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给予孩子探究的途径

2021-09-30潘霖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葫芦探究思维

潘霖

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以生为本设计学习任务群,老师心中应该有全局,在学生测评中要设计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精神。现结合四下第九单元“我们的宝葫芦”梳理方法的讲授,谈谈实践与感悟。

一、实践:领略“新教学”魅力

1.教学以任务群为主

本次实践,因为是借班上课,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个相对薄弱的班级,一个相对优秀的班级。但两个班级上下来,学生的表现都异常优秀,不仅配合,而且乐于用自己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梳理本学期课文中学过的常用汉字。通过梳理方法的教授,乐于用所教的方法梳理课文关键内容,着实让上课的我为之一振,真正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为是借班上课,因此我事先作了铺垫。四年级上册也有“我们的宝葫芦”这一梳理单元,故有必要对四年级上册学习与梳理的收获与方法进行回顾与梳理,分享自己感悟的“宝葫芦”的秘密(已有的学习心得)与整理方法(梳理办法)——制作人物卡片,画画故事山。接着再与学生共商共议新学期“找到宝葫芦”的方法:可以继续坚持个人的学习与梳理,可以在个人思考与梳理的基础上,加强小组合作与探究,汇聚集体的智慧,这就是“彩色的宝葫芦”。同时,教师提供一些思维导图类的整理工具与方法,作为智慧小锦囊提供给学生。因为这只是其中一课时,但也有相应的任务群,如下:

2.任务从学生立场出发

团队:凝聚集体之“力”

基于学生对于制作小卡片、画画故事山的掌握,笔者引导学生在个人学习与梳理的基础上,学习与同伴合作探究,共同梳理心得学习收获与经验,形成“彩色宝葫芦”。在寻找“彩色宝葫芦”这一环节,为了凝聚集体之“力”,营造“团结力量大”的氛围,也为培养学生爱思考、会分享、善交流的好习惯,笔者设计了“微组团”“微创意”“微分享”三部曲。首先,自由组成人数为六七人的团队;给自己的团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一句响亮的口号;拟定团队目标,进行团内分工,确定各人的角色与任务。接着在此基础之上商定本学期寻找宝葫芦的小方案:有的团队是在之前方法之上的再加工,条理性更强;有的团队是分配任务——一、二单元,三、四单元……(图片、视频展示)。最后以团队为单位,分享自己团队的小方案,各组专注倾听,互评互议。

主动:刷新复习之“质”

在团队力量的基础之上,教授新的梳理方法——思维导图法、列表法、读写绘法。其中笔者重点教授了思维导图法。四年级的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用思维导图法再加上小组汇报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能准确传达信息,有条理地汇报与交流。很多同学反馈,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后,在团队合作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变得更清晰了,对整册书中课文脉络感知度也更强了……思维导图法让学生真正提高了复习的质量,达到了从质变到量变的效果。

坚持:养成习惯之“势”

经过四年级两个学期梳理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复习习惯,通过各种梳理方法的运用,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复习、团队分享的乐趣,有部分同学都会超前复习了。我收集了部分同学整理本册语文书学习的复习资料,可以看出资料整洁明了,形象易懂……看来坚持总会有成效,良好的复习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的学习!

3.评价从整体水平出发

以任务群展开的教学,也需要适时评价来体现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我设置了三级评价要求,以求发展更多学生的能力。

我最欣赏他:以表格、思维导图或读写绘等方式来展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文中人物,也可以结合课外阅读,介绍更多从书中认识的人物。

风景这边独好(我最喜爱的风景):以表格或读写绘的方式展示文中最喜爱的风景,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二、感悟:“新教学”未来可期

接触“新教学”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语文要素的精而深。这种大单元、大主题、大任务的教学模式,情景化,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让学生在深度感知中自主学习。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也是精神生长的过程;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沉浸在真实的语文世界之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大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实情境中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度参与、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只要教师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文”,学生做到“入境与亲,主动建构”,那么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高度的自主性、专注度、合作力,个体的认知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大单元主题教学”改变了单篇文本逐一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相信老师们将在探索教学方式变革的同时,加强学生学法的研究,指导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以优化的学习方式适应大单元教学变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向这种大结构、大框架的教学奋进!

这次的实战给了我很深的感受:通过教授梳理方法,用读、说、评、画等方式回顾一学期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故事,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与同学们交流。回顾整个教学环节,关注三个考查指向,与课程内容相契合,与学习目标相契合,并且融评价于学习过程之中,重视多元评价、生生互评、过程性评价,努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以团队合作活动的形式展开复习教学,着实眼前一亮,相信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未来可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教育来说实践案例是检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我听到各位专家带来的很多案例讲解,真實,有效,深入……我被这些案例所打动。无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所有分享的案例无一不是通过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能力训练点而精心设计出来的。这些分享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启示:学生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去改变、提升,同时也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其中。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动起来,扎扎实实求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葫芦探究思维
“葫芦镇”上喜事多
思维跳跳糖
写意葫芦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