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团改革背景下团校教师的转型发展:问题与策略

2021-09-17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团校对象转型

石 雪

(上海团校,上海 200083)

一、问题的提出

团校是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后备干部和青年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大部分地方团校在运行发展过程中过分强化学历教育,弱化了党团属性,存在着掣肘、偏离主业等突出问题[1]。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此作为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改革纲领[2]。在7月6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要切实加强党的群团工作,保持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2016年8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3],明确指出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4]。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提出牢牢把握团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并提出改革应聚焦“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定位[5]。根据中央下达的群团改革工作要求,目前绝大部分团校需要剥离现有的学历教育业务,其学校性质、办学方向、管理体制、业务模式、授课对象等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真正回归为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共青团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主责主业。

团校教师作为团校组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各级团组织专职和兼职团干部的知识传授和思想引导任务,而这些团干部又对全国八千多万共青团员起到先锋和核心的作用。团校教师是共青团开展政治教育最重要的骨干人才和最稳定的智力队伍,承担着团组织与青年工作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转化的重要任务,是青年群体树立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觉悟的精神导师和领路人。因此,团校教师要及时调整方向、顺应改革潮流,自身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将直接影响团校今后的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也将决定其能否完成引领青年群体的重要任务。对此,为了应对团校改革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团校教师必须实现由高校学历教育向团干部培训的职能转变,在身份认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授课对象等方面均作出重大调整。这也给团校教师的自身发展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知网中以“群团改革”为主题检索论文,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14篇博士论文,108篇硕士论文,857篇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为91篇)。已有论文的研究问题多聚焦共青团工作路径创新、群团组织以及群团改革本身属性等,有关团校教师的转型困惑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在深入全国团校教师队伍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力求探究在群团改革背景下,团校教师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团校教师在解决转型问题、谋求发展中应该采取的策略,以此为他们应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提供相应的实践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2019年首届全国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共有来自中央团校、23个省级团校及7个城市团校的48位团校教师参加。笔者将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中央团校和省级团校的18名团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因城市团校及部分省级团校不存在由学历教育向团干培训转型的过程,所以这些学校的教师不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从学校来看,本次访谈对象涵盖了中央团校及11所省级团校。从年龄层次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2人,30—40岁的教师7人,40—50岁的教师6人,50—60岁的教师3人。从岗位职能来看,本次研究访谈专职教师8人,兼任教学与行政职务的教师10人。从职称来看,参与本次访谈的团校教师中,初级职称有13人,中级职称有4人,高级职称有1人。因此,本研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在学校、教师年龄、岗位职能、职称方面尽量做到均衡分布。

(二)研究工具

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将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中央团校及省级团校的18名团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6]12。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并用NVIVO 12软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同时用扎根理论分析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三)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本研究采取开放式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在访谈开始前,访谈者询问受访者学校改革情况以及进度,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您或者您所在团校的其他教师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惑有哪些”“您在解决转型问题、谋求发展中采取的策略”。访谈在征得参与者同意的情况下录音,每场访谈持续约60分钟。

2.数据分析。访谈数据收集完成后,共由三名研究人员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转写。为保证录音转写文本的可靠性,由访谈者核对转写文本,并随机抽取30%的转写数据进行再次核对。

之后,将18份有效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2 对原始访谈材料进行分析,并依据扎根原则,自下而上进行三级编码。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我们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对所有访谈文本进行编码[6]207-210。本研究中的访谈数据在第一个问题“团校教师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共产生12个开放式代码,在第二个问题“团校教师在解决转型问题、谋求发展中的策略”共产生16个开放式代码。

二级编码(又称关联式登录或轴心登录)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展示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6]207-210。本研究将第一个问题获得的12个码号进行关联,在关联式登录中形成5个意义类属;将第二个问题获得的16个开放式代码进行关联后产生5个意义类属。

三级编码(又称核心式登录或选择式登录)指的是在所有已经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核心类属应该具有统领性[6]207-210。依据扎根理论原则,本研究的核心类属为“主观原因:团校教师在思想转变、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方面面临挑战;客观原因:制度保障和职能定位存在不足”“老师本身的努力(思想、知识、技能)和学校外围保障(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都必不可少”。

