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10-11郑海珊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院校

郑海珊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是如何将项目落地,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能力更强。由此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产教融合问题。只有和企业之间相互联合共同发展,才能够促进教育的进步,同时也能够拉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产教融合的具体模式,让产教融合越做越大。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必要性研究

1.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应用型本科的产教融合发展,首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际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明确现阶段的主要矛盾,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才能够为促进教育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首先,对于大多数的本科教育而言,多数是以理论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所度过,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通过背诵即可完成考试内容。而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入工作岗位上,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和实际应用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影响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影响了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可以看出,目前本科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学生们也逐渐地认识到学习和实践当中的矛盾,探索更好的发展出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空间。在本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工作,能够了解目前的岗位需求,针对性的提升自我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推动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1.2 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现,每当毕业季,当地的企业很难留住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尤其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学生更倾向于东部地区的发达企业,这也就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也就很难促进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很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更多的企业为了探寻新的出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好的模式,给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了吸引当地的人才,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地企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加入其中,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产教融合的模式逐渐兴起,在高校内部签订合同。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和学生达成约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给予一定的补贴。学生在毕业之后,留在当地的企业就业,解决了当地的人才流失问题。当然也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进行一系列的产教融合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为拉动企业发展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很多高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总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很难进行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隔阂,导致学生未来就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现,由于缺乏人才,很多工作比较烦琐,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当地经济不断的落后。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由于工作活力较强,积极性较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愿意动手动脑。那么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入企业当中,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在各领域当中,可以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最重要的还是从高校内部培养更多的人才,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明确社会需求,针对性的提升自我的能力,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走入当地企业当中,成为拉动当地企业快速发展以及该区域经济进步的活力源泉。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2.1 产教融合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方式,还需要对具体的产教融合模式进行深入探索。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首先,对于产业融合模式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了解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更好的产教融合模式。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学生的学业比较繁重,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课堂学习。同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一些学生为了进一步深造,会利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考研,以上问题都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得很多学生很难走进企业当中进行实习。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更是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对于企业而言,由于企业的产教融合模式发展比较落后,和高校进行联合的过程中,很难提出更加明确的产业融合方向。在公司内部招聘实习生的过程中,往往给实习生的待遇不够,安排的岗位不够合理,既不能够培养人才,同时也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体现出现阶段产教融合工作当中的一些问题。正是以上因素,才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难以进一步的推进。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产业融合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2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的实践,一般都是在学校内进行一些课程设计,等等。但是由于学校内部的课程设计比较老旧,不能够符合实际的社会情况,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和社会需求相互结合,使得一些学生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在产教融合模式下进行人才培养,可以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合同,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让毕业生在每年的寒暑假或者是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实习工作,这样可以接触到公司内部的一些业务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真正的完成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企业更加认可,在未来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当地人才流失,等等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更加顺利。

2.3 产教融合的项目牵引模式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分析项目的模式,才能够为培养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在以往的产教融合过程中,由于公司给实习生安排的工作过于简单,重复性较强,使得很多学生对实习岗位不够满意。不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对公司的认可程度也会降低,导致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么在后续的产教融合工作当中,可以由学校方面牵头,由学校内部的教师和企业的专门负责人进行联系,进行项目搭建。

3 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融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必要性。传统的高校教育由于比较保守,同时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落后等问题,更是很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空间,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脱节问题。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产教融合的模式,联合培养人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能够拉动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共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