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爱同行

2021-09-15李琼女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高标签爸爸妈妈

在成为一名老师后,我满怀期待,怀揣着理想,开始了我的教育之路。我的QQ签名也因此改成了“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整个世界。”借此来勉励自己:心中要有爱,眼里要有光,让爱和光照耀着我的孩子们。然而,我很快就遇到了令我头疼的辅导个案。

“老师,小高又发疯了!在跟同学打架!”

“老师,小高又没交作业,催了也不交。”

“李老师,你们班小高同学上课又没听讲,走神现象十分严重啊!”

几乎隔两天,我就接到一次这样的投诉。纪律性不强、作业潦草糊涂、着装不整洁、爱动手打人等就像无形的标签一样,贴在了小高的身上。我找他聊天,也向家长反映过孩子的情况,但是收效甚微。

直至有一次,他气冲冲地来办公室找我,双眼通红,留着眼泪,像是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大战。他边哭边委屈地说:“有好多人都在班里骂我,一直骂我,最后还打我。”这是小高第一次主动过来办公室找我,看着他这么伤心的样子,我很心疼。我让小高坐了下来,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后背。慢慢地,他平静了下来,想问讲述了整件事的过程:一开始只有一個同学骂他,小高骂回去了。没想到,这引来了好几个同学的不满,也开始说小高的不是。小高被激怒后想通过这种方式和大家抗衡,发泄内心的不满。

我感受到小高的愤怒和孤独,是长期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导致他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他似乎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斗士,要和所有同学对抗。这种焦虑感与不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我询问他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怎样。在小高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了解到: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爸爸也会大声地吼他,有时会打他打得很凶。妈妈工作很忙,下班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弟弟。他感觉爸爸妈妈更爱弟弟,一点都不爱他。说着说着,他又哭了起来。我心疼地把他搂在怀里,轻轻地拍拍他的背,让他尽情地哭。等他平静了之后,我告诉他,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我会找他的爸爸妈妈谈谈。可见,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时,他内心是委屈又不安的,这份不安的感觉会让他变得更加不自信,情绪容易激动。

其实,小高是一个性格内向而敏感的孩子,很缺乏关爱。他既渴望与同学交朋友,而因为方式不恰当总是被误解。他遇事比较容易激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以拳头表达心中的不满。这导致同学们对他有时候是敬而远之,有时候是集体捉弄。

随后,我在班里上一节“如何与同学相处”的心理健康课。课堂上,我设置了一个抽盲盒的活动环节——抽到谁的学号,就表扬谁。

有的同学表扬小高跑步快,有的同学表扬小高美术好。听了同学们的表扬,小高愣住了。随后,嘴角开始露出了微笑。或许正是同学和老师们的表扬让他感受到善意和温暖。但要彻底改变同学们对小高的标签印象,仅仅依靠一次心理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他建立自信。为此,我在课堂上给小高机会回答问题,并且多次表扬和肯定他,有时候还会请全班同学为小高的进步而鼓掌。

偶然一次机会,我在课堂上请他朗诵一个文段。令人惊喜的是,他读得非常好,饱含感情,声音洪亮有力!当他读完时,课室里齐刷刷地响起了掌声。大家都觉得他读得太好了。小高害羞地笑了,那应该是一种有成就感的笑容,多么灿烂迷人。从此之后,但凡有朗读的机会,我都邀请他起来朗读。没想到,有一次,当我提问谁能把这首诗歌朗读好时,孩子们自发地喊出了小高的名字。那一刻,我知道了,小高的优点被同学们记住了,他不再是一个时时处处被贴上不好标签的孩子了。这样的进步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争取以一带多,继续撕掉那些不合格的标签。我请他担任了早读领读员的工作,每天提醒同学们大声读书,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同时,他还帮忙督促同学文明有序地排队打饭。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中,小高逐渐建立了自信心,与同学的相处好了许多。他不再总是一个人独处,是不是看到他和同学们交谈得还比较愉快。但有时候还是会特立独行,不太擅长与同学交流。为此,我又联系了小高的家长,希望家长能给孩子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并要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陪伴他的时间多一些。

慢慢地,我看到小高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多了,课堂听讲也专心了很多。这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我真为这一改变而高兴。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尽管不是刻意的,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一句称赞的话语,也可以影响一生;一束关注的目光,也有无尽的力量。在教育路上,我愿时刻以爱温暖学生。

广州市逸景第一小学 李琼女

猜你喜欢

小高标签爸爸妈妈
撞钟
尺子——“小高”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只撞三次钟
爸爸妈妈,我能行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