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中国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2021-09-17谢宜冰

新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彩墨中国画生活化

谢宜冰

中国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发展时间也较长,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及历史精髓,同时,中国画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应当糅合生活化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学习,从而实现愉快、高效的教学。

本文主要从拓展中国画内容、渗透生活经验、组织生活化游戏以及讲述生活故事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开展小学美术中国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教学质效的优化。

一、联系生活对小学美术中国画内容进行拓展

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其内容不应仅限于传统国画题材,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所创作的中国画表现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因此,美术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自己身边的人、物、景融入到创作题材和内容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画出河边小桥、校园内的树木等,也可画出自己的爸爸妈妈、同学等人物;或是展现出生活当中的某个场景,如自己的房间、公园一角等;还可以着重描绘某一节日与活动,比如欢庆儿童节、快乐的春游等。要注意的是,教师需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与表现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画内容;要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勇于实践,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做到推陈出新,赋予作品更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所创作的中国画内容更为多姿多彩。

二、引导学生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渗透生活经验

大多数小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前都没有真正接触过中国画这一绘画形式,因此会感到十分新鲜和好奇,特别是对绘画所用的工具、材料及表现手法等,会产生浓厚的兴致。此时教师就可以牢牢把握这一点,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新鲜事物的天性,告诉学生如何挑选好用的工具及材料,让学生自主到生活中去寻找和采购。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便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自主投入到生活中,运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开展中国画的学习。

在传授学生选择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国画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带有生活化色彩的优秀创作,使他们在鉴赏的过程中慢慢探索和发现,找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特殊效果。学生在发现之后,会相互进行交流,讨论其中特殊效果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从旁进行点拨,与学生互动,确保学生对中国画所用工具和材料形成大致了解,并懂得其特殊性。当学生学会质疑和自主思考后,便能更好地汲取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课堂上開展实验活动,例如,让学生在宣纸上滴水、墨汁与颜料,了解宣纸的吸水性与渗化性特点。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创作出一幅幅彩墨中国画,充分实现生活经验与绘画的结合。

三、以生活化的游戏开展中国画教学活动

小学生通常都喜欢玩游戏。进行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生活化的游戏与中国画练习技巧相融合,让学生边玩边学,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方法。

比如,教师开展彩墨绘画的教学,无需刻意而死板地让学生练习绘画技法,可以设计一些彩墨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玩耍。学生只要尽情地“玩墨”“玩笔”,控制好使用彩墨的时间及用量,并发挥出水和宣纸的作用,就能创作出各式各样的彩墨图画,形成变幻多姿的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还能逐渐掌握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以及色破墨的中国画常用技法,从而将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出来,加强创造力和想象力。再比如,扎染法也是中国画教学中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法,其中又分为画前扎染、扎后浸色以及用笔涂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水墨或是彩色来渲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同时联系实际生活,绘制出生动有趣的中国画彩墨作品。另外,教师还可从简笔画着手,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把握简单线条的运用,并画出各类图案与表情。比如,画一只小松鼠,就可以将其头部画为字母O,把上肢画成V,身体为大O,下肢为数字2,尾巴则用S来表现,最后加上眼睛与耳朵,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便跃然纸上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不仅让中国画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乏味的技法练习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画的魅力和乐趣。

四、将生活故事融入到中国画教学中

进行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作品欣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中国画优秀作品,均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并且还能展现当时人们的自然观与审美意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故而,教师应把中国画背后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展示出来,结合相关的生活故事,让学生产生深切的感受与体会,继而加强学生的理解。我国的国画发展史十分悠久,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画家,也有着许多经典的生活故事。将这些故事引入到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活化的色彩,不仅通俗易懂,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眼界,让中国画的相关文化知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王羲之吃墨、徐悲鸿三顾茅庐、齐白石础石化泥、唐伯虎潜心学画以及顾恺之吃甘蔗等故事,让学生充分领会到中国画这门艺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再从中学习各类表现方式与笔墨技巧。此外,在开展中国画教学之前,教师也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准备,以分小组的形式去搜集自己喜爱的画家作品,了解背后的故事。等到正式开展教学时,再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同学分享,在小组内彼此交流,介绍画家的基本情况与作品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集思广益,从多个渠道了解中国画里的有趣故事。如此能促使学生积极去寻找生活中的故事,并将其与中国画相结合,在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吸收到伟大画家的生活思想,理解他们作品的巧妙构思,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讲到齐白石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齐白石“不倒翁”的故事,之后再让学生自主绘画出不倒翁的各种姿态,确保学生真正实现从生活故事中进行学习。

综上可知,在进行小学美术中国画的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对中国画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游戏开展中国画教学活动,并将生活故事融入到中国画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彩墨中国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中国画
儿童创意彩墨“学习六步法”探究——以彩墨课《梦想小镇》为例
彩墨绘草本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彩墨游戏
书画名人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