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能力的提升

2021-09-14魏奕鑫

职业时空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魏奕鑫

摘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多媒体平台以及教学软硬件等现代信息化设备,将系统的教学方法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学全过程,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最大化。而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评价,针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发展,将信息化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逐步被国家所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指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通过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 的支撑服务体系,不断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包含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将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材料、课程、教学过程、教学平台等相融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使教师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增加教学技能,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进已有的教学方法,多方位评价教学及课堂,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在通过对文献的搜索及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研究不多,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评价这一方面,但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的首要阶段,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指导教师更好地梳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做好前瞻性分析,因此對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更是重中之重。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要素

(一)评价标准

相对于教学评价有标准,教学设计也应有其相应的评价标准。而信息化和教学设计的结合,理应是为了信息手段更好地融入教学,将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利用评价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笔者在对文献的梳理过程中,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标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所设计的情境是否科学,整体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合理预判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评价阶段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又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信息化环境在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巨大潜力,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得以优化。由此可见,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直接关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步骤,对其划分阶段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及工具去评价改正很有必要。参考教学评价的阶段,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也可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方面进行。

(三)评价内容

内容是反映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梳理。因此,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的评判应紧紧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不仅要评判教学前学生的学前水平,同时也应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学习效果;教师是否将信息化手段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整合是否合理;是否对学生做了前侧性了解,能够使教学计划的实施简单易行;是否能够使不同阶段的学生掌握大致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四)评价工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做结合,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而评价工具的使用,也可将信息化工具融合进来,例如学习档案电子化可供家长教师同时了解、微信及qq通讯工具、信息化教学平台、电子试卷、各视频直播平台等,教师可积极发挥各平台的功能优势,探索多方位评价模式,将它们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多元化地利用评价工具,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意识薄弱

教师自身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意识是发展评价的重要一部分,只有教师自身意识到了评价不仅是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教”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师自主进行评价的动力。在访谈中得知,有的教师比较关注教学评价,而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环节,教师则不予过多的精力。在对某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观察时发现,该名教师是通过在上课过程中,及时的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以及互动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评判,以此来修改教学步骤。但是通过访谈,得知该名教师并不会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过诊断性了解,课堂结束时,也多是以作业的形式去验证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概念不清

评价的主体不同,自然评价的对象也不同。通过笔者的了解,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评价较为熟悉,往往会将信息化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混淆。教师单纯的将教学评价等同于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评价侧重的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对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要素进行评价,而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部分,而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进行评价,所以两者有本质上区别。因此,使教师明确评价的主体不同,评价的对象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三)教师忽略评价阶段的过程

通过对一些教师的访谈,发现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三个阶段,教师们更着重于总结性评价,是站在一个完成的角度去审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妥当,以便在下个班授课时做些修改调整。三个阶段的评价是为了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应只是重视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步骤会引导教师的教学设计沿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四)学校管理层对评价不够重视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加强管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对教学进行一个设计及评价,践行素质教育,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现学校重视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的数量、内容是否达到要求,而针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以及如何开展评价、评价哪些方面,学校并未有更为完善的管理办法。

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能力的建议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要把提高自身素质与整个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及其评价能力,通过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及时了解自身在哪些理論知识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方面的知识。其次,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公开课以及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知识联动、资源共享,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时吸取他人的教学优势,促进专业发展,改善教学活动。最后,还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将信息化手段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比赛,借助于真实的比赛促进自己不断思考和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意识到教学设计的评价对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2.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能力,教师应积极进行反思。其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进一步优化自己所惯用的教学思维和习惯,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储备库。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和评价,教师可及时地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某堂课以及教学效果等差强人意的原因。再有效地结合信息化手段,融合于整个教学设计中,对固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转换,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学习欲望,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二)学校方面

1.组织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方面的培训。学校应采取多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邀请专家进校培训、网络平台培训、校内分享培训、跟岗实践观摩、教师外出培训等方式结合起来,为校内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途径。首先,学校可以邀请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方面的专家进校培训,为学校教师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其次,可在培训过程中按照学习能力及教师年龄的高低分层次,要求年轻的、接受能力快的年轻教师接受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培训,整理关于此方面的相关概念理论,每周固定的时间帮助其他教师进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最后,老教师也可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年轻教师,这是因为信息化是辅助教学过程,而老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更丰富、考虑更全面,对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帮助。通过形成这样的互助形式,逐渐扩大辐射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分享它们在教学上的心得,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借鉴“2+1教案策略”。“2+1教案策略”是由北师大所提出的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管理的办法。“2+1教案”是指形成两次教案,其中的“2”是指:一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编写的教案,一次是通过教师的修改所呈现出来的阶段性教案;而“+1”则是指实施于课堂过后的一个修改教案的步骤。通过进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发现自己所写的教学设计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是否有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是否有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活动设计得是否完善、课堂互动是否生动有趣、学生是否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等问题,进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随着国家倡导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教育教学中,且随着线上教学平台及软件的广普及、广覆盖,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变革,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变得更为快捷方便。而这进一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供给、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动性,改善教学活动,始终将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着学生来设计教学,无一不体现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这一步是先行阶段,也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对其做一整体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教技〔2018〕6号,2018-04-13.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Z].教技〔2012〕5号,2012-03-31.

[3]  张剑平,李慧桂.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09): 33-3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浅谈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现代交换网课程的设计理念
案例教学模式下《自由体位分娩》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究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