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儿胸腰段背部皮下巨大血管瘤1例

2021-09-30陈艳艳燕志恒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腰段畸胎瘤瘤体

陈艳艳,燕志恒,马 斌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功能检查科,甘肃 兰州 730050)

孕妇35岁,孕36周,1周前外院超声提示胎儿胸腰段背侧皮下低回声区;既往孕5产2,均为顺产,夫妻均无遗传性疾病史。胎儿超声:单胎,头位,双顶径8.5 cm,头围31.5 cm,腹围28.0 cm,股骨长径6.5 cm,发育约同于孕34周;胸腰段背侧皮下约4.3 cm×3.6 cm×2.4 cm低回声团块(图1A),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DFI示周边环状血流信号(图1B)。胎儿MRI:T12~L4椎体水平皮下软组织占位,大小约4.2 cm×3.1 cm×3.8 cm,T1WI呈等信号(图1C),T2WI呈稍低信号,边界尚清,未见明显与椎管相通征象。影像学诊断:考虑血管瘤。于孕39周行剖宫产,见男性新生儿T12~L4椎体水平背侧约6 cm×5 cm×4 cm暗红色皮下包块,质软,部分破溃并凸出体表,压之稍褪色,释手后恢复,无明显触痛,考虑血管瘤;遂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胸腰段背侧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见病变组织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31(+), CD34(+), CD15(+), ERG(+),GLUT1(+),CK(-),EMA(-)。病理诊断:(胸腰段背侧皮下)婴儿型血管瘤。

图1 婴儿型血管瘤 A、B.孕36周产前二维超声声像图(A)及CDFI(B); C.孕36周胎儿MR T1WI; D.病理图(HE,×40) (箭示病灶)

讨论婴儿血管瘤是由胚胎期血管组织增生而成的良性肿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好发于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亦可见于骶尾部及重要器官周围。产前超声可提示瘤体大小、部位及血供情况,必要时可行MRI辅助诊断。根据侵犯组织深度,婴儿血管瘤可分为浅表型、深在型及混合型;浅表型早期应与微静脉畸形相鉴别,深在型与脉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鉴别。对部分婴儿血管瘤需根据瘤体生长及消退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等与先天性血管瘤、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等鉴别。本例产前超声及MRI已发现并提示血管瘤,病灶与椎管内软组织无明显相通征象,应与胎儿背部其他占位性病变如脊柱裂、畸胎瘤相鉴别。胎儿脊柱裂以开放性脊柱裂多见,常发生于腰椎或骶尾处,多伴随胎儿脑部病变(如脑室增宽、狭颅症、双侧颞骨塌陷、颅后窝池消失等);畸胎瘤声像图表现较典型,且多发生于胎儿骶尾部,多含牙齿、骨骼、脂肪及毛发等,有助于鉴别。

猜你喜欢

腰段畸胎瘤瘤体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什么是畸胎瘤?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备孕查出畸胎瘤,是怀了“怪胎”吗
MRI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的诊断价值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