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丛书评价系统浅谈

2021-09-15刘娜刘晓云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体内容评价

刘娜 刘晓云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 评价 内容 主体 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校《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这套丛书无论是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方式上都遵循了课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适切的评价内容

本套丛书在内容选择上完全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涵盖了课标推荐篇目,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年龄和能力进行了扩展、排列,形成了科学的体系。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选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因此除了经典的古诗之外,我们不仅精选了《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节选)、《千字文》(节选)、经典寓言故事中易于儿童诵读的章节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国学底蕴;同时也考虑到中、高年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7-9年级的部分经典古诗文、毛泽东诗词、《诗经》《论语》中的经典名篇、古文名句收录其中,为小初衔接助力,使小学高年段学生与初中所学的内容逐渐接轨,便于形成更完备的经典诗文储备系统。

2.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经典诵读的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为主。所以诵读评价主体除了单一化的教师群体外,更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同时不只局限在学校里,家长也应该用行动陪伴、支持孩子。在日常诵读评价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要作用,家长起辅助作用。首先,由家长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时是否流畅,是否能够大概理解意思等。每一关的诵读先由家长督促完成,然后在评价表中签字。其次,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包括字音是否正确、诵读是否流畅、能否背诵经典等。在校时,同学们之间互相检查诵读,达成标准后由同学签字。教师每日对学生诵读的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诵读时的字音、腔调、音律等方面并提出改进标准,最后按照完整、正确、流利、感情、声音五个不同的维度综合评定,给出星章等级。

3.趣味化的评价方式

为了方便学生使用,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我们精心设计了《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经典诗文诵读通关文牒》,以线装书的装帧,竖版的排版格式彰显经典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们积极诵读踊跃冲关的兴趣和热情。按照年级和内容难度分为六级(每级即为一个学年),每级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又分三关(等级),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依次冲关,使学生在一篇篇诗文“过关”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我们还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评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诵读进度,老师可根据班级情况分批进行评价总结,充分赋予老师因材施教的自由。每通过一关之后由老师印上专用章,正式宣布冲关成功,带给学生极大的荣誉感,从而更好地继续投入到下一关的诵读之中。同时还编排设计了拓展阅读板块,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诵读教材之外的诗文时,自己也注意整理积累。

除了采用冲关的形式以外,我们还结合各种竞赛、活动和游戏进行评价。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伴比赛,比赛形式不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比赛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比赛可以提高他们的诵读热情,使他们共同进步。另外,我们还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气氛,让学生在具体的诗文情境中展开诵读之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通过这种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具体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又让教师的评价显得更生动多样,提高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每学期还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成果展示,这也是检查学生诵读效果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精神面貌、朗诵的声音、朗诵的流畅度、展示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一般以年级为单位,班级与班级之间配合、协作共同完成。

4.课程化的评价模式

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已经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除去每天借助早读和语文课前的零散时间诵读和检查评价之外,各年级每周专门设立一节阅读课,教师在学期初就先规划好本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和进度,按照本班学生诵读的实际程度,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指导诵读、冲关检查和诵读展示,遵循评价方式趣味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规则,各年级统一要求,将经典诗文诵读的评价纳入学生期末语文综合素养考评体系,从而形成了课程化的评价模式。

同时,还针对各个年级每学期的诵读内容,制作了荣誉证书,祝贺学生在“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学习中顺利完成该年级该学期课程,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冲关”过程中继续努力,早日通關。作为学校的一门校本课程给予学生认可,从而让他们更重视也更积极地投入到经典诗文诵读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刘 娜 刘晓云

猜你喜欢

主体内容评价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