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须坚持“四个重视”:阅读、积累、思考、表达

2021-09-29袁菊凌宗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语文

袁菊 凌宗伟

袁菊,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17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两次参与江苏高考语文命题,多次参与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修订。兼任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少年写作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多项并成功结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多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凌宗伟: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12个教学目标,还提出了语文学科的质量标准,您觉得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地,或者说是有成效地落实它们,老师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做些功课,或者换个角度,如果要落实这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做哪些改善?

袁菊:您所提到的核心素养以及教学目标问题,我们也是高度关注的,因为它与评价高度相关,作为一个区域的“总教头”,你不关心也是不现实的。据我所知,“核心素养”的提法首次是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意见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觉得,这是本原的、权威的、科学的诠释。就语文学科而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她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这既是一种常识划分,也是一种学术划分,它是语文学习中需要习得的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换言之,它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有了这四个维度奠基,其他的素养可以派生出来、衍变出来。为了能让这“四个维度”走进教学、走进學生,便于把握、便于操作,又设置了具体目标: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并注重改革教学方式,拟通过18个学习任务群、119个学习专题的系统自学,让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一般地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这种“线性组合”“专题叠加”就能达成的。她是灵动的、综合的、个性的。有人打了个比方:非语文学习就好比自行车链条,一个链子掉了就“歇菜”骑不了;而语文学习就好比往水缸里加水,一瓢两瓢是看不出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明显感到增加——可谓“话糙理不糙”。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程咬金“三板斧”是不成的,至少要做到“四个重视”:重视阅读、重视积累、重视思考、重视表达。至于您所提到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做哪些改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创设真实语境,将社会生活融入语文学习活动。新课标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以学习任务群为落实的抓手,高中语文学习应该以真实语境、同一主题的群文来设置学习任务群,任务的设置要与社会生活有一定勾连,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发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真实生活的勾连,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热情。比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为“逻辑的力量”,本专题较为抽象,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但如果把逻辑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日常社会现象中的逻辑关联,判断日常信息的真假,学生定会人人化身“小侦探”,产生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

②摒弃“知识中心主义”,以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是以知识的讲授与接受为核心的,而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12个教学目标,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不能以知识为核心,而应以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核心。核心的转变自然要求课堂学习活动的方式发生改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比如,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戏剧单元,传统教学是让学生了解作品、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作品主题,而现在,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悲剧发生的根源、东西方悲剧的区别、中西文化的差异等等,让学生从平面思维走向深度思维。

③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自主探究中发现与提升。把课堂交给学生一直是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呼吁,但在中学一线教师的课堂上,老师们仍然觉得讲授是最省事的教学方式,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预设好的、沿着老师思路前行的伪活动;而我们需要的是,落实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12个教学目标的、学生真正的自主活动。从今年起,全国高考不再有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一切都有可能,而要想有效应对,只能从提升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能力的提升只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课堂对话来实现。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在对话中才能拓展。

凌宗伟:我觉得您上面说的这“四个重视”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视起来,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离开了这几个方面的功夫,是不可能教好、学好的。新高中教材中将《红楼梦》与《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的两个任务,您觉得这两个任务的教学,对教师而言面临怎样的挑战?或者说,您觉得要很好地完成这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任务,教师应该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您觉得可以通过这两本书的阅读,让学生获得些什么?这两年各地名师设计的这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案不少,面对这些设计,您给具体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有怎样的建议?

袁菊:新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正确导向。近年来,有不少省市已经尝试通过高考语文考查读书的情况,围绕课外阅读设计试题,引导“整本书阅读”。譬如,四川就出过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题其实就是考文学修养和阅读面,考表达能力,考理性思维能力,也是微写作,非常好。我们江苏今年是首次参考全国高考,以前江苏省考卷的文字阅读量基本在5000字左右,而全国卷就冲到了近10000字,几乎翻了一倍。这就需要考生具有很快的阅读速度、很强的阅读能力,否则别说得高分,就是考卷可能都来不及看完。这就直接关涉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都是精读课,一定让学生学会自读,学会“整本书阅读”。新高中教材中将《红楼梦》与《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的两个任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这既是一个“个案设置”,也是一个“典型设置”,假如这两本书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对其他的指定篇目阅读、泛阅读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您问起“您给具体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有怎样的建议?”,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指导者,每个老师的底蕴、爱好、风格都不尽相同;作为阅读者,中学生阅读能力囿于自身的生活阅历、社会视野、学业压力等局限,必然是参差不齐的。阅读,是个体生命的独特体悟,它是个体思维水平的体现。我认为,指导这两本书的阅读,如果教师用灌输的方式来告知学生应该读什么、怎样读,学生也只是对知识的被动吸收,无法真正体会名著阅读的精髓。教师应当发挥对话者角色,以自身的生活阅历、社会视野、阅读体悟等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的阅读。具体地说:

