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课》与以小见大写作手法

2021-09-22朱立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最后一课沦陷区韩麦尔

朱立宏

《最后一课》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现实主义小说。小说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普法战争之后法国被迫割让给普鲁士,表达了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不舍,以及对国土被异国侵略统治的愤怒。《最后一课》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展现了战争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普法战争带给法国人的伤害以及法国人民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一、人物之普通

《最后一课》中的人物,无论是主人公还是配角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人物,他们都是不完美的,但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这个民族伟大的品质和精神。

作者以“我”小弗郎士为叙述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我”是一名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有一天因害怕考试想要逃课,最后却没有逃课依然回到了课堂,但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让“我”诧异和内疚。当“我”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时候,就开始懊悔、愧疚,甚至有点舍不得。“我”作为一名孩童,虽然对战争是懵懂的,但对战争后带来的影响却能够深切体会,因为战败,“我”无法再学习法语,这堂法语课成为了“我”的最后一课。

当“我”被韩麦尔先生叫起来背书却没有背出来时,“我”的内心自责又慌张,可韩麦尔先生并没有指责我,甚至反而检讨他自己。韩麦尔先生是一名极其普通的老师,平时对学生比较严厉,但也偶尔会让学生给自己干一些活儿,或者为了自己的事情给学生放假,他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在最后一节课上,韩麦尔先生特意打扮了自己,并且认真严肃地上完了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端正态度透露着他对课堂的不舍,对母语的不舍,对祖国的不舍,但他却无能为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镇上的人,郝叟老头儿、以前的镇长、邮递员,等等,他们忧愁且肃静地听着韩麦尔先生上课,他们这些人也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他们分明已经不是上学的年纪了,那为什么还会回来上课呢?因为他们知道这将是最后一节法语课堂,是他们与法语最后的告别。

正是这些没有什么特别的小人物,共同展现了法国民众在战争之后的态度。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当战争失败,国家沦陷时,他们就会展现出对祖国、对母语的爱,展现出他们顽强的斗志,因为他们深爱这片土地,深爱祖国。

二、细节之入微

《最后一课》中以小见大的手法也体现在作者所安排的各种细节之中。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描写,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在文章第三段中有“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这是一篇关于法国的作品,却出现了“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样的叙述,作者以这样的方式,从侧面暗示了此时普法战争已经结束,法国战败,这里已经是普鲁士统治的沦陷区了。同时,这一细节也为后面的“最后一课”做铺垫,为什么会出现“最后一课”呢?因为普鲁士统治后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能教德语,不允许教法语了。

作者对韩麦尔先生着装的细致描写也暗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老师隆重的着装说明了这一节课对他的重要性,他身上的变化也从侧面显示了他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留恋不舍。还有郝叟老头儿跟着低年级的学生一起拼字母,他感情激动,声音发抖,甚至连声音听起来都有些奇怪。郝叟老头儿的奇怪行为,并不是为了好笑,那是因为他知道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法语了,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想要珍惜这最后一次拼法语字母的机会。而那些同在现场的人即使觉得郝叟老头儿好笑,也笑不出来,他们甚至感到难过,这也是因为他们与郝叟老头儿有着同样的感受。

作者还借助“我”的眼睛,描写了我们在写字帖时,屋顶鸽子的样子“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作者以作为孩童的“我”的心理活动来展现普鲁士对沦陷区的高压统治,并表达出他内心对战争、敌人的憎恨和嘲讽。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以这些不同寻常的细节描写,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烘托小说的主题思想,让小说从一个生活的截面进入到更深的立意中去。“借一斑略知全豹”,《最后一课》中处处不寻常的细节联系起来,就能隐隐窥得普法战争带给法国人民伤害的全貌。这种细节处观大局的写法既是短篇小说的特点之一,也是展现作者精湛的创作技巧的方面之一。

三、内容之日常

都德是18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他亲身经历过普法战争,对战争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创作了大量关于战争的作品,这篇《最后一课》就是其中之一。普法战争对法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灾祸,它带来的创伤是无法弥补和愈合的,如果正面描写战场,其血腥和惨烈程度会使人内心为之悲痛。但《最后一课》并未从正面的战场写起,而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选择了一件生活小事,即从一节法语课堂上法国人民的表现来展现战争之后法国沦陷区的样子。

作者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选取了一件小事,并通过一个孩童的眼睛,描绘这一事件当中所牵连的其他事情,以及其中主要人物的神态和形象,从而展现了大战之后,普通人民生活所受到的影响。由于法国在普法大战中失败,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而普鲁士为其统治,下令该地区只能教德语而不能教法语。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结晶,当一个地区不允许使用自己的语言,而去使用其他地区的语言时,这个地区的原有文化也离消亡不远了。因此语言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法语课堂是法语传授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当法语课堂在阿尔萨斯和洛林消失时,这两个地区的法语会被逐渐削弱,当地人民对法语文化的记忆也会慢慢消去,甚至消失。因此作为最后一节法语课堂,它既是寻常的,因为在过去的无数个日子里,有过无数个这样的课堂;但也是不寻常的,因为它是最后一节法语课堂,往后的日子中,这些沦陷区的法国人民只能在普鲁士的统治下学习德语了。

《最后一课》中,沦陷区的法国人民形象的转变,以及自发的课堂学习都是法国人民对自己母语的不舍。尤其是作者通过一个孩童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他们的情感变化时,更能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因为一个懵懂的孩子,在最后的课堂上都开始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珍惜过去学习法语的机会,他的震惊、懊恼、不舍等情緒更能体现法国人民在国家沦陷之际的痛苦和悲伤。

《最后一课》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更能体现以作者和主人公为代表的法国人民对战争的憎恨、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祖国的依恋,同时,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前后转变也展示了法国人民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

猜你喜欢

最后一课沦陷区韩麦尔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再教《最后一课》
扑朔迷离的《最后一课》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
爱, 用沉默代替挣扎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