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建议思考

2021-09-15杨科赵霞佟珊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河北现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社會稳定、经济建设和大众利益。

民革河北省委员会提出,近些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问题。

据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14万人;2020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40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突破900万人,比2020年增加了35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后近年来河北高校出现一种新现象,一些河北高校毕业生临近毕业不急着去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也不忙着继续“考研、考公务员”,而是处在一种整天无所事事的状态,或者想着等到毕业之后再去找工作,或者在毕业之后很长时间处在一种未就业的状态,或者对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迷茫,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目前处在这种状态的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被称之为“慢就业”现象。这种新现象反应了大部分河北高校毕业生对未来社会的产生恐惧和逃避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仔细分析造成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具体成因,而且还要认真思考并且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帮助河北高校毕业生把握好就业的节奏,进一步促进就业引导机制的完善。笔者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了造成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主客观原因,仅供大家参考。

一,客观原因

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这种现象从宏观上来讲,主要有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文化的转型等客观原因。一份河北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些大学毕业生表示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选择“先思考,慢就业”,而他们的父母也比较开朗,建议自己的孩子先考虑清楚再进入社会工作,这就说明经济条件、文化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引起的。河北高校专业设置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协调,导致高校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现象依然存在,正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不得不把自己的目标放到深造方面,最终加重了就业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的矛盾。

二、主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看,这种新现象作为一种对职业的决策,不但反映了河北高校毕业生自己的就业意愿,同时也受到家人们的期望、亲朋好友等因素的影响,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利益。根据中国青年报关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为的调查得知,有6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都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去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有35%的高校毕业生设想“错峰”就业,有34%的高校毕业生觉得自己能力水平不高,想要通过深造的方式来弥补短板,还有28%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想着等到对就业市场有充分了解的时候,规划未来创业。

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1.加强对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有人把“慢就业”和“间隔年”做了一个类比,觉得它们之间存在相通的地方,都是一种工作上的间断。不过它们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国外很早就对“间隔年”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据国家相关研究报告得知,有不少“间隔年”的雇员在辞职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职业规划,雇员只想着在这段时间内脱离原有的工作轨迹,然后跟着自己的意念走。

而“慢就业”的河北高校毕业生并没有一个既完整有相对成熟的职业经验,他们对自己和职场的认知不够成熟,更需要加强对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来形成真实和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加强自己的认知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以培养人才为重点的河北高校,应该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要注重对“慢就业”倾向中的有关群体的关注,帮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构建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尽早树立职业目标。河北高校教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比如,可以通过对学科或专业的划分标准,邀请一些导师或专家去河北高校开展有关就业的专业讲座和实践指导,为高校毕业生描绘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前景,有效管理时间,促使他们朝着职业目标前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渠道,让大学生去企业实习,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促进职业生涯指导的良性循环。

3.心态调整,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如今变化之快的职业环境中,不可能有一种一直不变的好岗位。如果高校毕业生一味的去追求心中所想的工作岗位,不知道作出合理的职场妥协,最终达不到当初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标,从而导致心理落差。在跟高校大学生交流的工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高校大学生一般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对于自己不想从事的工作的理由是非常充分,说的井井有条,不过对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却感到非常迷茫。

据生涯建构理论得知,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每个人都是职场生涯的主角,只有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通过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还要时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眼光放长远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进而才能实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综上所述,河北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产物,我们要正确应对这种新现象,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提速增质,这就需要个人、学校和社会团体一起努力,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帮助河北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促使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和自己的发展需求。

本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JRS-2021-1087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杨科 赵霞 佟珊

猜你喜欢

河北现象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梁丛
孙婷婷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