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经济圈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2021-09-27罗昌玲范子薇李杨雨秋刘雨萱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罗昌玲 范子薇 李杨雨秋 刘雨萱

摘要:在对已有文献成果的总结与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探究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举措,研究如何促进成渝经济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培养。提出了三点新路径:形成科研项目独立于院校的机制,成渝两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校增加与优质科研企业的合作,并希望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助力成渝圈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独立;平台共建;校企合作

一、引言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可以看到,各类优质人才与科技的支持在两中心和两地的建设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然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高校作为科技研究的主体,建设由多学科人才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科研发展趋势。

高校是科技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技和创新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目前成渝地区在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时仍然面临大学生科技创新认知欠缺,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少,取得的突出成果少等问题。本项目旨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多新观点,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与成渝经济圈在建设中进行有效互动,实现协同发展。

二、文献综述

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出台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便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蒋华林(2020)提出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在整个西部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在全国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1]。这为科技创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另一方面,洪成文(2020)提出精英人才作为人力资本中最优秀的群体,发挥的集聚效应将是支撑成渝经济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诸多的互动,形成人才汇聚的“吸金器”,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高校的培养计划与举措在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作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郭卉(2018)提出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生参与科研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时,平均每周投入时间以及在认知挑战度方面的表现显著好于参与教师研究项目以及自主申请科研基金,是大学生参与科研最有效的一种方式[3]。

国内对于这两者的研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就目前发表的文章而言,少有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将结合国内众多学者的观点,着重探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必要性,并为此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三、成渝两地现有优势高等教育资源

截止2019年年末,成都市有56所普通高校(含高职),在校本专科学生166.1万人,博士研究生1.7万人,硕士研究生11.6万人,专任教师8.9万人;成都市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两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六所: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具有较多的优势学科(如表1)

截止2020年6月30日,重庆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8所(未含军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所:重庆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所:西南大学。截止2019年年末,有在校本专科学生83.4万人,博士研究生0.73万人,硕士研究生7.6万人,专任教师4.5万人;具有较多的优势学科(如表2)

成渝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占西部地區总数的 33. 33% ,占全国总数的 7. 14% ;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占西部地区总数的 31. 58% ,占全国总数的 6. 32%; “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占西部地区总数的 33. 33% ,占全国总数的 3. 66%[1]。成都市和重庆市拥有较多种类的优势高等教育资源,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合来看,两地拥有的优势学科不尽相同,且种类多样,成都市有基础医学、法医学、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地质学等世界一流学科,重庆市有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学等世界一流学科。为共同建设多学科人才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奠定了基础。

由上可知,两市的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优势学科与相对应的人才种类多样,为共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了智力支持。因此,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动,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可以进一步发挥人才资源的潜力,并促进多个学科的共同发展,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注入科技创新活力。

四、国内外可借鉴案例

学者胡瑞(2012年)提出学科交叉融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高校中,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增加学科的交流,进而促进多学科的共同发展与交叉融合。

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国内高校可借鉴之处。比如,校内设置了许多临时性的、以主要研究方向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依据研究的课题来召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且团队随着研究任务的完成而解散。至2012年该校大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已超过60个。

从研究组织类型和管理方式的层面上看,胡瑞(2012年)将这些研究组织划分为2类:一类是国家级研究组织,例如能源研究组织,其运行特点是不挂靠任何学院和系,由单独行政或研究部门负责管理,相关学院或系的积极参与,其成员主要来自于相关院系的兼职教师和研究生,还有少量本科生;二是校级研究组织,例如人工智能研究组织、计算机科学研究组织等,这类组织通常由某个院系负责组织和实施管理,其他相关学院或系共同参与[4]。

就国内而言,不少高校也对科技创新的提高了关注度。如中山大学就于2015 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希望大学生发展创业实践教育,以培养面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能力。

其次,2014 年 8 月,台湾当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推出“研发菁英计划”,协助高校提升博士研究生务实致用的研发能力,并争取企业或法人研究资源。该政策的其中一个重点为:通过课程改革、业界参与的方式,促使博士班学生到产业界进行实践研发。高校产学合作培养研发菁英有硕博士五年研发一贯模式、博士四年研发模式和跨部会合作培养博士生实务研发模式,三种模式均指向通过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用合一”的研发型“产业博士”[6]。笔者认为加强与产业届的合作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也能提升科技成果切实转化成生产力的可能性。

五、启示与借鉴

通过对国内外建设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案例的学习,我们发现借鉴其中的经验对于成渝地区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针对麻省理工学院于校内进行跨院跨系的科技团队建设。成渝地区高校可借鉴此方法以建成由学科前沿专家提出项目,通过引进的方式组建跨校跨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机制。目的在于形成知识互补,学历搭配,学科多样的科技创新团队。且团队中的主要研究人员需发挥核心作用,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成员的学科知识与科研潜力。

针对成渝经济圈而言,以这种方式组建科技团队具有两点优势:其一、两地相隔距离近,来回时间较短,创建此类团队的空间阻碍较小。其二、得益于现代通信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交流也十分便利。此种方式也可以充分提高成渝两地人才的流动性。学者刘冬(2008)认为人才流动率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高低的标志。他提到发达国家的人才流动率一般为15%-20%,而我国的人才流动率仅为2%[5]。通过大学生科技团队的建设提高人才的流动性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体现。

其次,针对麻省理工的部分科技创新团隊不挂靠院和系的特点,成渝地区高校可扩大范围将部分国家或者省级重点项目独立于学校以及院系,打破现有的学科限制,以项目为单位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在成渝两地的优秀高校内选拔项目所需人才,以组建集中各类学科优秀人才的团队,共同致力于该项目的研究,并以研究任务的结束解散团队。这种方式的优势是不受院校限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能够汇聚更加适合项目的多学科人才,有利于提升研究的质量与效率。

此外,麻省理工以及台湾地区建设优秀高校时往往通过建设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来打造创新平台。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背景下,两地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不仅能够加深两地的学科交流,也为充分发挥两地的人才红利提供了硬件支持。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方式,成都市与重庆市可以共同建设优势学科研究中心、交流平台以及项目研究虚拟平台。对于两地高校来说,创建此类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平台形成人才库,便利了科研项目选拔研究人员,有利于提升了团队组成的效率;以平台共建为依托有益于两地的学科领先人才交流会等活动的举办。

同时,制度以及平台的构建也离不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高校内部开展创新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至于如何开展,成渝两地可以学习台湾当局在这方面的政策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校与科研类企业的合作,培养专业能力强且具备一定实践科研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需要多方的努力与支持,如具有科研能力的优质企业、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学科前沿专家以及各类相关部门等。只有多方通力合作,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大对其的关注与投入,才能最终实现助力成渝经济圈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华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20,08(04):58-70.

[2]洪成文,梁显平,韩少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战略[J].重庆高教研究,2020,08(01):71-79.

[3]郭卉,韩婷,黄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有效的本土化大学生科研学习形式[J].高教探索,2018(01):5-10.

[4]胡瑞,陈新忠,薛珊.高等学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策略———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05-110.

[5]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08.

[6]朱家德.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新进展[J].高教探索,2018(10): 62-71.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