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困境及优化

2021-09-13李静强健

民族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民族地区

李静 强健

[摘要]社会心理服务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多方参与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情绪调节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心理建设和强化社会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次重大拓展,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项伟大创新。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基于居住地域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形成了具有和谐性、包容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的民族心理,但也因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促进各民族积极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具备接受度高、有效性强和易于推广传播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等现实问题。因此,欲推进与完善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可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系统,引导理性民族认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开展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途径,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民族认知、维系深厚的民族情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不断提高各族民众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构建团结稳定的民族社会环境。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心态;交往交流交融

中圖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5-0041-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20VMZ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静(1963-),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三亚学院特聘教授,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民 族心理学;强健(1984-),女,汉族,内蒙古海拉尔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心理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社会心理服务即社会心理的服务,[1]是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双相契合,亦是将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国家社会治理的学科实践。社会心理学作为研究特定环境下个人或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理论价值体现在认知引导、情感培育、行为塑造等方面,实践价值表现为关注社会心态及其变化、增进人们幸福感与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将社会心理学学科长期积累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技术等系统化地融入社会治理工作,是形塑积极社会心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培育社会心态、疏导社会心理、调节社会情绪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在需求,亦能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真正落到实处。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2021年3月国卫办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了三方面14项任务,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全面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3]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心工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不同学者分别从社会心理服务的体系建设[4]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5]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6]等角度展开了理论阐释与探讨,不同地区、行业、院校也逐渐开启了发展本土社会心理服务的动力阀。全国首批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试点地区分别提炼出“胶州特色”[7]“赣州模式”[8]“西平经验”[9]等社会心理服务优秀成果;公安机关的调解机制[10]疫情期间兵团的心理建设[11]与社会心理服务有机结合,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高等院校[12]中小学[13]普遍建设心理咨询室或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取得卓越成效。

总体来看,我国社会心理服务正朝着专业化、具体化、问题化方向发展,但仍存在有待完善的领域。当前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系构建的解读,重点推广于国家试点城市或发达城市,对民族地区的关注明显不足。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关系体现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民族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心态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心理状态。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对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提高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深远,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建设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从民族学视角对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现状与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本研究在分析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势与困境,并进一步提出推进与完善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途径,以期在不断提高各族民众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构建团结稳定的民族社会环境。

一、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特征

在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中,民族社会心理研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作为民族群体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特定民族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体现了一种群体心理和社会心态。对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是因势利导开展民族社会心理服务的先决条件和关键要素。

(一)民族历史不同造就文化差异心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各民族面对独特的物质资源和社会环境,在生产方式、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蒙古高原自秦汉以来就有众多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形成了以畜牧经济为基础的草原文化。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其社会中保留了浓厚的等级制度,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游牧思想体系。游牧空间的开放性、流动性等特点,使他们不受系统和封闭思想的束缚,主张和尝试多元与差异,并在其中追求和谐与完美。[14]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的东南、西南少数民族,因其温和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发展了特色的农耕文化。部分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血缘宗法制度,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生计方式培养了人们追求稳定、勤奋坚毅的心理品质;宗族观念使人们形成谦让顺从、团结合作的心理特征。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塑造了具有民族特质的思维方式。这些特点在民族群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传承与积淀形成了一个民族别于其他民族的社会心理基调。民族地区社会心理差异的形成并非来自先天的生理基础,而是受各民族长期形塑和习得的民族文化所影响。行为规范和社会符号象征着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信仰体系,并在共同意愿的基础上缔结为社会契约,如果理解不当就会给跨民族交流和沟通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境下,各民族虽然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必然趋势。客观对待这些差异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一是尊重和理解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不能人为地将其夸大或消除;二是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减小或淡化差异。社会心理服务作为有效缓解与遏制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心”思路,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稳定有着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运行效果。当民族间产生心灵深处的沟通与交流时,因文化与心理模式的差异带来的不适感便显得无足轻重,彼此尊重、信任的社会心态将给各民族带来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生态多样促生和谐心理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任何民族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他所依附的生态环境来考察。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又有高原、盆地。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给民族地区民众提供丰富物产的同时,也促生了他们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的和谐心理。

对游牧民族来说,大自然是他们生存的根基、衣食住行的来源,必须用心维护。他们曾采用不断迁徙和流动的方式频繁转场,以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在搭建临时住所时,为不破坏植被尽量选择不长草的空地;采集植物时禁止破坏根部,以保障草场的抗寒力和可再生力;禁止向河流、湖泊内丢弃脏物,以防污染水源。游牧民族生产生活资料均来源于这富饶的草原和依赖其生存的牲畜,因此,他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着生态环境。对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四季更迭是農田耕作的时间表,牲畜的粪便是天然肥料。山地耕作的农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栽种物种地点通常选择向阳、背风的交汇处,尽量种植品种丰富的物种以实现自给自足。[1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部分原有的生产方式已为现代化生产工具所替代,但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观念却通过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宗教仪式等世代传承。自然生态系统已融为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与之和谐相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民族地区民众形成的和谐心理,有力地印证了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深刻意涵。