三、团校教师转型发展:问题与困境

如表1所示,针对第一个问题,将开放式登录中获得的12个码号进行关联,形成了5个关联式编码“思想转变问题、知识储备问题、经验缺乏问题、制度保障问题、职能定位问题”。在核心式登录中,将第一个问题的核心类属界定为“主观原因:团校教师在思想转变、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方面面临挑战;客观原因:制度保障和职能定位存在不足”。以下将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个层面切入,进一步分析团校教师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表1 “团校教师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编码表

(一)主观因素

1.身份认知偏差引发心理落差。首先,团校教师转型面临的最大思想问题,是对改革后身份发生转变产生的困惑及缺乏准确的定位和认知。由于很多教师在团校长期从事学历教育,已完全适应学历教师的身份定位,对于从学历教育转型到教育培训而产生的角色变化多持有消极情绪,主观上不愿转、不想转,存在“适应性恐慌”和心理落差。接受访谈的老师纷纷表示担忧:“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到这个学校的初心不是做团干部培训,而是做某个学科的老师来的。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十多年,二十多年,老师已经很熟悉自己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知道自己的理想目标,自己在做很喜欢的事情。转到团干部培训,与学历教育有差别,心理上有一些落差,不知道能否适应全新的身份定位。”(访谈对象7)“你说我工作二十几年了,你转型搞个新的东西我怎么办?”(访谈对象3)

其次,从教育目标来看,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向培训对象传授推动党的事业及团组织建设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包括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强化授课内容的政治性,将政治觉悟、政治标准作为第一要求,这与学历教育以专业技能传授为主的目标存在较大区别。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团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学历教学,业务上偏重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自身存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度不高的现实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对以政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产生抵触情绪,为转型带来了一定的主观障碍。

2.专业知识欠缺导致本领恐慌。学历教育是以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综合、通用的培养,而干部教育培训注重从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和党团工作专业技能等方面出发,在进行政治素养培训的同时兼顾业务能力的培养。有6位团校教师表示,由于学历教育剥离所产生的学科专业调整、教学内容的变化,使得专业性成为教师自身转型的一大障碍。部分团校教师因专业背景不对口、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从而出现本领恐慌。“老师要一桶水才能给学生教一杯水。自己只有一杯水,教一杯水,你心里哪里有底呢?”(访谈对象7)“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理科老师,专业性似乎是自身转型的一大障碍。如何由一名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转型为团课教师,这看起来跨度很大,转起来难度更大。”(访谈对象18)

此外,还有团校教师表示:“很多团校以前主要从事学历教育,所以团青研究是不足的,所以团委有些研究也不交给团校来做。”(访谈对象5)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团校均以学历教育作为工作重心,在团青领域的研究从基础条件、能力水平和人才梯队方面均存在较大缺失,某些地区甚至出现团委不敢将团青研究工作交给团校做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团校没有充分发挥青年智库和青少年研究阵地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团校作为团青工作的主阵地的建设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3.教学模式转变造成经验匮乏。从教学对象来看,学历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着眼点是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干部教育培训是根据组织计划要求、工作岗位要求和受训者自身需求,向受训者传授专门知识和专项技能,其授课对象是各级各类团干部,与青少年相比,他们有着更加丰富的工作经历及实践经验。因此,团干部培训更加强调“即用即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团校教师在授课对象由青年学生变为团干部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现场把控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形成形式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时间可长可短的授课特征。目前,很多团校教师不仅对教学对象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把握不准,而且面临着缺乏实践经验、授课理论与实务层面的具体团工作很难实现有机结合的弱项,教学方式难以实现有效合理转变。“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就会存在闭门造车的这样一个问题。”(访谈对象10)

(二)客观因素

1.制度政策缺失形成发展制约。目前,大部分团校的具体改革政策尚未最终确定,教师转型缺乏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导致很多团校教师难以在短期内明确未来改革后的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处于迷茫、焦虑和不知所措的状态,不敢主动尝试转型工作。其次,现阶段除中央团校设有一套专门规范的教师晋升渠道和职称评定机制外,其他省级市级团校系统均未设置符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特点的职称评聘体系和转聘流动渠道,造成团校教师缺乏合理的晋升途径和有效的上升激励机制,难以激发教师主观的前进动力。此外,团校教师还面临着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缺乏管理制度支撑等问题。

