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四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21-09-16黄凯

河北画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育人社区服务

黄凯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这涉及到未来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其中需要解决以下根本问题,那就是培养的目的、内容及方式,与党对高校的思想和政治等多方面领导息息相关。高校党建需要明确育人育才的指向性方针,那就是为党为国,这既是高校党建的使命也是责任,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要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明确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创新时要贯彻守正的理念,让二者实现高度融合,让育人工作实现提质和提量并举。现阶段党建共建已成趋势,高校与地方也应积极开展合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要求实现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协同育人,“三全育人”改革也对此提出了更进一步要求,这也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对共建共治的必然追求,对高校党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能够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覆盖面和深入性方面得到强化,同时也能够让基层社会治理出现新发展新动向。

不管是在高校建立的党组织,还是在社区,都属于基层范畴,属于党的根基组成部分。高校与社区党建实现共联共建,能够畅通二者间资源流动,使得二者的优势能够出现叠加效应,对高校而言,社区党建能够提供育人的实践空间,通过社会服务活动能够强化师生素质素养,提升党员干劲和能力;对社区而言,来自高校的师生党建工作者能够为社区党建工作带来新动向新活力。二者的联合共建能够达成“人才共育”的目标,同时也能实现“社区共建”的任务,这也是新时代党建的创新之处,对于地区服务及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提升意义,让社区和谐得到新成果。

一、“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的意义

(一)“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需要

在党务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党建的重要性,这是由社区的基层属性所决定的,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因此具有执政基础的特性,基于此,社区党建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其长远性和全局性作用,将之作为系统性工程纳入治理范畴。开展高校与社区党建间的板块化协作共建,能够突破社区于高校间的时空隔绝,打通社会与高校间的资源流动渠道,使得优势资源能够实现高校互补,让社会资源能够被高校更充分吸收,而高校技术人文资源也能够被社区更有效利用。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人才及教育等多方面资源优势,提供教育培训项目,让社区居民素质素养得到有力提升,以居民利益为切入点让生活质量更高更安全;组织文体活动进社区,让社区居民与高校师生在文体活动中进行交流,师生党员要活学活用自身知识和特长,让美德和文化浸润其间;通过志愿者活动,引导师生深入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并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社区服务水平的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提升;通过师生进社区,让校园中更具科学性和文明性的理念观点及生活方式能够影响到社区居民,改善其精神和生活面貌。通过高校与社区党建共联共建,能够引入高校资源活化社区氛围和繁荣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发展,促进其发挥,让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得到新进展。

(二)“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总书记已经进行过多次阐述和强调,不仅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有过相关论断,同时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相关定义,认为教育首先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足党的领导,并将教育目标和任务进行绑定,让教育系统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工作中要面向党和国家的未来,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这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义,同时也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基础。学校党建工作抓好抓牢并将该方面工作融入办学治校的基础事项,使得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党的教育方针内容。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其所辖地方也是重要的思想阵地,需要牢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并加强领导,深入指导,让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建共管的新局面。高校与社区开展党建共联共建,正是对新时期育人工作的响应,同时也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落地实践,能够让高校始终明确和贯彻社会主义育人育才的任务和目标,让办学方向始终与社会主义需要相一致,使得其成为社会主义育人和育才的坚强阵地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让高校与社区党组织都能强化党群意识,让党建工作出现新风向新创新,让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新增长,对党的执政具有重要影响。

(三)“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高校工作要始终贯彻立德树人这个关键核心,明确教育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在一般性教学目标和任务之外贯彻并融入思想政治内容,让育人具备持续性特性并实现全方位进程,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和改进期。2017年国家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是对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全面盘点及指南,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进行深入明确,指出其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意义和地位,并就其基本工作原则进行阐述。之后教育部又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显而易见该文件是对前面意见在实践落地时的工作细化规范和要求,之后又出台《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方位、细节化来开展“十大育人”体系构建,并对各类型各区域试点工作列出重要指导内容和方针,一体化育人机制框架初步拟定,让高校育人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看到效果。而高校与社区开展党建共联共建正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能够发挥协同育人效用,让试点工作取得更多收获和更大成功。

