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1-09-22曹庆华田翠华

关键词:素质能力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曹庆华 田翠华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具有双重性,既属于教师队伍,又是高校管理人员,其自身素质能力对于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工作面临更多挑战,辅导员亟需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以应对时代、高校、学生及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挑战。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仍存在制约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诸多因素,如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认同感低、工作任务繁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及培训效果不佳等。为解决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问题,应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培训、加强队伍交流、重视理论研究、展示队伍风采等多种途径,以切实高效地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引导和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概况、能力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对职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得到进一步体现,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部2017年10月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提出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辅导员队伍的职业专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对学生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于高校的发展,甚至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辅导员队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既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现实要求。

一、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社会形势发展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学生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不可控制性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与大学生的联系尤为紧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素质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新时代新变化,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增加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以及业务能力,需从多角度和多方位时刻关注了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及思想动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二)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

教师队伍素质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素质能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表明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影响着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作为管理者,辅导员承担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构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而作为教师,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必须为学生传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高校的办学水平。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职业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一线人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辅导员素质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网络高度发达时代,信息大爆炸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趋向透明化和复杂化,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建立过程会受到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实施者,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能够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有志青年。

(四)辅导员个人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个人发展需求对其自身素质能力提出了要求,专业职业化发展是其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辅导员通过不断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不断成长的目的。辅导员可通过精通学生工作中某项专业技能,成为学生日常管理、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的专家,由专职向专家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个人的快速成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辅导员更专业更精准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满足个人发展需要。

二、辅导员素质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一般高校在辅导员招聘时,仅对应聘者的学历及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有一定要求,对其专业背景无明确要求,应聘者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此外,在辅导员应聘者中,又以应届毕业生居多,造成辅导员在入职后,在工作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和不专业性。为解决辅导员的专业化问题,教育部教育厅及学校等各部门会不定期举行相关的岗前教育培训,但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的差异性,造成培训效果有所差别。此外,专门系统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也较为缺少,导致部分辅导员接受专业化培训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专业化程度。學生管理经验不足,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缺乏专业知识及技能,导致其自身能力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实际工作中疲于应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难以应付岗位需求,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职业认同感较低

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拥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导致其职业定位不准,出现边缘化,没有归属感。由于身份的双重性,导致辅导员无法准确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底气不足,认为对比专任教师,自身专业性不足、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将自己认同为学生的“保姆”“服务员”,对个人的职业前景不乐观,认为当前的职业成长机制不完善,容易出现职业思想波动,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失等现象。长期以来,辅导员职业的流动性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缺乏认同感,对所从事的职业不认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获得感,从而萌生转岗或辞职想法,造成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动频繁。

(三)工作任务繁杂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在承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参与了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导致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工作繁琐复杂、量大压力大等。在多数高校中,辅导员常被定义为“救火员”“保姆”,这些称呼反映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用辅导员大量时间,并分散了辅导员的主要精力,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注重日常事务的实践性解决,而忽略自身理论知识的积累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升华,从而制约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四)学习主动性缺乏

辅导员学习主动性的缺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繁重的日常事务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时间的不充裕挫败了辅导员学习的主动性。在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学生群体的各种问题需要辅导员处理,而且辅导员还是完成学校、学院等安排的各项活动和任务,过多的事务工作制约辅导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辅导员安于现状,丧失职业理想和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往往应付了事,理论学习被动、应付较多,无法做到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无论是工作任务繁重造成辅导员无法抽身或者主动学习必要理论知识,还是由于辅导员自身安于现状,缺少学习主动性,都反映出当前辅导员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利于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升。

(五)培训效果不突出

高校每年会组织各类校内外学生工作相关培训,一般会先经遴选再选派辅导员参加。针对校外培训,因可以暂时摆脱事务性工作,还可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辅导员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受限于经费、工作任务等原因,一般名额较为有限,无法完全覆盖。对于校内培训,辅导员对校内培训往往采用应付的手段,积极性不高,即使报名参加,因在校内仍需承担相应的工作,出勤率无法保证,种种原因导致辅导员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校外培训的覆盖率较低以及校内培训的不积极造成培训效果不明显,不利于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三、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健机制,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

