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

2021-10-09施人瑜

文理导航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新课改作业小学数学

施人瑜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作业设计是巩固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途径,也可以把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和心理品质培养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本文在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价值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对作业的综合性、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业设计的形式和种类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类型丰富的作业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结合,也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也促进了作业的高效率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必须对作业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引起应有的重视,把数学作业设计的特色充分的彰显出来,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小学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可以把一些实践性、开放性较强的作业布置给他们,这些作业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质和特色,这样可以很好的巩固他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并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使小学生可以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对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进而充分展示出数学学科的价值。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经常表现为思维跳跃、好奇心强以及动手欲望较强,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有利于他们实现手脑并用,所以,我们设计出个性较强的数学作业,通过对作业的形式不断变换,不仅丰富了作业内容,也可以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使每个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对数学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置存在盲目性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作业量占到了所有学科作业量的一大部分。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但是仅靠作业的数量是不能实现预期效果的,目前,很多学校的数学作业布置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考试成绩,盲目地布置了大量缺乏针对性的作业给学生。长此以往,作业数量就成为了评价作业质量的标准,使得數学作业质量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作业设置的功利性

目前在学校教学以外,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辅导班,部分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再加上部分家长醉心于表面形式,受到目前社会上功利思潮的不良影响,纷纷把孩子送入各类辅导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作业负担大量增加,一些辅导班表面上是对孩子进行脑力开发,可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完成数学作业方面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三)作业设置的教条性

教条性表现在作业布置方面,就是作业内容统一化,完全按照课本和练习册上面的题目布置作业,不考虑学生成绩的差别,以及他们数学能力强弱,布置的作业内容是千篇一律的,这种做法貌似公平合理,却是对因材施教最大的违背,能力高的学生会觉得作业过于简单,对做作业就会失去兴趣,成绩差的学生完成起来比较吃力,对作业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一)丰富作业内容,注意激发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应该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力的事物,来设计和布置作业,不断强化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智特点,设计童趣性较强的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首先,设计作业与小学生生活密切且相关,可以让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更好的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展示出来。例如在低年级10以内数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寻找生活中与1到10数字有关的事物,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1辆汽车,前面有2个座位,后面有3个座位,车子有4个轮子,正在通过5棵大树……小学生对这样的任务是兴致颇高的,答案也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可供选择的空间也是非常广阔的,使学生的数字感觉不断增强,使学生能带着数学思维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对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体验。其次,小学生作业内容设置可以充满童趣。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作业要尽量充满童趣,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点,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促把美术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把绘制各种轴对称图形作业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把不同学生的创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也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把它们的创新力培养出来。

(二)创新作业形式,强化实践能力

在对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是一个很难突破的难题,这会使得小学生认为作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且远离生活实际。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作业的形式应当尽量丰富多彩,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探究,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热情。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布置日记类的作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自己的发现、体会和感受,但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被遗忘,为了把这些闪光点和记忆更好的保留下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书写记录这些内容,并将其当做作业来布置完成,使学生充满感情的完成作业,进而把作业的个性化更好的体现出来。其次,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操作类的作业。这类作业应有利于小学生动手实践,使小学生手脑并用,对于学生思维的创新意义重大。例如在“七巧板”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贴出来各种各样的图案,并自己对这些图案进行命名,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的联想能力就可以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作业设计也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侧重简单操作类的作业,如数数、摆小棒等游戏类作业,一边操作一边分析讲解,加强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认识。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布置绘制树状图、思维导图等方面的作业,然后针对作业梳理出这些作业涉及的重难点内容,这样作业的“个性”就可以很好的彰显出来。

猜你喜欢

新课改作业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快来写作业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