①教师作为阅读者参与阅读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对话。教师作为引领者,帮助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提升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红楼梦》与《乡土中国》中,学生对《乡土中国》兴趣不大,此时教师应当先行阅读作品,思考体悟,进而设计思路,带领学生阅读。比如,可以将这部名著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比较阅读;教师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带领学生调查身边的社会,看看当代社会与费孝通先生调查的情况有何异同……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②阅读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的提升、思维的提升。名著阅读的要义是潜移默化地影响阅读者,提升阅读者的生命体验与思维水平。与此相对应,新课标考试也恰恰是要考查考生阅读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思维能力水平。高考也许不会涉及具体的名著试题,但其显示的能力必然是考生在阅读名著中培养出来的。

③对整本书阅读资料可以参考,但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主。每一种阅读主张的提出必然倾注了设计者的心血,也一定有可取之处。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设计,高中一线教师要取长补短,汲取精华。但每一个设计都必然是设计者自身阅历、视野的再现,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并从对话的角度思考,不能为图省事而不加辨别地使用,轻易地让出自己思考的空间。

凌宗伟:作为一名资深教师(不好意思,我不太喜欢称呼一个人是名师),一个区域资深的高中语文教研员,你觉得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变呢?

袁菊:我也有同感,同意您的这两个判断:一是眼下“名师”称呼有些泛化,甚至有些“污名化”了,特别是有些“名师”,借“名”之“名”到处走穴、捞金,更是给这个群体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其实教育都是“一果多因”的,我不相信凭你一个“名师”就能培育出一位“童星”。我看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一位资深教授的文章,他提出一个观点:好学生实质上都是没有光环的老师培养出来的,这话当然有尖刻、片面之嫌,但这一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您的问话前提是“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我觉得这一判断也没有错。虽然课改深耕好多年了,但“故乡如故”的现象依旧存在。概言之,我个人觉得高中语文教学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对新课标的变化视而不见,固守老模式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不客气地说,有不少高中语文老师仍然固守旧有教学模式,对新课标的变化视而不见,认为任务群只是新一轮课改的噱头,搞不搞无所谓。至于高考应对,只要多刷题,强化题型和解题套路训练即可。殊不知,当前高考连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都没有,又何来套路可以训练;我们常常发现,每年高考都有一些新题型,这最让考生心怵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才能有效应对高考;如果能力提升到位,考生还会害怕新题型吗?

二是课堂缺乏创新精神,对创新思维存在畏惧感。以往课堂教学“教案是只看不见的手,牵着老师满堂走”,现在这种现象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得到根治。如果课堂上学生灵光乍现,出现创新思维,我们的老师不是因势利导、鼓励创生,反而觉得“麻烦来了”,因为一旦出现创新,意味着课堂的不可控,意味着会让听课领导觉得课堂乱糟糟。也许我们学生的创新火苗就被无情地扑杀了。创新思维是基于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的综合思维模式,是基于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思想火花。在此再次呼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开放的精神,鼓励创新、引导创新。作为管理者,应该鼓励教师开放课堂,创设创新思维诞生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写、多对话、多研究。让学生在宽松、和融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提升创新思维水平。

