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标志物对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2021-09-28常香芬夏义欣张小红孔蕊陈丽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纤溶抗凝妇产科

常香芬,夏义欣,张小红,孔蕊,陈丽华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 100144)

0 引言

深静脉血栓是多种临床手术的并发症,其病理为血管壁遭受损伤以及下肢血流缓慢而导致了血液粘稠度上升,深静脉血栓脱落后便跟从血流进入肺动脉进而导致了肺部出现栓塞,进而导致患者死亡,临床表明,很多肺栓塞病人在早期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从而导致了漏诊、误诊发生,以往临床一般采用影像学检查技术诊断肺栓塞,近年随着医疗水平上升,对于肺栓塞的诊断也引入了更多方式,典型的便是血清学检查[1]。为此,本文选取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和同期30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产科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产科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44.64±3.84)岁;对照组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平均(45.11±3.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学检查,具体方法为:在病人术后第3天晨起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在抗凝真空管内置入枸橼酸钠,将真空管放置在4 ℃的环境下离心15 min,设置转速为3000 r/min,然后将真空管内的上层血浆放置在-80 ℃的冰箱中储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TAT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水平,检测过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A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极大,该病只是由于外界及内在因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出现了不正常的凝结,从而造成了血管阻塞静脉回流出现了异常,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该类病症在妇产科术后具有很高的发生率[2]。分析其原因,首先,妇产科手术往往会损伤到病人盆底静脉丛血管,同时,接受了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卧床休息,从而引发下肢血流速度降低,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次,对于恶性肿瘤而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因肿瘤会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促使大量的凝血活酶样物质得到释放,进而使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导致了机体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后,对于妊娠期的病人,其机体内各种凝血因子活性与数量明显上升,导致了血液容易发生凝结。根据大量的案例表明,绝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往往没有显著的症状表现,因此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使得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病情程度加重,严重者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如何采取高效的诊断方式及早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3]。

t-PA属于一类单链糖蛋白,该成分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会持续的释放入血液,并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内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子宫、淋巴结、肺、前列腺、卵巢、甲状腺中具有很高的含量,一旦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时候,血管中的纤维蛋白便会促使t-PA被激活,同时会引发纤溶酶原被激活,导致较多的纤溶酶产生,最终导致血浆纤溶功能降低;另一方面,纤溶酶因为α2的抑制,会产生没有活性的PAP复合物,进一步加剧血浆纤溶功能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观察组患者血浆PAP水平和t-PA水平均明显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对照组患者高,与以上结论相符,表明了PAP和t-PA作为纤溶系统中的重要活性产物,能够将患者机体的纤溶状态反映出来,从而对血栓的形成进行预测和判断[4]。

TM属于一类跨膜蛋白,该成分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凝辅助因子,其作用主要是辅助抗凝,通过辅助凝血酶以促进蛋白C系统激动,引发其发挥抗凝的作用,该成分也是机体抗凝机制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临床研究表明,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促使其释放TM的胞外段,临床开展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往往会损伤到下肢静脉血管壁,从而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TM裂解加剧,引起TM水平上升,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观察组患者血浆TM水平均明显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对照组患者高,与以上结论相符,提示检测患者的血浆TM可以评估患者机体抗凝状态,以辅助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

表1 两组患者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TAT水平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TAT水平对比( ±s)

?

D-D则属于一类纤溶系统活化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且是其中最小的片段,当机体血管内纤维蛋白发生降解的时候,机体的纤溶现象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便会加剧,因此临床上常将D-D作为凝血分子标志物[6]。

很多时候,血浆TAT的变化不够明显,主要是由于TAT水平很容易因为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而产生作用,大部分手术在术后均会给予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所以TAT水平无法作为血栓的诊断指标[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 明显比对照组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A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会出现显著的PAP水平、t-PA水平、TM水平、D-D水平上升,因此可将凝血标志物作为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方式,TAT水平由于受到术后抗凝药物的影响较大,因此不宜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指标。

猜你喜欢

纤溶抗凝妇产科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