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9-23史丹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肺气肿阻塞性准确率

史丹丹

(拉萨市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0 引言

高原地区气候特殊,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相对稀薄,因此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分为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2]。在临床医学中,一般采用肺功能检测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但是肺功能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而导致结果出现差异[3]。为了探究更方便,结果更加明确的诊断方式,我院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的效果不错,现在将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中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计80例,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肺功能检测的40例对照组和采用CT影像检测结合肺功能检测的40例观察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5~64岁,平均(59.02±2.29)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6~65岁,平均(58.81±2.38)岁。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症状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4]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致,且所有患者均通过我院多次会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组患者中均包含了轻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功能检测法进行检测,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患者置于座位上,让患者用力呼气,对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测试。计算患者的患者的FEV1/EVC值,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划分。采用COPD分度标准进行划分,轻度:FEV1/EVC<70%,FEV1≥80%;中度:FEV1/EVC<70%,FEV1在50%~79%;重度:FEV1/EVC<70%,FEV1<50%。

1.2.2 观察组检测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进行的肺功能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使用CT影像进行检测,设置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80 mA,设置螺距为1.375,管球旋转速度控制在每秒3圈,准值设置为10 mm。采用PACS工作站进行阅片工作。CT影像主要对患者的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情况进行评估。肺气肿情况按照患者双侧肺野各层LAA所占面积进行计算。LAA所占面积在5%以下,5%~25%;26%~50%;51%~75%;75%以上分别记0~5分。按照分值情况对患者的肺气肿情况进行判定,0分为0级,1~3分为1级,4~6分为2级,7~9分为3级,9分以上记为4级。同时对患者的支气管管壁增厚情况进行计算,将支气管管壁厚度和相邻肺动脉直径的比值作为评价数值,比值在30%以下则为0级,30%~50%为1级,在50%以上为2级。

1.3 判断依据

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指标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检测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特殊,空气稀薄,空气含氧量相对较低,这对于人的呼吸系统的要求更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旦发病,会导致患者的呼吸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等症状,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5]。因此,需要采取更有效地方式进行检测,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的支气管炎症状和肺气肿症状,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6]。肺功能检测属于无创检测类型,通过对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检测,将数值进行计算后评定患者是否出现了呼吸受限症状,从而做出判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肺功能检测过程中受到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比较大,并且结果的显示上相对比较抽象,无法明确患者的病变程度,不能让医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疾病情况[7]。CT检测是通过X线束对患者进行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能够更加立体和清晰的显示患者身体各层级之间的情况。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扫描,主要是对患者在最大吸气末时的肺尖到肺底的情况进行显示。通过对患者的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情况进行计算,从而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吴凯悦,朱珍,王艳[8]的研究中也指出,CT影像不仅准确率高,还能够通过CT影像对患者的病变程度进行显示,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同时对患者的病变程度进行清晰的展示,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值得在检测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肺气肿阻塞性准确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