2.多重工作角色致使精力分散。现阶段很多团校要求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兼任带班班主任,还必须完成自身的科研任务,长期处于“双肩挑”状态,多重工作任务集于一身。频繁受到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和非主责工作的干扰影响,容易导致工作精力分散,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潜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心开展个人专业研究,甚至会对其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有老师表示:“对于我来说,我现在就觉得时间不够用。你要成为领导口中的复合型人才,还是蛮难的。我现在整个精力分散太多了,所以讲课这块现在是我的一个短板。”(访谈对象6)

四、团校教师转型发展:策略与路径

在本部分研究中,同样将开放式登录中第二个问题获得的16个码号进行关联,形成了5个关联式编码“转变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团青科研能力、协调发展教研资水平;参与交流培训,开拓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在核心式登录中,将第二个问题的核心类属界定为“老师本身的努力(思想、知识、技能)和学校外围保障(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都必不可少”。(见表2)

表2 “团校教师在解决转型问题、谋求发展中的策略”编码表

(一)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提高政治站位

首先,团校教师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团校姓党”的基本原则,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坚持“党旗所指,团旗所向”,把团的工作融入党的事业大局来思考,使团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在大局中运行,并且成为服务大局的重要力量。“我觉得这个转型不能只是课讲好、文章写好,这些知识是浅层次的,政治转型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就是拔高了,提高站位了,站在党的角度来讲。”(访谈对象2)

其次,团校教师应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深刻认识到从事学历教育的高校很多,但只有团校是培养共青团骨干、培养青年骨干的院校,这也是转型为团校及团校教师带来的机遇。坚持“有为才有位”,不能“等、靠、要”,培养团校教师造就自我净化、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作为、自我奋斗、自我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自觉行动。

再次,要处理好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关系。团校教师不能脱离团员青年,就像鱼儿不能脱离水一样。团员青年队伍是党组织的预备队,是党的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团校教师工作实践的来源、工作动力的源泉。应当站在党的青年工作主阵地这个高度去看待群团改革,站在历史传承、青年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巩固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应对角色转变。

(二)提升团青科研能力,协调发展教研资水平

首先,着力提升团青科研能力,努力构建学术共同体。团校的定位是“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其研究领域主要是青年工作,研究对象主要是共青团员和青年。对此,团校教师应践行“用学术讲政治”的核心理念,努力把握青年成长规律,研究青年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职业特点、发展特点,突出时代特色,解决现实问题,构建学理框架,夯实科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构建学术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将团校打造成为团青理论的研究阵地。

其次,找准专业切入点,促进教研资水平协调发展。专业不对口是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有3位教师表示“只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转型也是有一定突破口的”。“我们学校的一位计算机老师为讲好团课,将自身专业扩宽钻透,在研究多媒体与青年的领域中狠下功夫。如今他讲授的一门课程已经成了团课培训课程体系中最贴近青年、最生动活泼的精品课程。”(访谈对象18)在找准专业接口的同时,团校教师应注重教研资相互促进,以实现能力水平的综合协调提高。用调研成果与科研论证充实教学内容,将团课课件开发与青年智库建设对接,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团青专家、青年智库人才。同时,要以科研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把科研课题和团基层实务工作相衔接,将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应用到团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团领导机关的具体工作及决策规划建言献策。

(三)积极参与交流培训,开拓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团校教师应热爱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要建立团校教师到基层团组织交流挂职的常态化机制,了解熟悉基层团组织实际工作和团员青年的需求,加强工作历练,增长实践经验。有四位访谈对象提到可以尝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培训学员及所在行业单位加强交流互动,主动贴近联系团员青年,深入了解他们工作实践中的困难诉求,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我上课前跟他们聊一会儿,课间有时候休息我也会跟他们聊一聊,有些团干部也会加我微信,他自己也会跟我聊,反正聊聊就都聊出来了。在给团干部讲课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你打得到他们的痛点。这个很要紧的,不然他会觉得你跟他们是有隔膜的,所以这个就是平时要多关心多积累。”(访谈对象11)