三是以“学为主体”作为幌子,忽略教师的精要导引。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课标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中介者、组织者、导引者”,有的只强调“平等、中介”等元素,却把“首席、组织、导引”等置于“蓼儿洼”去了,其实这是另一种“失职”。我们每年要深入学校听200节以上的课,有些课堂这种“失職”现象还挺严重:譬如,随便抛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其间”和“尔后”并不见教师有效率、有新意、有提升的导引,“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莫衷一是”(有些问题当然需要个性化理解,但有些问题却需要规范化标准的)。还有就是教师语言本身,语文教师按理应该是“语言的典范”,但事实并非如此:讲述性语言,精炼不够、形象不足;指令性语言,指向不明、含混啰嗦;应答性语言,机械刻板、缺少变化;特别是示范性语言,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学习获得的来源之一,但精彩的很少、能做来源的很少、能做典范的几乎没有。

凌宗伟:十分认同您所说的语文教师应成为“语言的典范”的观点。处于自媒体时代的今天,碎片化阅读与碎片化表达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如此生态多多少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一些影响,不少语文教师,甚至颇有影响的语文老师的表达,常常会有一些雷人的表达。您是否可以从教学研究者的视角给从事具体教学的语文老师们一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策略帮助学生将碎片化阅读与写作纳入系统地阅读与规范化表达的轨道上来?

袁菊:您的判断没错,现在碎片化阅读与碎片化表达已经呈现不可避免的趋势,对此,我们无需惊恐,只有泰然处之、因势利导。首先我们要看到,整体阅读环境正在改善,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两度把“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可见党和政府重视全民阅读,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全民阅读”已经深入人心。其次,我们自身需要与时俱进。纸质阅读当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互联网时代让阅读从过去单纯的纸质读书、读报,延伸到如今的电脑阅读、手机阅读。打开微信、微博,各式各样的讯息铺天盖地、纷至沓来,让人们第一时间开启“说读就读的旅行”。这种现象我们无法扭转,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存在即合理”:“碎片化阅读”既然能够成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成为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行走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肯定具有其合理性,而不能因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某些不足而全盘否定它。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此,只要我们理性看待、取长补短,完全可以积极利用。第三,我们可以将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引入课堂,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有目标的“碎片化阅读”。就当前的社会热点,选取不同角度、正反多面的观点以及深层次思考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对话、思考,鼓励学生表达。比如,针对自媒体时代自媒体“震惊体”的问题,可以专门做一期关于媒介素养、娱乐反思主题的群文阅读,精选中外相关思想论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并让学生自主表达。我们还可以将社会真实生活融入语文教学,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语文教学应该与社会接轨,而不应该闭门造车。现在语文新高考不但不回避热点问题,反而紧扣热点命题,我们对此要有清醒认识。比如: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可以引导学生多层次了解事件的方方面面,形成自己的观点,去参与微博等平台讨论。当然,碎片可以缤纷多彩,但是碎片本身并不寓含深刻思想。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要引导学生回到经典阅读当中去,从中汲取思想,站高定位,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有妈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就好比“快餐”我们可以偶尔尝尝,但“正餐”更不能偏废。

凌宗伟: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或者说是一孔之见:现如今从“文本解读”到“文本细读”貌似有将文本解读推向玄学的境地的趋势,关于文本解读,您有哪些看法?或者您对我的看法有什么看法,哈哈!

袁菊:这一观点有些“耸人听闻”。从本质上看,“文本解读”与“文本细读”是有相同之处的,但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前者是为还原作品语境、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意蕴,是基础阅读;而后者是对作品的个性化、深邃化、操作化的品读,两者不是一个层次。

说实话,从教师课堂教学现状看,从我从教多年的积累看,我还是非常主张语文教师拥有“文本解读、文本细读”的功底和习惯的。我们有些教师,包括相当多的语文教师,不是“文本细读”的问题,而是“压根不读”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没有阅读,教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可见,教师读书问题不管从自身的发展、职业的要求,还是教育的内在诉求,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曾经看到钱理群教授发了一篇文章《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了》,深有感触。他提出,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真不容易。我看后心情很沉重,因为我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师群体,最大的问题也是不读书。课上,“文本解读”的坎儿过不去,“文本细读”更做不到;课外,指导整本书阅读功力不够。记得于漪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坎”,要陪伴语文教师一辈子。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必须终身读书,这非常不容易。

