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测评试题情境任务设置的基本点

2021-09-29顾海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木叶小人物命题

顾海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阶段性测试的性质虽不同于高考,但核心功能应保持一致,并且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侧重其在“引导教学”上的功能。这就需要测评既能源于日常教学,又能反馈日常教学,以便“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因此,阶段性测试需要命题者能够命制出一份有信度有效度,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判断其语文素养所达到的实际水平的试卷,以此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改)》(以下简称“新课标”)“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況”的评价建议,以及“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命题建议。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在“真实”二字上用功夫、深研究,充分发挥试题情境任务的真实价值,努力追求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积极指向学生的可提升的真实能力以及用心设置可表达的真实语境。下面以此次高一联考测试题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测评试题情境任务设置的思考。

一、情境任务设置应基于可测评的真实学情

处理好命题者的测评目的和学生现有的可测评的知识、能力的关系,是目前测评中应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当下的非高考测试题来看,命题者在命制测评题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倾向:一是一味模仿高考题,忽略文本真正适合考查的要点;二是命题者主要立足于个人的立场和理解,人为地拔高考查的要求和试题的难度,忽略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关于测评和考试的目的,“新课标”指出:“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和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因此,在试题命制时,命题者应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层级水平,结合教材知识架构和目标要求,贴合学生现有认知和已具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测评的价值和意义。但就现实情况而言,高中各阶段的测评考试未能把“学业质量水平”、教材和学情与测评内容有效结合。

以此次高一年级联考(区域四星级高中联合体)“古代诗歌阅读”为例,诗歌选择的是明代嵇元夫的《刈稻夜归》,其中,设置了这样一道情境任务题:

一般古诗中的“木叶”常暗示了萧瑟等特征,本诗中的“木叶”特征与一般古诗有哪些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道考题即便放在高三,也是颇有难度的。首先,“木叶”虽是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但学生对与“木叶”相关的诗句储备较少,即便是“木叶”意象的来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所知者未必很多。学生更不会自觉主动地联想曾经学过的“黄叶地”“满地黄花堆积”“落红不是无情物”等与“木叶”有相似特征的意象的诗句。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木叶”与“落叶”的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别。其次,作为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建构关于诗歌解读的知识体系,对于意象特征的分析,缺少相应的角度与方法。因此,这样的考题设置,缺少对学生真实学情的审视和判断,考查内容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也无法测量出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

以“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高一学生需要达成水平一和水平二的质量要求。从该试题的命题用意来看,可以从“能对学过的各类语言材料进行归类”“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能整体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等水平要求出发,将考题作如下修改:

杜甫的《登高》中,也有关于“木叶”的诗句,请你写出相关诗句,并分析两首诗歌中“木叶”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这样的情境任务设置,通过默写“《登高》中关于‘木叶的诗句”,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表达效果”是必修上教材“学习提示”中出现的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这样设置一方面侧重于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反馈与强化。借此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理解现状、掌握程度和应用效果。同时,通过“分析两首诗歌中‘木叶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紧扣“新课标”“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的命题原则,能很好地体现“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选提炼、归纳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等内容”的命题要求,有效监控学生在比对、整合、归纳方面的能力表现。这样的任务设置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精准的引导作用。

二、情境任务设置应指向可提升的真实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养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落实到测评试卷中,可以量化的考查是“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而“关键能力”又是综合运用“必备知识”“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阶段性测评试题必须通过“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应具备和可具备的“关键能力”。

此次联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二)”选择的材料是普希金的《驿站长》,删减后的小说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我”三次来到驿站的所见所闻,勾勒了驿站长“萨姆逊·威林”从与女儿相依的幸福到女儿与骠骑兵离开后的痛苦再到最后喝酒死亡的悲剧命运,也正侧结合地叙写了驿站长女儿“都妮亚”从陪伴父亲经营驿站到跟随骠骑兵离开父亲再到多年后在驿站长坟前哭泣的一段人生。删减后的小说整体而言,情节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紧凑,但缺失了原作中有助于理解人物命运变化和社会状况的背景介绍和关键细节,人为地制造了学生阅读的障碍,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在试题命制时,设置了这样一道情境任务题:

由普希金《驿站长》开创的“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类人物形象。请你推测普希金创作“小人物”类作品的目的。

该题的考查点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属于文学作品类情感主旨的考查。如果命制“试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试探究小说蕴含的情感主旨”,则显得陈旧,不符合“新课标”情境任务、活动实践的考查要求,但传统的命题相对真实具体,也可以考查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真实水平。而该题设置的“推测普希金创作‘小人物类作品的目的”的情境任务,在实际的作答过程中,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小人物”作品的经验,可以较为轻松地套作出如下答案:

展现“小人物”的不幸命运,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和悲悯。揭示社会的不良面貌,表达对上层社会的唾弃和憎恨。揭示人性的丑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厌弃……

