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红素吸附术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干预措施

2021-09-23韦柳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肝炎胆红素肝功能

韦柳桃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重症肝炎是指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严重肝脏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最后发生肝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高胆红素血症是重症肝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疾病治疗十分不利。胆红素吸附术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胆红素,对于肝功能的改善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影响[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采取胆红素吸附术治疗及护理,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接收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2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30岁,平均(45.62±2.47)岁;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重症肝炎者;患者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均超过400 μmol/L;在治疗前患者均已知情研究并自愿加入;所有患者均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黄疸、厌食、皮肤瘙痒等症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身体代谢疾病、全身免疫疾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者;排除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采取胆红素吸附术治疗,治疗方式为:使用人工肝机,配合旭华成膜型血浆分离器(PIasmaFIO)及血浆胆红素吸附器(BS330)及血液灌流器(HA330-Ⅱ),使用锁骨下静脉双腔管作为采血通道,根据患者身体凝血情况适当采取肝素抗凝,血流量设置为80~100 mL/min,血浆流量为20~25 mL/min(血流量的25%),吸附时间为4 h,吸附量5.4 L,每隔2~3 d进行,每例患者平均治疗2~3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治疗周期和次数。

在患者进行胆红素吸附术治疗时给予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方式为:①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完成手术前相关检查,根据患者身体营养状况适当补充营养;与患者讲解疾病开展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从而愿意积极配合手术开展;手术开始前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等指标变化;②手术中:术中注意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对患者的体温、神志、血压等均需进行观察,注意检测患者是否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意外,并根据患者血气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对患者采取水电解质等平衡维持;③术后:术后注意控制患者血流量,根据PT值调整患者肝素用量;对留有导管的患者需注意观察患者导管引流情况,注意避免感染发生;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避免反复穿刺,拔管后应按压穿刺点半小时,无渗血后使用沙袋压迫2 h。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有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无效-患者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或缓解,并出现症状加重情况,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以及有效总和。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在0~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为较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一般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包括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氮)、血压水平、血肌酐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为(%)(),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在23例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后可见,其中19例患者成功治愈出院,另有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需要继续接受治疗,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评价中,超过60分患者有22例,护理满意度较高。

2.2 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氮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

2.3 分析患者血压及血肌酐水平变化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肌酐水平明显更高,但对比仍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肌酐水平变化()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肌酐水平变化()

3 讨论

重症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中毒、酒精肝损害等因素导致,患者普遍病情危重,治疗预后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寿命[3]。近年来,重症肝炎患病率逐年增长,而患者多伴有高胆红素血症,因此胆红素吸附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为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积极性,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也需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4]。胆红素吸附术能够明显清除血液中胆红素,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由于高胆红素水平状态加重的身体器官衰竭和死亡现象[5]。

而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能够使患者重视疾病治疗,从而积极配合,提高手术疗效[6]。术前检查能够排除相关禁忌症,避免术中异常,而术中需对患者行常规病情监测,避免发生意外。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常规身体指标及临床表现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对患者进行抢救,保证患者术后康复安全[7]。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以及作息习惯能够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联合引流管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感染等的发生率[8]。

综上所述,在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胆红素吸附术治疗并给予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且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学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造成严重影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肝炎胆红素肝功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