(四)“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迫切需要提供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新内容和新创新,这不仅是群众利益所系,同时也与党的领导性密切相关。关于基层显著意义这一点,总书记早就有过深入阐述,认为基层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同时也是矛盾的来源,同时基层也是承托党的核心和基础力量,因此要毫不动摇毫不放松地坚持走基层路线,使其长远化,并充分发挥其固本作用。社会治理要脚踏实地就必须走进和融入社区,这就需要具备服务意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同时让社区管理紧跟时代,让能力和效率得到双重强化,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和新方法,让基层社会治理打开新局面实现新格局的突破和创新。高校与地方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协同育人根本出发点在于育人,而在推动育人工作的同时对于地方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与能力也都具有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的主要方法

明确党建指导和引领的地位及重要性,以此为前提开展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在该方面湖南省高校已经有所行动,创设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等机构和组织已经初显成效,作为党建互动的载体,在与社区等其他具有密切地域性关联的党组织间的协作共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共享共创的发展,探索形成“四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树立大党建观念,在党建共建共联过程中,要让能力得到强化,同时在活力和合力方面也要得到充分提升,在实际共建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建的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实现服务的整体化和团体化,让共建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实现真正的共享合作,并打破学校与社区等多类型组织和机构的壁垒,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流动畅通。在育人共同体构建中,要充分协调和统筹各方资源,可以通过党建联盟专题联席会议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在各方协商基础上对《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进行确认并签署,使得“共同体”的活动能够实现规范化运作,并立足于此让区域党建一体化不再是空中楼阁,落地生根,形成互联互融新格局。

(一)送理论进社区,培养社区党建工作人才

需要对学习形式提供新思路,同时对学习载体进行新创新,这中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理论联学”机制,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多种交流学习平台,使得党课学习一方面能够形成水平更高的讲师团,另一方面也能让党课学习与工作生活不相冲突,以“讲习夜校”等方式开展。党课讲师团的来源多样,既可以是高校教师,也可以是在职干部,同时也可以是优秀“五老”,这样能够实现党课的多样化,既可以实现基层党课学习,也可以让党课走入课堂,并可以实现常规化党课学习机制,如每月开展1次等。形成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新风尚,不光党员干部要展开深入探讨和学习,也要让居民和师生得到广泛熏陶和培养,让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保持常见常新;当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够有机会到社区中去,可以采用校区与社区进行党建结对的方式,让各种党务工作者都能够在其中得到培训机会,实现服务群众的初衷;社区党建需要积极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并以之为题材展开主题宣讲,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微故事、微党课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榜样和建立典型,使得正能量得到弘扬。同时,开展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党建项目研究1项,实现党建工作校地共建。

(二)送技术进社区,配合社区基础建设工作

充分协调学院相关教学和行政资源为社区提供技术服务。统筹由建筑系组建“设计下乡进社区”教育实践团队开展美丽庭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由建筑工程系组建“技术培训进社区”教育实践团队开展工程职业技术培训需求调研,开办免费工程技能培训班;由管理工程系组建“工程造价进社区”教育实践团队开展项目建设咨询服务或特色园区开发造价咨询服务;由市政与路桥工程系组建“道路技术进社区”教育实践团队举行路况检测调研,提供道路设计、维修、和施工预算服务;由建筑设备工程系组建“水电技术进社区”教育实践团队,结合设备维修和线路检测服务开展社区水电线路科学规划设计。广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讨,组织动员相关专业师生团队多次实地开展立项社区的规划现状、人居环境、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的深度调研,提供技术服务。

(三)送培训入社区,培育社区儿童美育基础

以促进校外志愿服务项目化为目标,与周边社区建立“社区儿童义培俱乐部”长效校地合作志愿服务机制,统筹安排各党总支以教学周为轮值周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到周边社区和小学开展课外辅导活动,教学目的和形式别于学校的正常课程教育和社会培训班,重在普及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性情。主要在每周末面向社区内所有儿童分年龄阶段开设绘画、书法、英语等入门培训班,旨在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教授课程相关的基本技法,发掘特长和潜能。与社区建立严密的场地和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俱乐部正常开放、有序教学、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四)送温暖到社区,陪伴弱势群体健康成长

