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1-10-11周硕林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周硕林

(长沙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为有效解决农村基层教育中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湖南省在国内率先开始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计划,这一举措能有效地补偿农村小学师资,对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小学师资队伍,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平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是按照综合培养的方式,以“2+4”分段培养模式进行。根据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化学课程是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开设本课程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让师范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小学科学教学论等课程等打下基础,培养具有指导青少年科学活动和培养科学兴趣与创新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对化学、医学、农学等专业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很多[1,2],但面向五年制或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中基础化学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案例还相对匮乏。

1 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兴趣不高

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生培养,学生对其定位不清晰,不理解为什么学习化学课程,对化学课程学习的认识不够。经过在中学阶段一年的化学学习,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内驱力不足。加之学生化学课程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给化学课程教学带来一定困扰。

1.2 教学手段落后

依据初中起点六年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经常按照高中传统的模式给予教学,往往不太重视信息化教学。化学课程主要依赖线下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并且很多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学生反映化学课程学习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得到全面调动。

1.3 实验教学缺位

长期以来,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有些学生在初中的化学课程学习中未接触化学实验,甚至常出现六年制学生只学理论知识,对于实验学习感兴趣但不重视。教师往往忽视实验教学,且实验教学长期缺位,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技能未能得到相匹配的提升,不利于后期阶段的学习。

2 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专科层次版本的《化学》教材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但目前市面上面向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化学课程的教材较少。各版本的化学教材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化学课程共开设三学期,每学期36课时,共计108课时,现有的教材还不能够满足需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学内容,编排了校本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化学计量、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常见的金属的材料、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等主题内容,并且为适应化学学习特点,将实验部分单独列出,以供理实相结合教学。

2.2 探索任务驱动教学

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产出为导向,能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3]。通过每次课前设定预习内容与预习检测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设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借助信息化平台,在学习通上发布任务点,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并给出批阅意见,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重难点,探索以学习通为平台的任务闯关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课前自我评价+课中重难点突破+课后巩固提升的学习三步曲。通过学习通上链接优秀网络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我导学,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努力提升教学成效。

在教学内容过程中始终从实际问题出发,如生活中的酒精什么能消毒?铁锅好不好?口罩是如何得到的?鼓励学生面对生活、联系生活,能够用化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灵活借助工具开展教学,解决学生困惑。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时,学生对有机化学中抽象的立体空间问题难以理解。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如GaussView可视化界面给学生呈现有机化学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其对有机分子空间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虚拟的软件或实物模型搭建等,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的兴趣有了明显提高。除此之外,还通过借助视频、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2.3 建设线上教学资源

构建线上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依托学习通等平台自主建设课程,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更新,将相关重难点知识问题制作成微型讲解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进一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效,为此建立了学习习题库,并设置了基础题和提升题两种梯度用于开展教学检验与评价。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资源中增加了有关化学科学家的研究故事、化学学科前沿动态、相关课程思政元素等,让学生了解在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增加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2020年的线上教学中,所建设的线上教学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任务点学习情况+在线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学习讨论情况+日常学习次数等,能多元化、多维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整体而言,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设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在平时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完成线上教学内容,更好地辅助线下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2.4 优化实验教学项目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梳理现有教材发现,不同版本的教学在实验教学上内容差异较大。有些教材只有一个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内容欠缺,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科学实验技能。有些教材却未能从系统上对基础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方法等进行介绍,不能完整地体现实验教学要求,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了解和认识是片面的、不系统的,甚至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是盲目的、错误的。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是选取注重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探究、贴近学生水平,涵盖最基本的操作性实验。二是除基础化学中必要的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化学基本原理的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三是将融入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以及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另外,还应设置第二课堂等探究性及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内容。化学课程中每学期至少设置6课时的实验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结语

为契合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化学教学。经过教学内容的整合、驱动任务教学方法的应用、线上多种资源的构建、实验教学的优化等方面改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显著提升,课程目标能较好地完成。这些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并将其推广到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奇妙的化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