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愿说”类型幼儿的有效指导策略探微

2021-09-26徐晓琳

新校园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同伴家庭

徐晓琳

随着教育的发展,3~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但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幼儿是否达到该年龄段应达到的语言水平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主要关注点,而“不愿说”类型幼儿的形成原因则极少受到关注,甚至有的教师和家长还给他们贴上了“不懂礼貌”“内向”等标签。久而久之,这一类型的幼儿很难走出“不愿说”的困境,甚至会引发其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不愿说”类型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幼儿不愿表达,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容易被忽视,心理和想法也不易被关注。其实,幼儿的行为往往会反映其内心的想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幼儿身上的行为特点。

一是沉默寡言。不愿意主动表达或者说较长的、有逻辑性的语句,与人交流时多以“好”“知道了”“嗯”这类简短的词句被动地回应;别人主动和他说话时,有时会假装没听到,不愿应答。

二是喜欢独处。“不愿说”类型幼儿在幼儿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没有交流,无论在区域游戏还是在生活活动中,一直一个人。平时在家最喜欢的事就是独处,一个人能玩上半天。遇到困难宁愿一个人默默解决或放弃,也不愿意求助身边的人。

三是胆小退缩。在一些公共场合,这些幼儿总喜欢跟在大人的身后,还会不时地用警惕的目光扫视一下周围的环境。尽管家长再三引导,但就是不愿意与陌生人打招呼,还伴有躲闪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不愿说”类型幼儿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原因

幼儿“不愿说”现象的形成不是突发的,而是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体现。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是家庭的镜子,反射出家庭关系、家人交往方式、家人性格等。如果幼儿的家人本身性情古板、不善交往、寡言少语,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容易变得沉默内向、不愿表达。另外,家庭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也会使幼儿长期处在孤独、紧张、焦虑等情绪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情绪出口,幼儿也会变得“不愿说”。

二是教育者过于严厉。研究表明,过于严厉的教育者更容易培养出性格懦弱的幼儿。当幼儿做错事或违反其制订的规划时,教育者就严厉批评、大声训斥甚至打骂幼儿,这样,幼儿每做一件事就会顾虑到教育者的感受,担心自己犯错、失败等,长此以往就会让幼儿不愿表达。

三是出于自我保护。幼儿在幼儿园、公园、游乐场等地方与同伴交往时,经常受到打击或伤害,如讲话发音不清晰,被同伴嘲笑;课堂上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生活中因为自理能力弱,被家人数落等,这容易让幼儿产生“不愿说”的心理。

四是缺乏同龄玩伴。独生子女在家缺乏同龄玩伴,加上有些家长担心幼儿与同伴交往时会争吵、打架,限制幼儿与同龄人交往,或者在幼儿遇到问题时不给幼儿协商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缺乏语言表达、交流协商的经验与能力,一段时间后就会与集体“脱节”。

三、改善幼儿“不愿说”行为的有效策略

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幼儿身心特点,教育者可以尝试在心理环境、幼儿本身、同伴交往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

一是帮助幼儿建构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是一个宽松、自主、愉悦的地方,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当幼儿犯错时,应心平气和地倾听、理解;当幼儿遇到困难或被同伴欺负感到无助时,教师应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家是幼儿成长的“土壤”,家庭中的人、事时刻影响着他们。因此,当家人关系不和谐时,尽可能不要表现在幼儿面前。家长要在幼儿面前多谈论轻松的话题,用愉悦的情绪感染他们。面对困难时,也要用沟通的方式进行商量,向幼儿传递一种“说出来,爸爸妈妈会帮助你一起面对”的信号。当幼儿在环境中获得安全感时,就会逐渐打开自己的心门和嘴巴。

二是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3~6岁幼儿自我评价尚处在他律阶段,他们对于自我概念更多的是一个“镜面自我”,即别人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他们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因此,教育者一方面要用爱接纳每一个幼儿,发现和捕捉幼儿的闪光点,给幼儿积极的评价与肯定,特别是当幼儿“开口”的时候,要与之对话并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与满足。同时,教育者要为这一类幼儿提供符合他们生理年龄的小任务,让他们在“跳一跳”所能及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和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我能行”到“我想说”逐渐完成自我蜕变。

三是支持幼儿获得成功的交流经验。同伴介入法是帮助幼儿突破“不愿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安排擅长语言表达的幼儿主动与“不愿说”类型幼儿互动,以轻松的形式逐渐带其走出“不愿说”的状态。激励法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当“不愿说”类型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保持沉默或退缩时,教师可以坐在或站在他们的身边,借助某一媒介不断鼓励他们参与交流。比如幼儿画了一幅画,教师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这一媒介主动与其谈话,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和表扬的是其语言表达行为,可以在其表达后积极回应:“我很喜欢听你介绍,你的声音很好听。”并在幼儿表达完成后给他一个五星贴纸,请他当一次小隊长或满足他一个愿望等,让他直观感受到交流的快乐。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为“不愿说”类型的幼儿群体“发声”,也借助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社会也开始关注家庭教育问题。幼儿园、社会、家庭三者形成合力,不仅能帮助“不愿说”类型幼儿走出自己的封闭圈,也能提升教育者的育儿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幼儿园)

责任编辑:韦素丽

猜你喜欢

教育者同伴家庭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家庭“煮”夫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