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35 例

2021-09-17熊平梁寿林

药品评价 2021年14期
关键词:银杏叶神经功能脑梗死

熊平,梁寿林

1.庐山市人民医院,江西 庐山 332800;2.樟树市清江医院,江西 樟树 331200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急性病症,大部分患者发病急骤,血管在短时间之内闭塞,导致大脑的供血突然中断而引发相对应的组织坏死。临床统计得出,急性脑梗死发病突然,有一大部分患者都是在睡眠或休息时突然发病[1]。在发病几个小时之后就会达到高峰,使患者出现眩晕、头痛、半身不遂、吞咽障碍、恶心、呕吐、二便失禁等等症状,严重患者会很快进入昏迷状况,病情表现严重。对急性脑梗死要坚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尽可能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和梗死。很多患者抢救后血管再通,其缺血区域的供血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灌注损伤,因此对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是关键。临床认为,胞磷胆碱钠胶囊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可以进入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2];而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液的黏度。所以在患者急性期的治疗中,本文分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庐山市人民医院2020 年1 月至2021 年3月收治的7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1)观察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范围62~85 岁,年龄(72.82±8.04)岁,病程范围1~5 d,病程(2.38±1.03)d;(2)对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范围61~84 岁,年龄(73.12±7.68)岁,病程范围1~5 d,病程(2.61±1.05)d。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者或其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研究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本文患者均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符合《脑血管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当中的原则[3];(2)所有患者具备有CT、MRI 等影像学诊断依据;(3)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且在发病后12 h 以内入院治疗;(4)所有患者发病到研究开展均不足6 个月;(5)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且具有较高的配合度。排除标准:(1)合并脑出血、颅脑外伤等其他严重的颅脑病症、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神经功能评分>22 分[4];(3)严重的肿瘤、冠心病、血液系统疾病;(4)因其他原因或疾病而导致的严重躯体症状的患者;(5)对本文所应用的治疗药物不耐受;(6)严重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器质性病变;(7)精神类病症、沟通交流障碍。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积极对患者降颅压,清除氧自由基。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治疗中进行抗感染,并且维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注射用纤溶酶(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 022110;规格:100 单位),以100~300 单位的药物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500 mL 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在此基础上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0,规格:0.1 g),0.2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 070226;规格:5 mL:17.5 mg(含银杏黄酮苷4.2 mg)]。70 mg 溶于10 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 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 周,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0~42 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躯体症状。以MRS 评分表评价患者的躯体症状,评分为0~5 分,0 分:完全无症状;1 分:有轻微症状,但可进行日常活动;2 分:轻度残疾,无需照顾,可基本自理;3 分:中度残疾,在帮助下可生活自理;4分:重度残疾,需帮助来满足自身需求;5 分:严重残疾,卧床失禁,需要特殊关注和持续护理。(3)康复效果。根据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患者的康复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个等级。①伤残程度为0 级,神经缺损程度减少超过90%,则基本治愈;②伤残程度为1~3级,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45%~90%之间,则显效;③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18%~44%之间,则有效;④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不足18%,则无效。康复有效率=(①+②+③)/35×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以例(%)表示,通过Ridit分析检验,标识Z值;NIHSS 评分、MRS 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与症状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分,)

2.2 康复效率

治疗后,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vs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这种病症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脑部出现的缺血和缺氧状态,进而使相对应部位出现梗死,导致脑部形成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部位的神经功能会因为缺血和缺氧状态而丧失功能。临床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尽早纠正相关梗死部位的缺血和缺氧状态,以便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但是很多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后依然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智力障碍、感觉障碍等严重的不良表现。有统计表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和脑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脑组织损伤存在必然的关联[5]。当前脑梗死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发病率,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相当高的一种病症。

为了促进患者更好的转归,应采取合理有效的药物对患者提供干预。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脑梗死急性期要坚持寻因求本的原则,有效的补偏救弊是救助该病症的关键。对患者应用神经保护类药物能有效改善缺血之后的再灌注损伤脑细胞,这也能帮助患者对缺血区域血液供应加以改善,可以提升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对缺血半暗带的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和M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躯体症状的改善。胞磷胆碱是常用的神经保护类药物,有研究证实,这种药物可以对大鼠的神经功能产生良好的恢复作用,可以充分对慢性缺血性、缺氧性脑损伤、神经损伤等病症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6]。还有数据表明,胞磷胆碱可促进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使其行为学评分得到改善[7]。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是银杏钠酮和黄酮甙类[8-9],应用到人体后,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用药的安全性更高。这种药物在人体中可有效诱导儿茶酚胺的释放,促使前列腺素和细胞内皮因子生成,可实现对脑组织动静脉扩张,增加机体的血流量,也可对脑部血液循环加以改善[10-11]。药物在作用人体时可以控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充分降低血糖的黏度,使大量的红细胞涌入到人体的脑组织中,有助于增加人体脑组织的供氧,还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进而实现对神经缺损状况的改善[12]。这两种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充分的发挥协同作用,使作用效果被最大化的激发,同时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整体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银杏叶提取物和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躯体症状,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银杏叶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与银杏叶的约会
银杏叶离天空很近
书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