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触对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效果的影响探讨

2021-09-16罗冬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初筛通过率优良率

罗冬萍

(佛冈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清远 511600)

0 引言

在新生儿群体中,听力障碍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先天性障碍,在众多先天缺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听力障碍的出现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早期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和检测措施确认新生儿的听力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在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继而促使新生儿更快的恢复至正常状态。现如今,我国筛查新生儿听力工作仍然处于摸索状态,在听力筛查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对听力筛查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比如心理、身体、环境等。新生儿抚触属于新型保健服务模式之一,因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而使其受到了广泛欢迎。因抚触可以刺激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经由脊髓传到脑部,让人产生松弛舒畅的感受,所以通过抚触,不但可以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更能够调节情绪反应,达到平衡,促使新生儿处于更加容易睡眠的状态。本研究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0例顺产出生,体重正常,无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则分析了抚触对听力筛查初筛效果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9年8 月至2020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0例顺产出生,体重正常,无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单纯行常规筛查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行常规筛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78例和72例,胎龄37-42周,平均(39.22±2.31)周,日龄3-5天,平均(4.01±0.23)天,体重介于2500g~4000g之间、平均(3121±21.55)g。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83例和 67例,胎龄 37-42周,平均 (40.66±2.11)周,日龄 3-5天,平均 (4.11±0.19)天,体重介于 2500g~4000g之间、平均(3112±22.56)g。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行常规筛查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包含及时更换尿布、对包被的松紧程度予以检查、喂奶等。

观察组在行常规筛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抚触护理具体方法如下:于新生儿出生1天后进行抚触护理,1天2次,具体展开时间为沐浴后和进食后1h。展开相关检查前,挑选较为安静的环境,有效控制噪音和温度。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抚触护理前修改指甲、清洗双手,并涂抹润肤油,抚触时动作轻柔,力度适中,持续15min,在新生儿出现不适应症状时立即停止。采用棉签将新生儿耳道分泌物擦拭干净后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耳向上,护理人员向后下方轻轻拉耳垂,通过MAICO 客观听力筛查仪探头轻放在外耳道进行听力筛查。若显示屏显示为“通过”即表示通过,若显示“未通过”即表示不通过,针对不通过新生儿进行重复测试,三次未通过则提示为初筛阳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以及新生儿测试状态。通过MAICO 客观听力筛查仪探头轻放在外耳道进行听力筛查。若显示屏显示为“通过”即表示通过,若显示“未通过”即表示不通过,初筛成功率=两次筛查成功例数之和。新生儿测试状态可分为三个评价等级,即优、良、差,其中优主要指筛查过程中新生儿始终处于安静状态;良主要指筛查过程中新生儿左右轻轻摇晃头部;差主要指筛查过程中新生儿处于躁动状态,哭闹。优良率=优占比+良占比[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分别为123(82.00%)、135(90.00%);观察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分别为144(96.00%)、148(98.6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组间比较(n,%)

2.2 新生儿测试状态对比分析

对照组新生儿测试状态优良率为84.67%,观察组新生儿测试状态优良率为9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新生儿测试状态组间比较(±s)

表2 两组新生儿测试状态组间比较(±s)

组别 病例数 差 良 优 优良率对照组 150 23(15.33) 47(31.33) 80(53.33) 127(84.67)观察组 150 10(6.67) 14(9.33) 126(84.00) 140(93.33)χ2 / / / / 5.754 P////0.000

3 讨论

听觉系统内传音、感音、对声音综合分析能力的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的情况称之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的出现会导致听力不同程度的减弱,以耳鸣、听觉过敏、耳聋以及幻听为主要临床症状[2]。听力障碍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从而使孩子在智力、认知、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及个性与情绪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滞。若听力筛查不及时,则可能导致患儿错过最佳的干预及治疗时间,甚至导致患儿彻底失聪,因此早期筛查听力障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对患儿病情康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新生儿实施听力障碍筛查的过程中,由于测试时间、新生儿测试状态、新生儿外耳道情况等多种因素会对听力筛查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积极优化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的状态,提升筛查通过率,减少重复筛查,缓解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分别为123(82.00%)、135(90.00%);观察组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分别为144(96.00%)、148(98.6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测试状态优良率为84.67%,观察组新生儿测试状态优良率为9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抚触属于新型保健服务之一,采用舒适抚触有效刺激了新生儿的皮肤与情感,而这类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输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较好的心理反应。换言之,抚触可稳定新生儿的情绪,缓解焦虑,提升了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促使新生儿在测试期间处于良好状态[4-8]。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应用抚触会对初筛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即可显著提升初筛通过率、初筛成功率,且改善了新生儿测试状态,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初筛通过率优良率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不同剂量区间三维γ通过率分析
静态调强计划参数对放疗Gamma通过率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