民族地区因生态多样性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心理,体现了从敬畏到尊重、从依赖到顺应、从对立到统一的均衡发展,蕴含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谐共生的心态既是人与自然的生态观,也是人与社会的伦理情怀。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保障。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对建设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有重大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三)多元文化凝就包容心理

我国各民族在彼此尊重、和睦共处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既相互融合又保持独立的“和而不同”的多元民族文化。“和”与“不同”体现在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的多个层面,在共同和共通中求“和”从而达到“和”,在求同存异中保持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以“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对待每一种文化,形成了包容的社会心理。

各民族多元的文化形态在接触与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接纳,没有多元文化的汇聚就不会彰显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16]各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俗,青藏高原诸民族以酥油茶、肉为主食,江淮以南从事稻作农耕的诸民族以大米为主食;[17]受宗教文化或其他心理原因的影响,不同民族也形成了特殊的禁忌习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忌食猪肉,鄂温克族禁忌用带刃的东西指向他人;[18]在居住环境中,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多居住在蒙古包,广西北部等地以全楼居干栏式建筑为主。[19]正是各民族包容、开放的社会心态,使得千姿百态的物质文化和绚丽多姿的精神文化得以和合共生。

站在民族平等的视角来看,包容的社会心态是化解民族交往障碍,在思想上形成包容意识、生成包容理念、促成包容行为的重要表现,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前提。当然,民众的包容心态并不是对所有行为都采取包容的态度。若民族间出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问题,非但不能包容,反而要坚决抵制。在民族地区,面对多元多样的民族文化,社会心理服务要注重引导民众不局限于单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而要形成稳定、理性的包容心态。这种成熟的社会心态无疑会打破民族间的文化壁垒,增强民族团结,使人们理性地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奠定了理性的思维基础。

我国56个民族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积累了厚重的民族文化与丰富的民族资源。民族地区社会心理具有的和谐性、包容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给民族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大对民族社会心理的研究力度,引入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支撑。

二、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势与面临的困境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相较于西方起步较晚,众多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社会心理服务已从政治话语转变成学术话语,为学界所关注和探讨。将社会心理服务应用于民族地区,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次重大拓展,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项伟大创新。在此,有必要对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具备的优势与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以便顺利地推行相关工作。

(一)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势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在心理诉求、民族文化和分布格局上有异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点。充分开发与利用这些优势,将会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

首先,强烈的心理需求提高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接受度。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牧区和边远山区,受制于当地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信息通讯等因素的限制,给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与之相伴的是渴望改变现状的内在动机和强烈的心理需求。随着民族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们越发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服务有了一定的认识,表现出对提高地区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明确需求。在这一内部需要的驱动下,人们会积极探索、主动寻求社会心理服务,提高了该项活动在民族地区的接受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当人们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会渴望高层的心理需要,追求实现个体内在的潜能和价值。在过去物质资源匮乏的时期,人们内心虽然渴望和憧憬着美好生活,但现实条件却限制了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与进步,民族地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时代民众既敢于追求心理需求,也有了实现满足心理需求的条件。[20]从社会层面而言,随着各民族交融程度日渐加深,民族地区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预防和减少不良心态与极端行为,是全社会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当今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工作,曾经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已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其化解。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心理服务这一“心”方法,对民族地区的心理活动进行预防与干预。

其次,悠久的民族文化增强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有效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并发展成为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入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对有效开展该项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不论竞技类、健身类还是娱乐类的民族体育项目,均会对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1]民族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能使参与者体验到愉快、紧张、兴奋等多种情绪,也是发现不良心理倾向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土家族的跷旱船、壮族的板鞋竞速、达斡尔族的曲棍球等民族体育活动,需要成员的广泛参与,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克服了恐惧心理,宣泄了不良情绪,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无论是本族还是外族成员、相识与否,人们都尽情享受着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在交流与沟通中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社会融入感,实现了身体与精神的全面富足。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大多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群体参与性强的特点,其形式自由活泼、老少皆宜。藏族的锅庄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哈尼族的棕扇舞等舞蹈民族气息浓厚、节奏轻松欢快,参与者在其中相互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不断提高群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舞蹈娱心,心随舞动的效果。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交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求变创新的心理将其他民族元素融入本民族传统舞蹈,这在培养青少年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使他们生成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和接受多元多样的民族文化。[22]民族地区自身的文化优势,为开展特色社会心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最后,独特的民族分布格局有利于社会心理服务的推广。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征。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建造住房的选址一般是在当地政府认可、邻居同意的情况下选定,临近区域内居住的基本都是本民族或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具有宗族或家族的特点。这样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折射了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微观层面上为个体搭建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结构,使社会心理服务更容易被推广和传播。

