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即时反馈系统的阅读理解挑战性学习设计

2021-09-17郭枫烽

新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景阳冈反馈系统武松

郭枫烽

参考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将阅读理解划分为四个层次:信息提取、直接推论、诠释整合、比较评鉴。其中信息提取和直接推论属于低阶思维层级,诠释整合和比较评鉴属于高阶思维层级。阅读理解的挑战性学习,即由高阶思维层级问题引领,覆盖低阶问题,由文本获得资讯,再到超越文本的反思。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很多学生缺少独立表达的机会,让许多教师也缺少一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的反馈机制,话语权常在少部分学生中流转,其他学生只是跟风而动。即时反馈系统的引入,将为课堂提供更多样的互动方式。

一、即时反馈系统的一般作用

即时反馈系统是一套既能即时反馈,又能实时量化的工具。配合国际阅读素养测试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能快速以视觉化图表呈现学生作答结果,并利用此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更多形式。即时反馈系统的常见作用列举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采用即时反馈系统进行学习反馈,形式较为新颖,学生乐于使用。教师可借助软件平台,实时看到未反馈学生,并予以帮助、提醒;学生之间互相看到反馈进度,未反馈者由此产生一种紧迫感,更主动参与。统计结果全班共享,学生既为和多数同学作出同样的反馈而高兴,也会为偶尔特立独行的选择而沉思、反刍。教师还可以隐藏学生的反馈明细,让学生可以更放心、更大胆地表达真实的学习情况。

(二)反馈测验,评价调控

即时反馈系统改变了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成效的现状。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及反馈结果,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通过率,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以帮助更多学生。如:高通过率,采用课堂对话,迅速梳理要点;中通过率,组织课堂讨论,再碰撞思辨;低通过率,给予学习支架,分步引导。如此调整,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可以选择最优策略对学生进行辅导,突破重难点,提升学习效率。但即便是基于诠释整合、比较评鉴这类指向高阶思维层级的测验,即时反馈系统仍对学生思维有所局限。在基于即时反馈系统的题型设计中,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学生的综合思维过程,被给定的几个答案备选项替代,他们只需通过“分析”,反推说理。

二、即时反馈系统诱发反思的作用——以《景阳冈》为例

(一)开放式诱发反思

学生初读《景阳冈》一文后,教师根据文中主要内容,抛出问题:“武松打虎的壮举一夜之间就传开了,武松成了英雄。如果武松没有在酒家喝酒,他傍晚时还会独自上景阳冈吗?他还能成为打虎英雄吗?”写下一条你认为最主要的理由,并通过反馈器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反馈统计,学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和自己的观点相反,这对学生的思考产生了冲击,他们需要进一步求证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们也有信心继续思索下去,因为他们也發现,还有一部分同学和自己的观点一致。此时,教师可迅速引导学生:静读课文,细细品味,从文中找出判断的依据,并作上批注,在稍后的交流中认真倾听不同的声音。反馈结果给予了学生更清晰的交流目的,在思考的交锋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得以延伸。

(二)支架式诱发反思

《景阳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感受名著的魅力。关于武松的性格分析,是教学难点。武松在酒家畅饮后执意上冈,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更表现了武松的个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写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作了铺垫。武松如没有在酒家喝酒,还会不会在傍晚独自上景阳冈?显然,思考的落脚点应该落在人物的性格上。在公共交流的环节,教师先请学生分享思考的过程,然后将学生的思考过程提炼成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最后再汇总整理。学生主要集中思考四个要素:目的、武艺、酒量、性格。其中,目的是事件要素,另外三个是人物要素。哪一个要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呢?借助即时反馈系统,学生立即就这四个要素选择反馈。不论学生是否集中选择“性格”,最后都能回归到人物豪放、倔强、无畏的英雄性格上。

通过这个课堂案例可以看出,基于即时反馈系统,开放式诱发学生反思,生成多元思考;支架式诱发学生反思,聚集问题核心,减少了课堂不必要的发言与讨论,将深度学习不断推进。

三、基于即时反馈系统的阅读理解挑战性学习设计基本思路

(一)把握学科本质,寻找比较对象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了解和运用,即认知的输入、加工、输出的全过程,也是提升思维水平的训练过程。无论引入何种模式、何种技术,都须把握学科本质,确定学习重点。比较策略,可以从语言的特点、结构的异同、表达的差异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视角,也为即时反馈提供数据模型。寻找比较对象可以有如下途径。

1. 情节假设与原文对比——以《景阳冈》为例。原著描述了武松在阳谷县一酒家畅饮之后,借着酒兴上冈,徒手打死猛虎的故事。假设武松没有在酒家喝酒的经历,他还会执意独自过冈吗?

2. 学生预测续写与原文结尾对比——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隐藏原文结局: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老屋就一直没有倒下。另精选三类学生预测续写的结尾:老屋又遇到了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老屋没有倒;没有小动物再来找老屋,老屋孤零零地倒下了;老屋太老了,它实在支撑不住,倒下了。

3. 同类作品对比——以《在柏林》为例。《在柏林》在一节没有硝烟的车厢里,表现了战争灾难的主题。《战火中的中国娃娃》同样是表现战争灾难的主题,描述的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疯狂轰炸上海火车站,火车站瞬间成为人间炼狱——硝烟滚滚,满是焦黑残缺的难民遗体。

4. 原文与有关影视剧对比——以《草船借箭》为例。在课文《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了然周瑜的险恶用心,但不动声色,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影视作品再现了借箭的恢弘场面,在感观上更吸引观众。

5. 不同版本对比——以《牧场之国》为例。在统编版《牧场之国》中,作者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不仅是介绍、突显荷兰的特点,还是对荷兰美景由衷的赞叹。苏教版将文题变更为《田园诗情》,而且结构不同,“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只出现了一次。

(二)富有挑战性、多元性、趣味性的问题设计

以上比较对象的呈现均指向阅读理解的核心内涵——语言特点、人物形象、篇章结构、思想意涵,由此产生的问题,需要高阶思维中的诠释整合与比较评鉴方可突破,这就具备了挑战性。比较策略的运用,从生本视角来看,顺应儿童好胜、好强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可以将原文结尾与其他三种结尾同时呈现,并提问:“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作者写的结尾?”学生不仅要考虑结尾的语言特点是否符合前文风格,还要考虑篇章结构是否相似、上下文是否衔接自然等,问题难度高、角度广、趣味足。

(三)课堂即时反馈激励与引导聚焦

不同思考结论的统计图表,让学生看见了全班思考的动向,由此反刍自身探究的内容,修正探寻的方向,从而逐渐聚焦到学科本质内容上。即时反馈更为教师提供了决策参考,为教师推进学生深度学习调整了启发策略。

基于即时反馈系统的阅读理解挑战性学习设计,既是开放的设计,又是聚焦阅读理解本质的设计。它让教师成为学习的设计者,也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掌舵者。

猜你喜欢

景阳冈反馈系统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基于ZigBee技术的交互式智能教学反馈系统设计
武松:喝酒好赚钱
武松的醉与不醉
观笼中虎
一种用于生物刺激反馈系统的新型刺激电流源
基于WiFi-SMS的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PCI 2501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反馈系统
词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