其次,应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教学交流和传授活动,积极推动业务能力和经验方法的共享和借鉴。团校教师要建立广泛长远的学习视野,积极吸收党校、中央团校、各地区团校和干部行政学院的先进教学理念,通过参与选派培训、微团课大赛、教研活动、“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全面强化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尽快实现从高等教育教学到干部教育培训的业务转型。有两位访谈对象表述了参加比赛、教研活动与“传帮带”对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帮助。“因为那时候有团课大赛,也征求了他的意见开始磨课,这是最初的尝试。后来发现他自身的努力加上磨课还挺成功,所以说就在全校推广,事实证明还是很不错的。”(访谈对象16)“我就觉得其实‘传帮带’挺重要的,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我觉得我还比较幸运,我碰到的领导都是挺好的。他们属于学术范儿的,经常会告诫你一下,课应该从怎么样的角度去讲。”(访谈对象1)

再次,应紧贴实际,构建特色鲜明的团干部培训教学模式。在学习和借鉴党校培训经验的前提下,探索建设既有别于党校,同时又突显团校特色的党性教育培训。积极开发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培训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参观教学相结合,把被动型单向授课与主动型双向互动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入脑入心,真正提高培训实效。

(四)建立健全顶层设计,细化完善政策保障

现阶段,团校教师群体存在着对个人各种利益问题的担心、担忧。如果这些利益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很难解决思想问题。所以在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引领的同时,团校也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以此从根本上消除客观存在的条件制约和教师本身的主观顾虑。对此,首先,团校要从顶层设计角度进一步明确团校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现实定位,为教师自身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引领和明确导向。其次,团校要积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在考核评价、职称评定、薪酬待遇、奖惩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必须尽快出台具体细化、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撑与制度保障,让团校教师在职级晋升、收入待遇、个人发展方面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以有效地增强教师自身的发展愿望和前进动力。最后,团校要为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积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术素养,搭建更多学习互动平台,提供更广泛的研修与交流,促进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获得全方位提升。

(五)优化分配任务负担,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教研工作是团校的核心职能任务,是团校教师转型后的主责主业。针对团校教师兼职行政事务工作过多过重的问题,有访谈对象表示:“我们要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定位好角色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访谈对象3)对此,团校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做到各有侧重,例如分类建立专业班主任团队和教学研究团队。一方面,引入现代化的团队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提升班主任团队的专业管理能力,更好地为团员青年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另一方面,努力创建和完善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有效减轻当前团校教师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教研工作中。以此,才能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和学术水平,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和学员管理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团校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五、结 论

在当前群团改革背景下,在各个团校剥离学历教育、恢复主责主业的过程中,团校教师在思想转变、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方面面临主观挑战,团校在制度保障和职能定位方面存在客观不足。根据Demerouti提出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工作由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两类特性组成。工作对员工存在损耗路径与增益路径两条影响路径,过高的工作要求会损耗员工精力,造成工作倦怠。[7]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团校在改革后从政治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对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政治性上,要求团校教师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自觉坚持党性原则,着重突出以政治培训为核心的目标任务。在专业性上,要求团校教师加快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水平,其中既包括自身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的全面深化,也包括教学领导力和教学能力的不断完善。团校转型后,团校教师面对工作要求的巨大转变,普遍存在本领恐慌以及适应性恐慌。Demerouti还指出,工作资源的匮乏会增加员工完成工作的难度,工作资源的补充能够缓冲高工作要求对员工的损耗,并且更能在高工作要求下,提升工作投入与动机水平。[8]因此,当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发生转变时,学校也应及时提供相应的资源供给,例如通过政治培训加强团校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通过科研和教学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此激励团校教师在思想上产生自发性的转变与发展,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实现个人成长与提升。

猜你喜欢

团校对象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社区居委里的“挂职小干部”——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居委挂职小干部”少年团校实践课程
在少年团校里“实”践——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少年团校“居委挂职小干部”实践课程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开办少年团校 做好推优入团工作——学习《少先队改革方案》(十)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如何做好行业团校的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