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21-09-14姚丽君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姚丽君

【摘要】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进步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职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好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和思想政治意识的全面综合进步。高职商务英语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不仅符合人才培养需求,也能深入拓展课程内容。本文基于教育实践,以课程思政概述为切入,简要分析了课程思政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关系及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参与主体和教育元素,并围绕课程思政的诚实信用、工匠精神、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意识内容对商务英语课程教育实践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实践中课程思政的落实,不仅有助于商务英语课程内涵的升华,还可以强化课程变革力度,培育出具备良好英语专业素质,同时又有完善道德素养的合格人才。所以,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把握好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梳理正确的教学思路,确保课程教育质量,使得培育出来的全面型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一、课程思政概述

1.概念。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用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方法,把通识类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集中实践教学、专业选修课等不同类别的课程和思政理论课有机整合,保证彼此同向同行,建立协同效应的综合性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开创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也能够为解决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提供着力点。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主要涉及:强化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思政理论素质与政治敏感度,使其可以辩证分析中西方文化,抵制西方不良政治文化的入侵;指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

2.提出背景及意义。一直以来我国特别关注立德树人,知行合一。早在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建立了道德思想体系,主张对学生的仁义礼智信进行培养。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为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培养指引了正确方向。但是在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教育出现了过于关注技能培养而忽略人文修养培育的问题。伴随时代进步和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知识获取途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所需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对学生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信仰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非常突出,成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促进思政理论课程改进创新,注意把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结合起来,在协同发展中引领学生可持续进步。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着力点。推动课程思政落实,将会给学生带来正向指导,引领他们形成高尚情操,塑造家国情怀,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联系起来。

二、课程思政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然无法满足高等人才的培育要求,也不能够确保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效果,只有坚持课程思政的深入落实,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才能够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思政教育的融合渗透效果。如今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进行综合建设,高度强调课程思政的融合,这对于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非常重要。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基础素质和培育目标而言,均和立德树人高度耦合,和课程思政建设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拥有高尚道德品质、人文和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和全球眼界、敬业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素质、社会责任意识等。要达成这些目标,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既要突出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内容,高度关注思政教育的开展,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从而打造拥有商务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课程思政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参与主体

课程思政的落实是一项大工程,为了以此为基础助推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必须要调动各方力量,完善教学参与机制。第一,由高职院校党委领导负责对课程思政的准确方向进行把握,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避免大方向偏航。第二,由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进行教务方面的统筹规划,关注课程思政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确保这一工作的长效运营。第三,由思政教师扮演好学生角色,确保课程思政实施力度。第四,由英语教授挂帅,发挥骨干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其在课程思政中发挥表率作用。第五,由任课教师开展全员学习以及讨论活动,思考拓宽课程思政广度的方法。第六,由学生进行有效归纳反馈,及时反映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以此为依据创新调整。

四、课程思政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元素

正确把握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对于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同时能够给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消除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对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准则进行了概括说明,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所以在课程思政元素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是尊重课程知识特征。在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商务英语学科所具备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特征,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国际。三是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培育目标。德育元素的选择和应用都必须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培育和发展目标,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得到科学化的思政教育指導。四是整合关联性德育资源。教师应该把商务英语课程中存在关联的思政元素结合起来,串联各个要点,防止出现重复情况,有效拓展课程思政内涵。

五、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1.践行诚实信用价值观。诚实信用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开展商务活动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课程思政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应该把抓好诚实信用教育作为首要教育内容,确保立德树人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诚实守信方面的教育指导,强调诚信在个人、社会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古代有名的诚信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例如商鞅立木为信、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再如,在学习“Business negotiation”时,教师可以补充谈判双方应该在义利一致原则之下开展沟通协商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义利一致就是要求在商务活动中坚持公平交易、诚实信用。

2.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高度整合了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精神,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也是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的必要保障。培育工匠精神是课程思政的一项重要要求,和高职人才培育目标高度一致。教师应该抓住课程教学中的时机,进行工匠精神的巧妙渗透,同时提高学生对这一精神内涵的领悟水平。例如,在教学“Jobs and career”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become successful in career? Do you know craftsmanship spirit? What does it mean?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积极回答,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体现工匠精神的经典案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工匠故事,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從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职业观,提高职业素养。

3.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要正确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要对文化有深刻的认知,特别是要建立文化自信。商务英语教师要促进课程思政的落实,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和指导。例如,在教学“Business dinner”时,教育重点是让学生对中西方的餐饮与餐桌礼仪进行正确认识和对比,引出文化差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 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Do you know the eight cuisines in China?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和对照,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感悟传统美食中蕴含的民族气质和智慧,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4.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今大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多个领域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加。教师在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依托如今的教育环境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世界公民素质。例如,在教学“How to establish and keep 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rabs?”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补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国家外交理念,让学生对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不过传统的思政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要求,依托专业课程教学渗透思政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课程思政理念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今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塑造全面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除了要把英语课程创新设计落到实处,还必须找到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确保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融合渗透效果,培养全面型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小球,袁先顺.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现状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125.

[2]郗佼.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J].外语界,2020(2):90-96.

[3]王子涵.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索[J].现代交际, 2019(15):181-182.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唐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36):125-126.

[6]张志元,齐芳.“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9):82-87.

[7]刘瑛.“互联网+”背景下西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交际,2018(23):8-9.

[8]于晓丹.高校课程思政与商务英语融合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2019(14):80-81.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你会选择学习商务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