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 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探讨

2021-09-23张学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置管输液导管

张学梅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PICC 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会广泛应用于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但是如果后期的护理照顾工作没有到位的话,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并且引起其他并发症的产生[1-2]。本文对在我院进行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应用了PICC 置管,同时对患者实施了全面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实证分析其护理效果,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在我院收治的120 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从中挑选6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选病例均是经过了全面的检查与诊断后确定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了PICC 导管治疗,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处于知情状态并予以支持态度,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0 例患者中,女性28 例,男性32 例,年龄15~60 岁,平均(50.21±3.60)岁,其中有22 例白血病患者,26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2 例多发骨髓瘤患者;对照组60 例患者中,女性25 例,男性35 例,年龄16~55 岁,平均(50.65±3.91)岁,其中有18 例白血病患者,20 例恶行淋巴瘤患者,22 例多发骨髓瘤患者。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PICC 置管术,操作如下:展开患者双臂,取患者贵要静脉,铺垫消毒巾,选择肘关节上方1~2 cm 处完成静脉穿刺,然后置入PICC 导管,推至患者静脉深处,依次拔出管鞘与导丝。使用0.9% 的氯化钠溶液冲洗管腔,而后进行固定与封管,压迫30 min,置管后运用超声进行查看,在置管完成后再用X 线拍片对导管位置进行查看与确定,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合适的位置,用于化疗与输液治疗。常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有:渗血、渗液、导管感染、血栓、移位、堵塞、脱管等;健康知识宣传与用药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则是实施以下方法作为综合护理模式,内容如下。

1.2.1 置管前护理

许多血液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因为其内心对这种病症充满恐惧,所以对治疗护理等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治疗信心缺乏。所以在置管前,需要帮助患者缓和不良情绪,采用最直白、质朴的话语讲解PICC 置管术,给患者实施有效果的心理安慰与心理护理。

1.2.2 置管时护理

严格紧密地监测置管时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护理等一些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让患者放松身体,让患者对于穿刺没有较大恐惧,穿刺时动作应该尽量轻柔准确,拔鞘要准确迅速,减少患者的痛苦。

1.2.3 置管后护理

(1)PICC 后患者穿刺肢体进行不恰当的活动,会造成穿刺点渗血的发生,而较长时间出血也会诱发局部感染,最好选择肘正中上2 cm 处作为穿刺点,置管后穿刺点局部按压30 min,血小板低下及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穿刺处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24 h,术后24 h 内适当限制术侧肢体的活动;重视敷料的选择、按压手法、加压固定的方式及肢体活动的健康教育等。(2)在置管后24 h 需更换1 次敷贴,之后每周更换1 次,每日观察置管情况。每次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若穿刺点出血较多时,穿刺处用小块的无菌纱布或明胶海绵覆盖局部加压包扎。发热出汗多的患者可以选择黏性较好的敷料,若敷贴有潮湿、松脱、卷边、污染情况,要及时更换,尤其是天气逐渐变暖,穿刺处在封闭湿热的环境下,细菌会进行进一步的繁殖与增强,穿刺点容易发生化脓或者感染的状况,影响导管的使用,严重者还会出现菌血症、败血症等。另外,防止导管滑脱,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3)在每次医护人员连接输液装置前,应该利用消毒水等消毒药物对针头进行消毒杀菌,使用葡萄糖氯己定乙醇、75%的乙醇或碘伏全方位擦拭接口10~70 s,具体时间和消毒剂的选择可以根据厂商说明书来进行;即使是有抗菌性的无针输液接头也要进行消毒杀菌,使用机械法进行强力擦拭;更换无针输液接头不要太过于频繁,一般5~7 d 更换1 次,如在无针输液接头中发现含有血液等细小残留物、接头或其他附加装置被取下并且有可能被污染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更换无针输液接头。(4)在冲管和封管之前,应对连接表面进行消毒。在输液(血)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输注药性黏稠、高渗、中药制剂、抗生素等液体对血管的刺激较大,应该进行手动冲管;连续输注的药液发生不相容的情况时,应在两种药物输注交接时间内进行冲管,以免产生沉淀导致导管发生堵塞情况。输液完毕要对导管进行封管处理,以减少血液反流入管腔,降低堵管、导管相关感染等风险。若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医护人员应该使用20 mL 生理盐水脉冲式对导管进行封管;若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使用1~2 mL 的125 U/mL肝素液脉冲式对导管进行封闭,用来延长导管放置时间。

1.3 评价标准

(1)本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共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三个阶段。(2)记录统计两组患者应用在PICC 导管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 版本)分析,分别表示为()(%),当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前者为25.00%,后者为8.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血液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医治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化疗进行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化疗的药物有着很强的人体刺激性,容易对患者造成静脉炎等严重的化疗并发症[3-5]。PICC 置管的治疗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小化疗药物对于患者机体的刺激与损伤,经过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提供药物,避免药物外渗,降低了术后护理的操作难度,在临床医学能够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应用[6-7]。但是如果在导管置留期间没有没有进行仔细小心的护理,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如果导管的留置时间在体内太长,就会产生感染或者堵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治疗中应该尽量避开这类问题,做到全面防护[8]。在相关的研究中表明,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PICC 置管的管理,对患者起到一个良好的恢复帮助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实施全面护理后的并发症在8.33%,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在25.00%,通过数据实证表明了全面干预患者护理的效果较高,护理结果较好(P<0.05)。全面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为91.67%,比常规护理组的66.67%高出接近20%多,证明患者也是比较偏向于观察组的全面护理干预这一措施的(P<0.05)。这组对比数据说明PICC 导管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虽然在前期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为了保证患者能够以一个稳定的状态去进行后续治疗,就需要配合全面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最大化发挥最好的治疗疗效。

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危害到了国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而相比较传统的置管技术,PICC 置管术的操作方式简单,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也更高,能够增加患者在此治疗中的舒适度,在患者的一般生活活动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所以,现在在血液恶性肿瘤的化疗中,PICC 置管的治疗方法已是比较常见与常用的一种方式了。

综上所述,对血液恶性肿瘤的化疗患者实施PICC 置管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化疗之后机体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并且使用PICC 导管治疗的治疗效果良好,再加上医院的全面护理干预,有更加突出显著的疗效,在保证治愈率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化疗痛苦,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化疗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状况,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利益,减少了出血概率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进与使用。

猜你喜欢

置管输液导管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