以校地志愿服务合作、服务社区群众为主,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街道, 开展志愿服务。每月组织志愿者以参与“我是志愿者我来帮”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到联点共建社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家庭开展送陪伴、送温暖、健康讲座等活动。开展“扶智”行动,每年暑期和周末组织教师党员和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对社区留守儿童、事实孤儿开展心智和课业辅导。

三、“高校+社区”党建共建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社区党组织能力有限导致作为不足,使得党建资源无法实现综合集中和统筹兼顾,党建工作开展困难,影响力覆盖面及深度都有待提高。当前板块型党建正在加速推进,其中社区与高校党建齐头并进式交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关键在于对体制机制的强化创新,主要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社区党组织要认识到自身主导地位,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着力解决社区党建资源不足问题及力量机制虚弱无力状况,让社区党组织在促和谐、促发展方面发挥更有用积极作用,在聚人心方面更具聚合力进而实现服务群众的目标,这些都需要社区党组织认识到自身主导性位置,积极助推板块型党建构筑成功,使得条块之间有效且积极融合并形成以块为主的组织结构。为此,需要对社区党建规划进行针对性设计,提供统筹安排和方案,积极联合各方党建力量一同建设党建活动基地,并发挥地区性特色创建各类型党建主题活动,实现板块间的联合行动,使得党建发展更协调更集中,让有效的资源在共享机制带动下发挥更大效用。同时,板块型党建可以尝试开展党建联席会议等联动发展模式,也可创设社区工作指导咨询委员会等工作发展模式,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要积极创新,如开展社区议事协商会议机制构建,又如可以设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模式等,形成党建共商共议的友好氛围,让服务群众成为共同行动,让困难问题实现共同解决提升效率,使得文明共创成为共识性认识。二是高校党建要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履行其被赋予的中间地位,以高校的特殊性为背景让党建具备更广泛而深入的示范带头作用,辐射更大人群。一方面构建高校和社区板块共建链条,创设多类型社会服务活动并以之为共建载体,如“四送服务”等,让校外社区党建活动常规化。打通高校和社区党务工作兼职通道,让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够更深入接触社区党建,并在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同时也有效培养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党建也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处高校优势,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及管理的技术,把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引入其中,让党建工作紧跟时代大势,走上党建科学化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主要生活场所都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这也让社区成为社会管理的另一基层组织,而其中社区党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服务等多个公共工作方面都具有显著意义,但社区党建往往存在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等多方面问题,由此产生“小马拉大车”情况,无法发挥更有用更全面的促和谐、促发展作用,在服务群众上存在力不从心状况。要在社区党建资源不足、力量分散与社区党建事务繁杂之间实现平衡,可以借用板块型党建来完成,社区党建要充分利用地区高校的优势,与高校党建实现共联共融,让党建资源和力量之间的统筹和整合成为可能,形成社会转型期党建工作的新亮点,这是立足于时代的新创新。现阶段时代快速发展,党建工作也需要积极应对社会转型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构建更为深邃和宽广的发展视野,让全面性、系统性成为可能,让整体发展变成现实,使得社会力量都能在党建工作中发光发热,形成新时代党建新格局。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社区党建和高校党建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通过“高校+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四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的理论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当前党务工作在学生中发展迅速,学生党员队伍不断扩增,为了让这些学生党员拥有更多认识和服务社会的机会,亟需社区党建来提供更多相关途径和渠道;另一方面,高校和社区党建间存在互补关系,高校党建可以利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党建提供新兴技术及人才资源等内容,而社区党建则可以为高校党建提供前面所提及认知和服务社会渠道。由此可知,高校党建能够促进和推动社区党建新发展,而社区党建具有更大场景提供高校党建创新优化,使得二者间达成同频共振。社区和高校都应立足自身,以自身优势为导向,寻找党建共建中的最佳融合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党建的新创新和新亮点,要让社会服务作为主战场载体,构建多类型服务渠道如“四送服务”等,从实际情况来看,社区与高校党建的共建共融创设中已经出现了多点开花的现象,如二者为高校学生提供的依托社区形成的大学生实习或就业创业基地等,其他类型的党建活动基地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科学化发展的社区服务中心等;另外,高校党建由于其特殊的管辖范围形成的管理模式能够为社区党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对社区党建项目具有启发意义,能够让管理程序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并打造鲜明的服务特色。

猜你喜欢

育人社区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社区大作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