学校专职辅导员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足额配备到位。严把入口关,在选聘过程中,组织笔试、面试、心理素质测试等,辅导员知识结构尽可能与所任职学院相匹配,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教育管理的学生专业较相近,便于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为健全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并出台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对辅导员的素质能力进行准确评价。考核过程对辅导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照一定比例评定出不同等级的考核结果,在强化工作督导的同时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在薪酬待遇方面,确保实现同工同酬,按照实际工作状况发放加班津贴、通话补贴等,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出台和修订辅导员管理条例,落实“双线”晋升渠道,推动行政级别定级、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政策的落实。

(二)强培训,注重辅导员队伍职业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与学生工作成效息息相关,通过开展校内外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确保各类岗位培训的顺利开展,新入职辅导员通过参加各类校内外岗前培训迅速适应岗位。另一方面,学校结合辅导员工作内容,在校内开展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提升、辅导员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辅导员工作实务与技能、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素质拓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校外交流培訓在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尽可能为辅导员外出学习进修创造机会,加强培训交流的统一安排和指导,通过提交培训心得、开展培训交流会等方式对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做好监督。选派辅导员参加校外的学工方面专题培训,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挂职锻炼以及到其他高校学习、考察,帮助辅导员学习、积累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经验,开阔工作思路。

(三)勤交流,增强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感

为新入职辅导员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通过遴选优秀辅导员与新入职辅导员拜师结对组成学习共同体,让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经历的辅导员互助合作、交流观点、分享经验;通过明确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助力新进职辅导员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发挥好队伍的传帮带作用;举办辅导员沙龙,通过开展主题明确的研讨活动,现场复盘真实的学生工作案例,及时把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及学生思想动态,注重学生工作总结、提炼、交流和研讨,激发队伍学、比、赶、超的内生驱动力。

按照高校学生工作职能分类分块,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团队”,致力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组建“心理健康工作团队”,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成立“学生助学团队”,致力于资助育人工作。辅导员队伍通过搭建模块化团队,加强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工作效率和助力辅导员团队建设。

(四)重研究,促进辅导员实践经验的理论转化

辅导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其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仅仅依靠工作经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新时期辅导员既要有开展学生工作的业务能力,又要有科研能力,在实际工作开展相应的项目研究,通过总结凝练研究成果,并反馈指导工作。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资助育人、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设立专项课题,辅导员申报立项后开展专项研究,助力工作开展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鼓励辅导员申报党建、思想政治研究等类型项目,鼓励辅导员指导学生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科竞赛等,邀请校内外专家为辅导员开展项目申报指导。

组织开展学生工作项目申报工作,项目研究内容需紧密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网络思想政治等方面开展学生工作方式方法研究,打造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紧密结合学生成长需要,组织成立的辅导员工作室创建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协作在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升,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推进学生工作品牌化建设。

(五)展风采,树立辅导员队伍良好形象

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年度考核等工作,推荐优秀辅导员参评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辅导员年度人物、资助工作先进个人等省级学工领域评奖评优,展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发挥队伍中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对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校级比赛结束后可推荐成绩排名前三的优胜者参加广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以大赛为抓手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和业务技能,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很好地展示。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达对青年的希望,青年是被给予厚望的一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教育引导工作至关重要。新时代环境下,辅导员要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学生工作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辅导员在工作中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生品格锤炼、知识学习、思维创新、理想信念建立等方面,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不断提升政治素養和业务能力,恪守职业规范,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12]万海访.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J].鄂州大学学报,2013(1):50-51.

[2][10][11]邱立国.基于“能力标准”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45-47.

[3]赵倩,邓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9,3(3):186-187.

[4]刘征,孙志恋.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培养与提高[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23.

[5]冉亚丽,韩龙龙.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J].时代人物,2020(28):244.

[6][8][9]何丽英.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20(14):12-13.

[7]李勇.立德树人宗旨与高职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创新[J].文教资料,2018(20):93-94.

[13]叶琳.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35-36.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曹庆华,惠州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员,田翠华,惠州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处长。

猜你喜欢

素质能力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提升纳税评估人员素质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报纸版面主编的职责及应具备的能力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