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取决于教学路径设计的优劣;从本质上看,其实是取决于教师读书积累的多少、研读文本的深浅。对文本的深度研读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对作品的有效分析则是检验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坦率的说,有些教师备课并没有将主要时间花在“文本细读”上面,而是抄参考资料、抄分析文章,抄别人的教案、抄自己过去的教案,无效分析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师水平提高的瓶颈。我与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有过几次接触,一个八旬老人对于语文教育的关切之心令人感动。他认为,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功底就是文本解读,这与自身的读书积累具有极大相关度。我认真阅读了他赠送给我的几本“名作细读”方面的书,真是振聋发聩。孙老认为,“有效分析”的美妙在于:既展示独特的视角,给予方法上可操作性的深刻启示,引发思维的震荡;同时分析文章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罗兰·巴特所说的“尼采要求超越事物的粗略形态以感知这种精微的生成”。我认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都要学习孙老“如是解读作品”的敬业精神,对执教的每一篇作品都要细读、深读,进行有效分析。与此相呼应,我们的课堂也要大力减少教师的灌输、授予,减少学生的听课、记笔记,让出大量时间给学生读书;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读书能力。比如,专题辅导、小型讲演、心得交流、笔记展示、高高衔接(高中生与高校学生共同交流读书心得等)。还可通过评价导引读书,比如,文本分析小检测、文本解读分享会,组织整本书阅读的课堂实习、课堂观摩、同课异构等等。

其实,“文本细读”从本质上看,就是“教育自觉、生命自觉”的外在反映。以我从教多年的经历来看,语文课都是从语文教师自己的精彩阅读开始的。语文教师的真功夫在于常规课堂教学。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您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您自己。您的精神倒影有多深,您的“文本细读”就有多深;您的精神倒影有多远,您的“文本细读”就有多远;您的精神倒影有多美,您的“文本细读”就有多美。因此,不是文本,而是您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您的细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因此,我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培训班上不止一次地倡导“文本解读、文本精读、文本细读。”

您所提到的“文本细读”走向“玄学”的现象是有的,至于您所认为的“已经成為趋势”,我却不敢苟同。走向“玄学”,那是源于脱离文本的过分解读,或者说个人主义色彩忒浓的极端化解读,这在总体上应该属于少数而非大多数,无需“风声鹤唳、过度焦虑”。我所强调的是,“文本解读、文本细读”都是必须的,它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加工,是每个个体的生命体验,教师应当做的是教给学生准确把握细读作品的度,而不是否定文本细读、因噎废食。比如《哈姆莱特》中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一直是人类对生命历程的哲学追问,此处必然需要细读,可能每个人细读的感受都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正是独特的生命体验。

凌宗伟:不可否认,我们南通在名师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是扎实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从语文学科特征出发,您能跟老师们谈谈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或者您能说说怎么看“简约语文”“精致语文”“生命语文”等等的提法的看法?

袁菊:谢谢夸奖。承您美言,南通的名师培养工作是恒久的、扎实的、有效的,《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都做过专门报道,在此就不赘叙了。您所提到的语文教学主张话题比较敏感,在名师打磨初期,为了提炼某一名师的教学风格,体现“这一个”,确实是煞费苦心树立了好多“旗帜”,这对纠正“千人一面”的语文教学气象是有贡献的。对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语文毕竟“通四海达三江”,涵容太大,如果仅仅以一纸标签来束缚它、表达它、限制它,也许不是一个好办法。有人给于漪老师冠以“情感派语文”的标签,她就不满意,因为语文教学中“理寓其中”的太多太多了,如果就是单一的“情感”,那么逻辑的、哲学的还要不要?所以这是一个悖论。

您是高中语文教学大家(凌宗伟:别,王力他们才是大家,今天标榜自己是大家的倒是不少,用“大家”“大咖”“大师”来调侃狂妄之徒的更是不少。我就当着调侃得了。),记得我曾经受邀为您评点过一节课《听听那冷雨》,那次开课的规模很大,听课的老师很多,更有来自全国的语文教学大咖。其中不乏高校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教授、学者。我并没有给您的课堂教学冠以某一种标签,只是从整体风格上作了一个描述:凌老师《听听那冷雨》的课堂呈现,我认为是智慧的、大气的——这种智慧体现在简约、朴素、宁静、深邃。在评课的最后我特地指出“也许作为百花齐放的语文教育园地,他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未必是某种唯一的标签式范型,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凌校长是智者,这一堂课是一位智者对语文教学几十年不变的情怀与追求,持之以恒的磨砺和深思。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这一课,凌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堂,还有教育哲学、人生启悟;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堂课的记忆习得,而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让学生发展的思维方法。”后来,您的教学实录连同我的即兴点评都发表了,据说反响还不错。您作为语文大家,您能给您的教学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吗?您是“什么语文”呢?

