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2021-10-11蒋东敏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机电指标体系中职

蒋东敏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205)

0 引言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职业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必然会影响一个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衔接教育对中职教育来说可以为高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高职教育而言则有助于学生对中职教育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化认识。面对我国不断增加的技术性人才需求现状,有必要重新思考提高国内职业教育的新途径。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来讲,虽然其教学质量在近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有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中高职衔接对于机电应用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多年来,我国一直都只鼓励考虑中职和高职教学的质量,却很少将这两个阶段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中高职衔接。研究知道,机电应用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学科。做好机电应用专业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教育有助于提高整体机电职业教育的水平,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对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对于中职教育后便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中高职衔接教育有助于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做一定的总结,并启发他们对更宽广更深层学习内容的思考,进而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加顺畅。对于中职毕业后步入高职教育的学生来说,中高职衔接教育有利于他们充分了解中高职学习内容的区别,从而温故而知新,为他们整个高职教育阶段打好基础。

2 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的影响

从所有的中高职专业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都是必不可少的。评价体系对于专业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就中高职教育的改革来说,积极的引导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体教学的改革方向。制定有效且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助于教师找到更好的教学依据,也有助于学生更好明确学习的目的。此外,建设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衔接教学评价体系还有助于学校更好的管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发展的节奏。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当然能为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的进步锦上添花,不当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会对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进步造成相当的阻碍作用。

3 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主要现状

3.1 未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投以足够的重视

通常,很多中职教师都认为衔接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高职教育的初级阶段,而高职教育的教师则更多认为衔接教育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中职的高级阶段。经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主要的内在原因在于相关的评价体系未能合理的搭建,使得教师没有一个科学的教学依据,也没有相应的监督体系。其实,建立评价指标最重要的目的便是督促教师加大对相关规定的重视,也就是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更好的实施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的重要基础。

3.2 各院校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由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一些具备相应指标评价体系的院校所建立的体系并不规范,主要的表现在于这些院校的评价指标不相统一且五花八门。要知道,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内在实质却必然是互相统一的。这也在侧面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中高职机电应用专业衔接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其实并不成熟和完善。

4 改善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质量

4.1 加大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评价体系搭建的重视

前面的论述之中,已经指出,当前国内的中高职教育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要更好地改善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建设的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重视衔接教育评价指标,需要学校及各部门全面参与进来,学校领导及教师对衔接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视当然是首要的,但学生的积极配合及教育部门对相关教育内容的重视也同样重要。就这一点而言,教师要充分令学生了解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令学生自己提高对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地促使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发挥作用。

4.2 建立科学统一的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的评价体系

只有统一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优化其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统一的标准是检验各院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质量。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便不能有效保证相关教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经过大量的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中高职机电应用专业衔接教育评价体系并不统一,这主要和衔接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并没有引起中职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分不开关系。要考评中职或者高职院校在衔接教育方面的教育水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不行的。建立科学统一的中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衔接教育评价体系,还可以令中职和高职院校在组织和设计具体的衔接教育内容时找到合理的依据。

4.3 对学生学习方面评价体系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前面的论述主要驻足于对教师教学以及学校整体衔接教学评价指标的建设,在这里,还有必要进一步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一定的探讨。

4.3.1 建立同学生理论课学习相关的评价标准

对所有的中高职专业的教学来讲,理论课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中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在于培养能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是不能够忽视的。理论课程是学生应用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充分的理论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对中高职的学生来讲,其掌握的理论知识越扎实,将来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就越灵活,机电应用专业的理论知识逻辑严密且构架复杂,要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就必须为他们打好坚实的理论专业知识基础。

4.3.2 建立同学生实践相关的评价标准

机电应用专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内在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能够在将来应用于实践,所以建立相关的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中高职衔接教育而言也同样重要。在高职教育的初级阶段,需要利用实习教育来进一步考验他们在中职阶段的学习在实践运用之中是否合格,并通过实践来让他们了解高职教育的具体应用意义同中职教育的区别。

5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专业教学发展的方向以及其进步的动力。文章介绍了我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现状,并就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一些具体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更好地优化我国中职教育机电应用专业的总体教学构架,必须加强对机电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机电应用专业教学水准的进步,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机电指标体系中职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