并不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做客观的分析与理性的推断,不能有效地体现测评的目的和意义。而从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来看,更有点匪夷所思,答案如下:

揭示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和命运,表达对小人物的同情;渴望唤醒小人物沉睡的灵魂和特定的奴性意识;希望统治阶级能真正体察民苦;流露出改变小人物境遇的美好愿望。

除了第一点有文本依据之外,其余三点只能凭借“推测”,而且是缺少相应文本依据的推测。这样的考查背离“新课标”“命题和阅卷的原则”,不符合“学业质量水平”发展要求。这样虚假性的、充满命题者主观解读的答案不能有效印证测评“引导教学”的功能,也无法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更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真实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一篇文本去推测一个作家整体性的创作意图或一类文本的美学特征,则不符合科学实证能力的培养,虽然“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但这样的创新、主观、开放和创造只会让学生养成以偏概全、管窥蠡测的不良习惯,不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更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和“命题和阅卷的原则”,可以设置如下的情境任务题:

普希金在《驿站长》中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小人物”的塑造打开了后期很多作家的写作空间。在你学过的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曾出现过哪些“小人物”,试举一个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作品中的“小人物”,并说说他与普希金笔下的“驿站长”的有何异同?

这样的情境任务设置,侧重综合考查,相对主观开放。一方面符合“学业质量水平”中“能整体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的层递式能力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列举所学作品中的“小人物”侧重考查和培养学生对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梳理筛选、分类比较的能力,通过比较人物的异同可以考查和培养学生对异同分析、辩证理解的思维能力和对内容归纳整合、多角度阐释的表达能力。

当然也可以补充原作中部分内容或19世纪30年俄罗斯的社会背景,构成多文本阅读,设置相应的情境任务题。

三、情境任务设置应追求可表达的真实语境

情境严格意义上来说,应称之为情景语境。相对科学的定义是:“说话时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段等非语言因素)。”“新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景、社会生活情景和学科认知情境。”呈现在测评与考试中,如何体现这些情境是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比利时教育家易克萨维耶·罗日叶从两个维度细分出四种“情境与真实生活”的情境类型,其中“根据教学或评估需要,模仿现实生活建构情境,学生模拟解决任务”可作为测评与考试设置相对真实的情境任务的依据。在当下的测评考试中,情境任务题设置相对成型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但此次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未能给学生设置相对真实的可表达语境,以致于造成理解与表达的障碍。试题如下:

传统观点认为,近视人数上升的原因是人们阅读时间太长,或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但实际上,一些研究认为,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长时间看书引起的视疲劳,而是室内光线不足。因此, ① 。

② 。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都将是近视眼,而在2000年时,近视人口所占比例还只有1/4。危急的现状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近视的成因,现在,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接近近视背后的真相。他们对于“近视是书呆子病”的旧观念提出了质疑,并认为:待在室内的时间过长,会使儿童更容易罹患近视。

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试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儿童每天多在室外呆40分钟,3年后患近视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 ③ 。眼药水和灯箱都不如送孩子去户外活动理想,因为户外活动除了对眼睛有益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好处。

要求: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上下文语境是“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在具体的试题考查中,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推断符合前后语境的词语或语句,从而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表达准确。从近两年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材料一般是围绕一个话题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材料,前后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在设置的情境填空处,前后句有一定的衔接词或暗示语,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探寻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该填写的语句,也能客观地评测出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达素养。此次考查语料取材于《2050年,全球一半人会近视——你真的清楚近视的原因吗?》一文,命题者将其删减压缩为三段文字,但在材料处理时造成了段落之间语意脱节,无法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情景语境。在填写语句的设置上,①放置第一段句末,②放置第二段句首,要求在上下文紧邻的段尾、段首填写语句,脱离语境意义,不合测评规范,③前后的衔接语句话题跳跃,缺少可判断的提示语,无法准确辨析应填写的内容。这样的命题看似有情境有任务,但语意割裂,无法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真实语境,缺失了测评的价值。印证了杨百良老师所指责的“情景化试题”存在问题:“情景设计违背事理与常情,情景设计或材料信息严重失真……”

阶段性测评的价值在于能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真实学情,并且有序地引导学生真实能力的培养。因此,设计出有一定品质的情景化试题,是命题者应着力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华师大测评研究专家叶丽新教授提出的五点建议可以给品质化试题的命制提供一定的方向,即“有一定的吸引力,重视整合与过程,尽量匹配开放性任务,保有学习的成分,呈现方式多元且自然”,融入这些要素,或许可以实现测评“立德树人、服務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1.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3]叶丽新.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10.

[注:文章为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思辨读写”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优化的实证研究》(L/2018/ZX0207-2742)的过程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木叶小人物命题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梅大圣
盏中,木叶似小舟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小人物
大人物和小人物
谁曾见过风
台湾风云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