生存在以小聚居形式成立的民族区、乡镇或是民族村、街道的人,依托显性或隐性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或者道德规范。宗族或家族的长辈往往通过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或宗族活动,掌握当地文化的主导权。这一内生性的群众力量可让老百姓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民众心理发展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群体亲近意识的影响下,当社会心理服务获得了宗族或者家族长辈的支持,可使当地民众更容易被动员,积极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的建设中。在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建设,服务者要充分尊重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者家族的图腾文化,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依托独特的民族分布格局,借助空间上的向心性和凝聚性,可实现心理服务以点带面的快速推广效果。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然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将有利于社会心理服务在民族地区有效地开展与传播。

(二)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面临的困境

基于民族地区的特点与文化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理解认识程度、人才队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挑战。

首先,对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认识不足。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但对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意义及如何实施却并未展开详细论述。加之政府工作人员大多未接受过相关专业化、系统性培训,对社会心理服务认识浅显,缺乏从社会治理重要性的发展立场来看待这一工作,因而难以有效指导与开展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部分地方工作的社区人员,也未充分认识到社会心态、心理健康等指标在民族社会中的重要性,多数社区没有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范围,缺乏相应的操作与评价机制。

社会心理服务有别于心理健康服务,其服务主体已由传统的政府主导转向各利益主体多方参与合作,服务对象既面向个体也面向社会整体。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其内容既包括常规个体心理辅导与调节,又涵盖民族社会的发展变迁、民族认知与情绪及民族价值观等内容。[23]因相关部门缺乏积极、科学、有效方式宣传社会心理服务的内容与意义,使民族地区广大民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理解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该项服务只是针对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人群,正常人不需要参与相关活动;或是对民族心理状态、民族情绪、民族思维方式等缺乏整体性认知,导致主动寻求心理服务、参与社会心理建设的人寥寥无几,甚至還会出现排斥和回避等行为。

其次,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的不足。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试行)》,[24]文件中虽未提及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培训目标及内容,但对标文件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缺乏相应的选拔、培训机制。

现阶段,我国在社会心理服务人员选择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强调组建由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突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但在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人员构成中,若缺少融通民族文化、准确传达民族语言信息的少数民族人才,易造成心理服务工作不到位,使服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若是相关工作人员不了解或不尊重服务民族的特点就开展心理活动,缺乏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往往容易让服务对象产生反感或抵触心理。民族高水平人才的匮乏、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志愿者队伍人员短缺等问题,也是阻滞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所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坚持外部引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民族人才的教育培训。

最后,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201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12个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省份基本都已成立本省的试点城市。但综合比较发现,政策优势使得试点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发展更为迅速,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优质资源流向城市,影响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

充足的经费支持是有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国家的脱贫攻坚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各方面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地方经济得到了显著增长,民族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社会现实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相对偏远的社区,服务资源仍然较少甚至缺失,影响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的动力、速度和质量。语言文字作为社会交往的媒介,是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地区,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对特殊、重点民众提供相关心理服务等,皆需民族语言的助力。然而在民族地区,缺乏配套的心理服务书籍和教材等软设施,也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既有其具备的先天优势,也存在有待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开展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路径

加快提升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议题,也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怎样将社会心理服务与中华民族发展有机结合,也成为学术界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系统,引导理性民族认知

当前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被动式服务阶段,即社会民众发出求助,相应部门做出回应以提供心理咨询或干预服务,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解决的滞后性。由于个体或民族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给危机识别和及时干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预防大于治疗,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依靠常态心理测评加强心理问题排查和心理危机预警,跟进矛盾突出、心态失衡等人群的心理状况调查,是控制社会不良心态蔓延、避免社会突发事件、引导公众建立理性民族认知的有效手段。通过动态观察民众的心理指标,可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心理动向,把握社会心态走势,以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25]

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功能之一是调整社会心态,建立该服务的管理维护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收集社会心态信息:社会心理服务主体通过健全民意监督网络、开通官方微博、心理热线等渠道,多维度畅通民心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公众的心理诉求,提高社会心理服务效率;结合民族地區居住分布和亲属关系特点,号召本民族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深入民众,了解周围熟悉群体的心理动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给专业的服务机构,以便进行准确分析研判、制定科学有效的服务方案,建构调节社会心态的安全阀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收集分析手段,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库,对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或突发危机事件的个人或群体登记在册,实行分级分类监督;对民族地区发生的危机事件、重大群体事件及时进行监测和干预。在做好相关数据保密和分析工作的同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心理疏导,引导人们形成理性的民族认知和思维,可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风险,改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

