是被动接受。实验组中,教师将文中提到的春雨绵绵、小白鸽咕咕、绿绿的草地、婀娜的柳树等元素综合在一起,制作成动画视频,配上《夜的钢琴曲》。孩子们边看边说:“我觉得小雨很美,淅沥沥地下着。”“我觉得桃树好美,红红的一片,还挂着小水滴。”“我觉得春雨很快乐,它沙沙沙、沙沙沙地在说话。”动画视频结合教师配乐的朗诵,完美的视觉盛宴呈现在幼儿眼前,使幼儿身临其境,美育功能自然发挥出来。孩子们享受极了,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内在感受。

四、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不难看出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使幼儿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提高了幼儿语言学习的效率,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领域学习方式教学提供了参考。但是如何更加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切不可过分浮夸或者可有可无。

【参考文献】

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