至于您所关心的我自己的教学主张,就是“入境、悟神、创生”。我的教学主张在《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一套丛书中有系统论述,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中也有论述。简括地说,入境。就是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情境当中去。文本具有情境性,知识建构在情境中。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生活环境、问题情境或思想意境中,离开特定的“境”,知识就是死的,这是知识观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是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悟神。就是领悟作品所蕴含的神韵,一般包含文章所承载的语言精华、经验事实、价值取向、道德光芒、积极情感等。“悟神”是学生开始进入“深度学习”的标志,进入更高层面的审美观照、理性思辨和人格建构。当今尤其要注重“悟神”,对话文本、把握真谛。创生。“创生”就是鼓励学生具有批判思维、倡导个性阅读。高中语文课程的“创生”包蕴多种要义:有人文素养的多维度体悟、有文章主旨的多向度理解、有艺术手法的多角度诠释,但最重要的“创生”则是“语言实践”,要通过自我体验、训练、运用,形成自己的本领,输出自己的信息,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简单复述或再现课文中某些固化的内容。特别是作文不能人云亦云,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当然,我的这一教学主张不是标准、不是唯一,更不是经典,欢迎大家指正。在这儿特别要强调的是:我的教学主张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名词、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操作过程、教学样式。

我认为,不管什么提法,都要遵循三条:一是语文教学首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命体验,语文教学需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语文教学必须秉持学生立场,一切为了学生的获得、提升、发展,而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炒作、出名、包装;三是所有的研究包含冠名都要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公理,过分标新立异、花里胡哨是会适得其反的。

凌宗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明确提出以高考评价“引导教学”,我觉得南通的高考高位走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高考命题的研究方面做得比较扎实,您能就此谈谈我们南通通过高考试卷研究“引导教学”采取了哪些举措吗?

袁菊:在江苏省单独命题的这17年中,南通的语文高考的确不负众望,处于领先位置;但是今年参加全国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也不敢妄自尊大。回顾以往,我们的举措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学科基地建设。我们组建了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吸引精英老师加入团队,集思广益,共同探究。团队主要负责高考试卷的剖析、高考命题思想在平时教学、考试中的落地体现,我们组织的模考试卷均要通过团队的讨论、审核,尽可能避免悖离高考命题思想,确保了方向。这些试卷的考查倒逼老师在教学中加大对高考试卷研究的力度,并将之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

第二个是促进群体研究。我们建立了试题研究的微型课题体系,愿意研究的老师都可以参与其中。一线老师研究的问题大都非常具体,这就夯实了高考命题研究的基础。并且,老师们的研究可以获得各类优秀人才评选的认可,这极大促进了老师们研究的积极性。同时,老师的研究又反哺教学,实现了教研相长。这次我们高三毕业生首次参考全国卷,据考生的试后反映,全国卷的类型思路,他们觉得还是熟悉的,做起来没有违和感、没有生疏感,这说明我们模考命题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第三个是启发学生研究。我们的老师尝试在教学中让学生命题。学生命题首先需要教师理解高考命题,再由教师将高考命题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再以此为指导思想去自主命题,这一活动就加深了教师、学生对高考命题思想的认识,对高考备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启发学生参与研究,就能“以果求因以终为始”,对于把握学情、精准诊断、有的放矢具有很大价值。

您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基层教研员来说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我只是依据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肤浅作答,如有不准确、不科學之处,还望海涵,特别希望广大读者能“见仁见智”,不吝校正,谢谢您!

凌宗伟:还是应该谢谢您,谢谢您启发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心得认知。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本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