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14郭艳玲秦睿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

郭艳玲 秦睿

【摘要】辽宁省是海洋大省,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是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语言服务内涵为基础,分析语言服务研究现状,探究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旨在提高涉海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构建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为了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海洋强国关于海洋开发的先进经验及技术,以提高我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因此,涉海领域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语言服务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语言服务是来自于西方的一个概念,过去一般是指语言翻译业,主要为翻译界所关注, 而且大多是从产业角度着眼。国外学者Piekkari论述了语言对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结构、权利以及沟通的影响。Tan 和 Gartland认为语言应该成为公司的战略,语言能力应该成为公司的资产。Pym、Dunne、Cronin、DePalma等分别从翻译与本地化,全球化,语言服务的角度论述了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和语言服务变迁和语言管理。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语言服务的内涵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语言服务的内涵进行诠释。根据《2016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语言服务是指跨语言、跨文化信息转换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在对语言服务界定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语言服务的研究。文秋芳认为国家语言能力涵盖 “国家语言资源能力”和“国家话语能力”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此领域的研究。此外,赵世举、屈哨兵、黄友义等学者也对语言服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国际化和文化走出去,促进对外交流和话语传播方面,语言服务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并且创造了积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中指出:中国语言服务的未来发展需要一个新的“三走三跨”战略 ,即“走出去”——跨语言的服务,“走进去”——跨文化的服务, “走上去”——跨平台的服务。根据中国语言服务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做好语言服务需要培养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具有较强语言服务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包括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单纯的语言内能力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对语言内能力的研究成果尚可,但对语言外能力的研究尚少,还缺乏系统性,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还没有形成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因此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三、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构建的意义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海洋资源开放进程,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大连海洋大学是辽宁省涉海高校,肩负着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辽宁区域海洋产业服务培养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重任。我校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翻译(涉海英语/日语笔译),翻译是主体,涉海是特色。该领域依托我校海洋和水产的办学特色,以“涉海類大学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为核心理念,开设了海洋经贸翻译和海洋科技两个研究方向,与我校海洋科学、海洋经济、海洋水产、海洋文化等涉海领域研究相互融合,互为支撑,人才培养强调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辽宁省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服务。因此,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者必须了解语言服务能力构成体系。因此,本研究的意义是拓宽语言服务能力的研究空间和疆界,丰富研究范式;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服务辽宁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快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反思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得失,探讨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模式;提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优化建议,推动培养适应语言服务行业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几所涉海高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研究计划及研究程序,对于研究过程中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对比,得出研究结论,为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奠定实践基础。通过走访、访谈、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学生学习期间各项语言能力增长程度、对语言能力教学总体满意度、对培养院校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提出的建议等情况。此外,对我国有语言服务需求的政府机关及涉海企事业机构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调研,了解现代语言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探究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基本情况及语言服务能力建构的主要问题,为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在实证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查阅语言学相关文献,并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实证研究所提供的数据等实践基础,主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以语言内化和外化特征为依据,在语言内能力基础上,探究语言外能力,构建包括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的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并深入研究语言内能力及语言外能力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涉海领域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将影响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语言服务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见下图),旨在提高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能满足语言服务行业需求的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具有较强语言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涉海翻译人才,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是由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两部分组成。源出语水平、目的语水平、百科知识、翻译技巧等要素构成了语言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本地化服务能力等要素属于语言外能力。翻译是源出语和目的语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源出语是指可以引导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在翻译中是指原著作者在原文本中所使用的语言。目的语是指由源码编译或汇编所得的语言,在翻译中是指译者在译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如若英译汉,则源出语是英语,目的语则是汉语。译者的源出语水平和目的语水平是决定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语言内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百科知识和翻译技巧也是语言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百科知识是指译者所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及常识知识。广义的翻译技巧是指译者所掌握的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等提升翻译质量的技巧能力。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娴熟的翻译技巧对提升翻译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语言内能力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涉海翻译人才还需要具有语言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属于语言外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者得体的交际行为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翻译归根结底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譯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语言服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翻译技术手段对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对提升语言服务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能力是翻译领域语言服务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涉海翻译人才要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还需具备本地化服务能力。由此可见,单纯的语言内能力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涉海翻译人才必须具备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才能满足服务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结语

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以语言内化和外化特征为依据,开展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的研究,构建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体系,旨在提高涉海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培养能满足语言服务行业需求的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具有较强语言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涉海翻译人才,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王立菲.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戴曼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4]马会娟.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杨志红.翻译能力研究——中国学生汉译英能力实证分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6]达尼尔·葛岱克.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浅议
网络思政教育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