(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社会心理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受众面广,覆盖面大。为使基层广大民众充分享受这项服务,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需要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群际接触是改善群际关系的有效策略,积极的群际接触有利于促进跨民族交流与交融。[26]在民族地区构建多元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是增强主体间良性互动、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平台。

立足基层组织和社区、依托中小学及高校、借助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等平台和载体,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心理服务,增加了不同民族成员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使其了解彼此共同和相异的文化习俗、符号象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民族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是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平台。[27]社区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恰当、合理、科学的方式开展活动。在心理工作室或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中,可以融入不同的民族元素或符号,在彰显特色的同时加深文化的感染力;在咨询人员的组织网络中,配备懂得民族语言、了解民族文化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讲解,以增加彼此的亲切感与信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不同民族同学参加同一项团体活动等形式,培育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团结和谐的族际关系。除上述线下场所开展的心理服务外,还可通过设立线上网站、微信群、手机APP、远程视频辅导等形式,开展足不出户的专题讲座、心理知识宣传,提高民族地区的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有效干预。

(三)开展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文件中指出,可针对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或结合当地需要,组织开展实施特色项目。依托民族地区具备的独特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不仅容易被当地民众所接受,还能使他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通过将多样化的民族体育项目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不仅能使参与者学习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因其承载的悠久历史、独特品质、朴实情结和顽强精神等文化意涵,使参与者获得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在具体操作环节,可以依据服务目标、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强度、不同参与规模的项目,如搏克适合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培养自信、果断的特质;跳竹竿适合以群体的方式开展,有利于舒缓压力、培养意志力。优美的民族歌舞艺术活动,也为社会心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能歌善舞,他们更容易接受以文娱形式组织的心理活动。苗族的飞歌热情奔放、蒙古族长调意境开阔,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演唱都能起到调节性情、宣泄情绪的作用;少数民族的合唱培养了成员沟通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观念。民族歌曲或舞蹈的内容贴近生活,反映生产劳动、社会风俗等状态,展现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民族特色活动融入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民族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诠释与再解读。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将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实现了优秀文化的心理加工,构建了与中华文化相一致的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

四、结语

社会心理服务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建设而提出的崭新概念,是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重要手段,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领域。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因悠久的历史、多样的生态和多元的文化,在社会心理方面形成了和谐性、包容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奠定了需求性强、有效性高和易于推广的优势,但也在心理建设的定位、人才队伍的构成和基础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有着较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因此,可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动态关注重点人群或特殊群体的心理变化,及时引导其形成理性的民族认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号召多部门多方参与,建立各层级、各载体、各人员联动机制,积极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充分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活动,开展特色社会心理服务,提高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本研究通过探讨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内容,拓展了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议题,为今后相关部门创新性开展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微观层面要关注民族个体的心理健康,宏观层面也要注重民族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是认知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的“软”实力、“心”工程。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除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共性目标外,结合其自身特点还肩负着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历史重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唯有心安,才能国泰民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立意深远。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和心理建设领域的具体展开,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和团结性,最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5):257-26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1):33-52.

[3]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2021-03-22)[2021-03-26].http://www. gov. cn/zhengce/ zhengceku/2021 -03/22/content-5594964. htm.

[4]葛明贵,高函青.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J].心理科学,2020(1):200-205.

[5]寇或.亲社会心态培育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内容[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0):595.

[6]王山.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學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40-46.

[7]李丹阳.社会治理视阈下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8]马玉福,秦秀清,黄亮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赣州模式”的实践探索[R]//王俊秀,陈满琪.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359-370.

[9]王佩.河南西平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树起全国标杆[J].领导决策信息,2019(17):15.

[10]陈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视角下的公安调解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11]王双丽.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20(6):41-45.

[12]张彦君.社会心理服务视阈下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干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1(2):107-117.

[13]何源平,李东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战疫省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7):28-31.

[14]陶克套,齐秀华.游牧思想论——以蒙古人的传统理性认识为中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5.

[15]罗有亮.民族民间生态智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8-244.

[16]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0.

[17]田晓岫.中华民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23.

[18]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少数民族风俗与禁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53.

[19]馬寅.中国少数民族常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465-469.

[20]朱玉梅.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20.

[21]肖谋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88-90.

[22]廖全明,张莉.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优劣势及其发展趋势[J].民族教育研究,2012(l):93-99.

[23]林颖,蒋俊杰.从心理疏导到社会心理服务: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4):74-82.

[2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的通知[EB/OL].(2020-12-15)[2021-03-06].http://www.nhc.gov.cn/jkj/tggg1/202012/b73c5f8ee2c84091988e95c637a48982. shtml.

[25]闫洪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74.

[26]Allport G.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M]. New York: Basic Books,1979 :537.

[27]蒋利雪,李敏.关于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1-14.

收稿日期:2021-03-28 责任编辑:杨新宇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民族地区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培育维度探析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